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胡新尘(上海桃浦二村)
解答者:陈占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
问:现在写诗看诗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掀起过一段热捧“朦胧诗”的浪潮。在我印象中,朦胧诗好像感觉有点奇特。请问,原因何在?
答:1978年12月23日,一份非正式的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在北京创刊。虽不是专门的诗刊,但它却刊登了许多重要“朦胧诗”作者的经典作品。如果说《今天》的诗作还只是诗人们私底下浅唱低吟、惺惺相惜的话,那么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陆续刊登北岛、舒婷等的诗作,则将朦胧诗呈现给全国读者。
朦胧诗的特征,可以用幽晦的情绪、奇警的语词、毫无章法的结构来描述。因此,当它突然从“地下”浮出“水面”后,一下子置身于那些有着高昂情绪、通俗语词和起承转合结构的传统诗作之中,确实给习惯了传统文章样式的公众以奇特而新颖的感觉。
朦胧诗的“奇特”,体现在对复苏个人情感和体验的歌颂。朦胧诗表现的情感,不再是简单甚至表态式的欢呼或批判,而多为个人的真切感受。实际上,当个人在社会、国家中地位提高,权利逐步得以恢复时,“在诗歌中所谓个人的感情、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便自然地提高其存在的价值”。朦胧诗最不可磨灭的意义,就在于它呼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让人性重新回到艺术中来。
朦胧诗的“奇特”,还体现为与传统诗作通俗直白形式不同的晦涩表达形式。不少读者对“朦胧诗”的印象是晦涩、怪僻、玄虚,读起来有点费解、别扭,“仿佛是作者先用外文写出来,然后再把它译成汉语似的”。
这种感觉其实是正常的,朦胧诗确实受到了海外现代诗风的影响。对此,北岛的解释是,“今天,当人们重新抬起眼睛的时候,不再仅仅用一种纵的眼光停留在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上,而开始用一种横的眼光来环视周围的地平线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朦胧诗的出现和革新,体现了特定时期国人在“面向世界”中开放视野的集体追求。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