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萧
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右)与北大法语系教授董强,在思南公馆对谈“悬念和激情之间的时空赛跑”。
“追寻”是现年53岁的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在“2014上海书展”读者见面会上不断重复的一个关键词,他的新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感情》讲的就是主人公自我身份追寻的过程,而他本人颇具偶然性的写作经历,或多或少也是不断追寻身份认同的结果——他在37岁才推出了首部小说《假如这是真的》,在那之前,他开过数码影像合成公司,也做过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这次,他“追寻”到了中国,把他的第一次中国行交给了上海。
8月15日下午的思南文学之家“站”无虚席,上海读者毫不吝啬地将热情投到了马克·李维这位“拥有世界上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上。在与“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主席 、北大法语系教授董强关于“悬念和激情之间的时空赛跑”的文学对谈中,马克·李维谈小说,谈创作,也谈自己对于电影、人生阅历,甚至是爱情的理解。他轻松自然、幽默而富有感染力的表述,也引起读者热烈回应,这次上海之行,也让这位法国“欧巴”的人气大涨不少。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毫无疑问,马克·李维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会将一些细节或片段记在小本子上,也会随时挖记忆的矿,“如果你记住一件事,说明它是你生命中重要的经历。”他谈到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个女人,人群中只有她是用眼睛在微笑,不像别人一样用嘴巴,“也许再遇到我不会认出来,但我的记忆里永远存在那个眼睛的微笑。”董强很推荐李维的新书,在他看来,书里有很多美国大片式的场景和画面。事实上,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只看了李维的处女作《假如这是真的》两页书稿,就买下了它的电影版权。可见,李维的小说多么具有戏剧性和张力。
“画面感强是对小说家最好的礼赞。仅通过文字就能使人感受到气味、颜色和样子,我很享受这样的体验。”为此,李维还讲了自己参加法国一档电视节目的趣事。主持人说他的某部小说中的金发美女如何如何,李维说自己没写过金发美女,主持人则坚持有过,整个节目里他都在翻书寻那个金发美女。“事实上我确实从未提到她是金发,但我很高兴,我的人物在读者的想象中有了具体面貌。雨果也从来没有具体描写主人公的外貌,但每个人都能‘看’到。”
用“出海”譬喻写作
在谈及《伊斯坦布尔假期》时,董强认为这是李维小说中最好读、最过瘾的一部,他也因此问及异国情调和旅行是否会刺激李维的创作。李维讲述了这部小说的写作缘起:他在文献中看到其曾祖曾在土耳其修建了第一部电梯,但不知此事是真实还是传说。土耳其政府得知此事后,给李维寄了封信,说终于找到了他,并邀请他去参加庆祝那部电梯的百年纪念活动。在伊斯坦布尔,李维受到了部长一样的招待,而他原本属于外国文学的作品,“也被归为了本国(土耳其)文学”。
李维决定了解自己的家族史。当父亲告诉他,他们家族确实来自土耳其时,身份的巨大转换让李维之后再去了一趟伊斯坦布尔,“感受到了很多此前感受不到的,似乎来了很久。”写《伊斯坦布尔假期》时,李维还同时在写三部小说,“都涉及到身份追寻”。董强没想到其中有如此曲折的过程,他打趣说,“今天上海也像部长一样招待了你,而且中国姓李的很多,你回去好好查查,说不定祖先是从中国到土耳其去的。”董强也希望李维将来能写一部有关上海或者中国的书,“未来我肯定会写一部以中国人为主角的小说。当然,仅仅靠一次旅行的观察远远不够。”李维回答道。
李维从不后悔37岁开始创作之前的经历,如果可以从头来过,他还是希望这样度过:做很多和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然后在某一个时刻选择写作。“文学来源于生活,一个瞬间、一次碰面,有时候写作则来源于一个眼神,它们会在没有意识时突然再现。这些经历和时刻,塑造了现在的我。”他觉得失败、挫折的经验是重要的,比如失恋的体验,“像每一个男生一样,你会痛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感觉不能再爱。但神奇的是,有一天你突然打开窗子,你会发现,还有树,还有天空,春天又来了。”
对李维来说,写作孤独,但也充满激情,他在写作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身份的辨认,“我的自我追寻就是最大化地去了解身边的世界。当你以一种谦和的姿态去从事这份职业的时候,你就能够探索到更多事情,这是一个让我充满激情,让我每天早上起来有动力的职业,让我永远不想停下来、不想退休的工作。”
而当读者问他写小说之前是否就已想好主题和情节时,李维用“出海”来譬喻,“出海是为了到达远方,可能会有明确的目的,但是大海太强大,充满了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如果幸运,你可以抵达你预设的地点,但更好的状态是到达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无论是作家还是海员,旅行本身的意义都是最重要的,最好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目的地在哪。”
(编辑: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