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31岁钱钟书著《写在人生边上》96岁杨绛呼应《走到人生边上》

2007-11-05 20:30:56来源:人物    作者:

   


杨绛先生

    31岁钱钟书著《写在人生边上》96岁杨绛呼应《走到人生边上》

    钱钟书杨绛伉俪已被认为是中国知识界的符号之一,他们贯通中西的学问、睿智通达的智慧、寂寞自甘的人生态度,久为世人钦慕。

    钱钟书先生逝世近十载后,近日,已经96岁高龄的杨绛老人再次推出了新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呼应钱钟书曾出版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老人穷毕生所学的中外文化以及经验阅历,探讨了人的生死、灵魂、本性,以及人生的价值等一系列终极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出版方表示,2个月来该书已经加印了4次。

    写作

    耗时两年半

    杨绛在书中称,3年前患病住院期间,就一直在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回到家后立即开了头,从此好像着了魔,给缠住了,于是找来许多读过和未读过的中外书籍帮助思索,“竟耗费了我整整两年半的时光,废稿写了一大叠,才写成了四万多字的《走到人生边上》,这是我和自己的老、病、忙斗争中挣扎着写成的。”

    据该书责任编辑郭红透露,杨绛老人的书稿全是用手写完成,身体好时便写,不适无法写时便坐着想。此外,杨绛头脑很清醒,“这本书不能算是她的封笔之作。”郭红说。

    出版社

    一路亮绿灯

    郭红回忆说,由于一直在编辑出版《钱钟书手稿集》,因此她与杨绛老人交往密切。有意思的是,每次去,老人都会从客厅里悄悄地出来,含笑让她坐,一直没透露在写书。直到八月中旬的一天,杨绛才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出版。两天以后,商务印书馆就将此书发排了,一路绿灯,仅用两个星期就出版。郭红透露,出版社开出了两位数的版税标准(即卖一本书杨绛提成10元左右),这已是学术出版社所能开出的最高标准了。而杨绛对待著作仍保持了一贯的审慎,对文字要求非常严谨,最后出版社是尊重原意,一字未改。

    稿费

    捐为奖学金

    郭红还透露,《走到人生边上》一书的稿费和版税所得,杨绛仍将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据悉,该基金是钱钟书杨绛夫妇于2001年在母校设立的,当年便拿出了稿酬现金72万元,并约定学校享有其后他们作品的报酬权,该奖学金旨在奖励好读书而家境贫寒的在校大学生。杨绛如今生活一如既往地朴素,却已累计捐赠给该奖学金500多万元。

     第一次给年轻人意见

    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

    熟悉钱钟书著作的人不难发现,杨绛新书书名无疑呼应了钱先生31岁时出版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那本书在扉页上的题签是“赠予季康”,季康即杨绛。这是钱钟书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编定。《走到人生边上》不啻是老人在风烛残年,献给相濡以沫六十余载的丈夫的祭奠。此外,该书还有谏言后学的深意。杨先生在书中直陈,这些文字还是她“破题儿第一遭向年轻人提出意见”。所谓意见其实就是杨绛本人通过一系列的自问自答问得的人生意义的答案: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在于自我完善。

    杨绛在书中推理认为:人有灵魂、个性、本性,而本性包括灵性良心和兽性两方面,生而为人就不可避免会发生灵与肉的冲突。而人生实苦是有理由的,正好为锻炼有头有脑、有灵性良心的人作准备。

[NextPage]

    智慧1

    灵魂站在肉体一边

    解释:灵魂和肉体就贴合成一体,拧成一股,拆不开,割不断。灵魂和肉体一同感知,一同欲念,一同享受,一同放纵。真正站在肉体对立面的“灵”是“灵性良心”的东西。

    智慧2

    人5~8岁众恶皆备

    解释:婴儿时期,人纯是一团和爱,只有善没有恶。随着身体发育,从五六岁起,孩子的“自我”冒了出来,欲望越来越多,身体的兽性也越来越强。一直要到上了学,在家长、老师的管教下,同学间互相竞赛、勉励下,九岁十岁才会渐渐改好。

    智慧3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

    解释:了解自己并不容易。因为头脑的智力很狡猾,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己的私欲。最佳时机是在自己毫无掩饰时,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愿,看穿自己。

    智慧4

    修身需要身心和谐

    解释:灵性良心管制自己时,得允许身心和谐。肉体需要“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

    故事

    第一次披露丈夫轶事

    钱钟书

    曾有机会任职联合国

    实际上,杨绛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钱钟书先生自不必说;杨绛也很独立,她的戏剧、翻译、小说都是非常优秀的;女儿钱瑗也是一门学科(英文文体学)的创立者;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学者,在生活中又相互支撑,相守相助。

    长久以来,钱钟书的谈吐风仪为文化界津津乐道,被各色人等的回忆文章几乎挖掘净尽。值得称道的是,杨绛先生在新书中有意无意地为大家捎来了新鲜的轶事。几点连一线,仍然是一幅典型的钱钟书素描:既睿智明敏又天真憨气。

    事例1

    拒绝去联合国任职

    杨绛在探讨人的选择时透露,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诺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但钱钟书一口拒绝不要。杨绛很纳闷,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钱先生解释说:“那是胡萝卜。”他是不愿受“胡萝卜”的引诱,也不愿受“大棒”的驱使。

    事例2

    遇急事赶着夫人喊娘

    钱钟书在上海沦陷时期辞了职埋头写《围城》,杨绛为了省俭,兼做了灶下婢,后来找了个十七岁的女孩阿菊帮忙家务,不料阿菊是生手,反倒添乱。一次,她不小心把洋油炉点燃,燃起面盆口一般粗的火柱子,情势危急。女儿立马惊惶地奔出报告妈妈:“娘!娘!不好了!快,快,快!!”接着钱钟书也同样惊惶地喊:“娘!快快快快快!”所幸杨绛巧妙地灭掉了火,大家接着开饭,只见钱钟书和女儿一样,快活得嘻嘻哈哈。

    人物名片

    ◆钱钟书,生于1910年,1998年逝世,著名学者、作家,主要的文学创作有小说《围城》、散文《写在人生边上》,主要学术著作有《管锥编》《谈艺录》等。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著名作家、翻译家,主要的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翻译有《堂吉诃德》等译著,近年还出版了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先生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


    (编辑:杨阳)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