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祭》被视为玛莎·葛兰姆最伟大的作品,创作回归斯特拉文斯基的曲谱本身。
《编年史》创作源自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
“1926年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创建,美国现代舞就从这一天诞生”,舞蹈评论家约翰·马丁如是说。明后两天(11月6日、7日),这个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的顶级现代舞团受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之邀,将为北京观众带来一台“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现代舞专场演出,将上演《编年史》《春之祭》《深沉的乐曲》《哀歌变奏曲》四个作品。
玛莎·葛兰姆和她的舞团
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舞蹈家,与画家毕加索、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艺术巨匠”。不仅在舞蹈的世界,玛莎·葛兰姆还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的灵感之源,包括导演伍迪·艾伦,歌手麦当娜,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时尚设计师卡尔文·克莱恩(CK)与唐娜·凯伦(Dona Karen),演员格利高里·派克与贝蒂·戴维斯等人,都声称受到了玛莎·葛兰姆的影响。其中,麦当娜更曾是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的一名舞者。
继“现代舞之母”邓肯之后,美国现代艺术先驱玛莎·葛兰姆根据人类身体规律——身体语言进行了新的一轮舞蹈革命。玛莎·葛兰姆这位现代舞“宗师”,其艺术生命长达97年,期间她创作了180部作品,并开创了“收紧——放松”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舞完整体系。玛莎·葛兰姆的技术与思想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几乎每一位现代舞者的身体里,或多或少都有她的“血缘”。葛兰姆拥有多达六代的传人:安娜·索科洛、默斯·堪宁汉、保罗·泰勒等,每一位都声名显赫。而包括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著名舞蹈家金星等都曾受过玛莎·葛兰姆的影响,台湾舞蹈家许芳宜则担任过舞团首席舞者。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也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国宝”,就连美国的儿童漫画书中都以她舞姿作为现代舞的“代名词”。她本人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世纪舞蹈家”。
节目看点
这台演出将引领观众走进舞蹈家玛莎·葛兰姆、画家毕加索和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三位巨匠的艺术世界。
《编年史》灵感源于毕加索
1936年12月20日在纽约首演的《编年史》,灵感来源于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为创作该作品,玛莎·葛兰姆更是拒绝了德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演邀请。《编年史》由12位舞者演绎,分为三个章节“幽灵1914”,“街上的行进”以及“行动的前奏”。尽管这不是一部纪实作品,但深刻揭示了战后悲剧的广泛影响,反映了法西斯主义在欧洲造成的恐怖气氛。
回归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的舞曲《春之祭》是世界上知名舞蹈家们都跃跃欲试的音乐。玛莎·葛兰姆与《春之祭》结缘于1930年,她以舞者身份演出了俄国舞蹈家莱奥尼德·马辛在美国编的第一个舞作《春之祭》。时隔54年,在1984年,葛兰姆决定回归曲谱本身,创作自己版本的《春之祭》,这部作品也被视为葛兰姆最伟大的作品。这部舞剧由17名舞者演绎,2013年4月全新制作再次登台,此次将在演出的下半场压轴呈现。
据葛兰姆舞团现任艺术总监珍妮特·埃尔伯介绍,舞团从未在同一台演出中献上两个“大部头”作品,《编年史》和《春之祭》在以往只会在同晚上演其中一支。但此次舞团破例为中国观众“加码”,将这两支大作品同台呈现。
中国舞者独舞《深沉的乐曲》
《深沉的乐曲》是葛兰姆在1937年为自己编排的一支独舞,由亨利·考埃尔作曲。正如编舞家本人在创作手稿中的阐述:“舞蹈的形式——不管是旋转、匍匐、蜷缩抑或是从空中跌落——都是人们在战争中的切身体会……这是悲剧事件的深刻剖析”,这个作品反映了西班牙内战的悲剧氛围。
近年来,世界舞蹈名团中国明星频出,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也不例外。继台湾舞者许芳宜之后,四川姑娘辛颖获得了这个“席位”,她也是舞团唯一一位大陆舞者。此次中国演出中的独舞《深沉的乐曲》就将由她出演。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舞蹈艺术、舞蹈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令人自豪的影响力。
原版《哀歌》与变奏交织
2007年起,舞团邀请编舞家从玛莎·葛兰姆代表作《哀歌》发想,创作《哀歌变奏曲》。编舞家被要求创作出时长在4分钟内的舞作,排练时间仅有10小时,可运用主流音乐、极简服装、空舞台、无道具、任意数量的舞者,演出现场将放映原版《哀歌》。本次中国演出,将有编舞家布拉瑞扬、凯尔·亚伯拉罕、索尼娅·塔依创作的“变奏”。
声音
“她(玛莎·葛兰姆)把我们自身的真谛通过舞蹈表现出来的能力。她本能地对人类情感的深刻触动。从新加坡到圣路易斯,我在这些地方表演葛兰姆的芭蕾。每一个地方的观众都能在葛兰姆的舞蹈中发现自己……这种风格可能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有些陌生,但是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是世界性的。玛莎的作品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你来自哪个国家,说何种语言没有关系”。
——珍妮特·艾尔伯(舞团现任艺术总监,曾是舞团领舞)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