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放眼业界,中国芭蕾艺术硕果累累、百花齐放。上海芭蕾舞团作为中国芭蕾事业发展道路上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在立足海派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拓宽视野、对标国际,立志于创作与表演方面的探索与创新。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部署下,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领导下,我们扎根中华文化,吸收外来,一方面持续摸索世界经典的中国演绎,一方面孜孜不怠地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芭蕾舞剧精品创作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经典文学著作不仅有广泛的流传性,更具备深刻的思想性,可以激起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内心的情感共鸣。对经典的演绎往往不是复制,而需要突破,非常考验创作者的功力与实力。上海芭蕾舞团近年来以芭蕾的形式演绎了不少经典文学著作,如2012年版的《简·爱》、2016年版《哈姆雷特》、2019年版《茶花女》,在叙事角度、舞台视觉等方面都有创新。我们在《哈姆雷特》中设计了双层城堡的舞台,有一个角落来实现一人一台戏,用大量舞段表现主人公的孤独、迷茫、血性以及他的爱。我们的《茶花女》没有豪华的布景和华丽的语言,在舞台视觉上进行了创新,第二幕只有一个大镜子,镜子返照出人性的丑陋一面,每个舞段都在描摹人性,呈现对爱的理解。我们通过一些创新,展现了创作智慧与理念,让观众对经典有了新期待、新体验,实现了芭蕾艺术在新时代里对人类经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
上世纪60年代,自“开山之作”《白毛女》起,上海芭蕾舞团一直在风格、语汇、题材等方面探索中国芭蕾的创作,如今也积累了丰富的、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芭蕾作品。近年来,我们创作了《闪闪的红星》《宝塔山》等弘扬民族精神、抒写革命情怀的芭蕾舞剧。革命性的、炽热的、壮烈的题材如何与芭蕾的唯美、浪漫相结合?如何解决中西审美的差异,呈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我们通过实践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比如《闪闪的红星》对人们熟知的故事进行了新的发展,结合世界范围内芭蕾舞艺术的普遍美学规律、形式规范以及当今时代的审美倾向,构建了红色主旋律题材的新的演绎方式。《宝塔山》重温20世纪40年代文艺工作者的青春故事,以此致敬延安精神。剧中用民间民族舞的语汇、交融芭蕾的语汇,将海派芭蕾的优美典雅与延安精神的历久弥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当代的青春万岁,让信仰的力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芒。
在芭蕾艺术的创作和表演中,我们深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近年来,上海芭蕾舞团推出的《花样年华》《马可·波罗》《长恨歌》等作品,都是与国外艺术家合作创作的。与伯特兰·德阿特等法国艺术家合作的《花样年华》,以上世纪30至40年代上海的市井生活为背景,糅合了古典和现代芭蕾的艺术特点,独具匠心的舞蹈编排和人物设置,使舞剧的情节性和舞蹈的多样性得到充分融合。与意大利时尚大师皮尔·卡丹合作的《马可·波罗》是芭蕾与时尚的跨界尝试——通过中国元素、芭蕾元素、时尚设计元素的融合,让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充满浪漫瑰丽的色彩。与德籍编舞家帕特里克·德·巴纳合作的《长恨歌》,在国际化的编舞理念和现代芭蕾语汇中有了耳目一新的呈现,它淡化了战争背景,主要刻画了帝王之爱的无奈与“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东西文化的隔阂,让作品拥有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芭蕾艺术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上有强大的优势,通过芭蕾艺术展现中国的文化和审美,是中国芭蕾艺术工作者要努力实现的。当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成为当今艺术创作者不断探索、创新的动力。我们必须以开阔的眼界、国际化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创作,从而促进我们的创作、表演不断提升,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不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为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