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80后”作家长大成熟

2008-07-28 19:26:49来源:新华网—齐鲁晚报    作者:

   

    十年前或许还没有所谓“80后”称谓,十年后我们却在面对着“90后”……

    前不久,被人称为“90后美女作家”的蒋方舟加分进入清华的消息一度格外引人关注,这似乎预示着“90后”这个称谓今后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其实,恰恰是在十年前,如今已经被很多人熟知的“80后”这个称谓,伴随着一场名为“新概念”的作文大赛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从那以后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为代表的一批“80后”作家成为了这一代人的代表,在风起云涌之间,将万千争议集于一身。物是人非,“80后”这个称谓在波折与非议之中前行了十年,已由本来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变成了如今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80后”称谓出现十年之后 ,“80后”的代表人物们长大了、成熟了,如今最年轻的“80后”也已经到了法定成人年龄,他们怎样看待这个称谓?十年间他们有了哪些变化?他们将以何种姿态出现在文坛、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最近利用各种渠道采访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等一批“80后”风云人物……

    张悦然:我更喜欢别人叫我“青年作家”而不是“80后作家”

    新近刚刚出版了自己主编的主题书《鲤·孤独》的张悦然用孤独来形容“80后”这个群体,“我们是独生子女,童年的回忆里,充满了孤独的色彩。我们这代人大都记得那个无聊的星期二,因为那个时候星期二下午没有电视,不看电视我们没事可干。我们在孤独中成长,对我们的性格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我们一般都比较自我,但我们不同意说我们叛逆,相比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是成长环境优越一些,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都是很现实的。”

    而谈到十年间的变化,张悦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长大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每一代人都要经历,但是和上一代人不一样,我们的青春期好像被有意拉长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比较拒绝长大,我们更希望保持现在的状态。”

    谈到自己在这十年间最大的收获,张悦然表示:“刚刚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时,我曾经不想专业从事写作,所以大学学了计算机,但是几年摸索下来,我发现自己最擅长的还是写作,所以坚定了在文学圈发展的想法。和十年前相比,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规划肯定更明确了,只要不出意外,我会坚持写下去,做一名职业作家。”

    记者问张悦然是否在意被称为“80后作家”,她说:“我更喜欢别人叫我‘青年作家’,而不是‘80后作家’,毕竟这个称谓在文学上似乎表明除了出生年代,你别无特点。”

    而问到如何评价“90后”作家、如何看待蒋方舟时,张悦然说:现在对他们做评价为时太早了吧,就像十年前评价我们,他们究竟怎样现在还说不清楚,其实就是“80后”现在评价也为时过早。

    韩寒:十年前作品太“矫情”我不想当任何人的偶像

    韩寒作为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是“80后”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而其叛逆的性格、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又使他身上颇具偶像色彩,就连不少“80后”作家也把韩寒当作自己的偶像。但成也韩寒,败也韩寒,正是韩寒巨大的影响力,让不少人把韩寒一个人的特征当作了整个“80后”的群体特征,而不断挑起各种是非的韩寒,也让人们不得不在争议中关注他和“80后”。

    如今谈到“80后”作家,韩寒有自己颇为精确的概念——“所谓‘80后’作家,就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网络为主要创作媒介,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的,作品意境与内涵以城市为背景、青春为主题的青年作者群。”说到十年前的自己,还有那篇曾经在中学生中脍炙人口的《杯中窥人》,如今的韩寒表示“现在看的确有点矫情”。“十年了,我当然比那时候更会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要表达什么。”

    但在了解他的人眼中,韩寒似乎还是那个“大男孩”。《萌芽》资深编辑胡玮莳,作为韩寒的发现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别看韩寒如今那股子风光样,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孩子。除了长高了点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变,还是那个爱玩的男孩。胡玮莳不知道,这个一会儿赛车、一会儿出书、出完了书又去赛车的男孩子究竟想做什么。“韩寒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不可能赛车到老,另一方面他走的根本不是正统的写作路子。”胡玮莳说:“没有看到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计划,但我绝对不会说什么,不会去烦他。”

    而韩寒自己讲到十年来的经历,还是很满意,“我一直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在赛车,干我喜欢的事情,说我想说的话,我很自由,这些就是我十年前想要的状态。”但是面对很多崇拜自己的同龄人,甚至是模仿自己的“90后” ,韩寒则表示:“如果我的作品和生活方式影响到一些人,请大家就当看戏,虽然我不会参加任何影视表演,但其实我是一个好演员,只是没有人有资格来导演我罢了。” 他还奉劝大家,“这么说吧,我都学不像自己,让我重活一次,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没准我成了郭敬明。”

    韩寒最后告诉记者:“我不想当任何人的偶像,更不能代表‘80后’,我只是我自己。”

    郭敬明:自诩中国最好作家 “90后”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郭敬明是“80后”作家群中又一偶像人物。不过谈到郭敬明,胡玮莳告诉记者:郭敬明就是这么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善于讨人欢心的人。

    胡玮莳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之后,郭敬明火了,他与我的邮件通信也开始勤快起来。我想将郭敬明拉入自己的作家群,可是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叫‘玮莳姐’的热情的小男孩,竟然如此难以交流,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没有谁能搞得定郭敬明。郭敬明在我面前毫不掩饰自己是一个文坛商人,怎么赚得多,他就怎么做。”

    的确,作为“80后作家”另一代表人物的郭敬明近几年变化颇大,从写手到主编到老板,郭敬明的身份变化总是让人感到吃惊,最近他更是当起了评委,和一手捧红自己的“新概念”大赛唱起了对台戏,办起了自己的文学选秀。记者利用他举办文学选秀大赛新闻发布会的机会采访了他,对于自己这几年的创作,郭敬明还是很自信,“除了2004年,我每年都写长篇,每一部小说都排在销售榜第一的位置,这样的作家都不能算中国最好的?”

    而讲到十年来“80后”和自己的变化,郭敬明表示:“我们越来越分化了,当初用‘80后’来概括我们就不太准确,如今这个概念更是大而无当了,除了能说明我们的年龄,其他的什么也说明不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性格,我们无法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80后’吧。”

    至于成名后经历的抄袭官司等一系列事件,郭敬明表示,那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自己会吸取教训。不过谈到“90后”郭敬明表示,这些年轻人对于文字的把握一点不比十年前的自己差,很多人的水平甚至超越自己,他的公司就签了不少“90后”新人,他觉得他们潜力巨大,当然是市场潜力。

  春树:“80后”被用得太滥 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和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这些通过“新概念”作文大赛涌现出的“80后”作家相比,春树显得更加离经叛道,她的代表作《北京娃娃》被海外媒体称为以“残酷青春”书写中国新生代的经典,而她更是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代表”。不过最近除了在几部地下电影中出演角色,春树似乎离主流越来越远。

    近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身在北京的春树,她告诉记者,自己应该是“80后”这个称谓最早的使用者之一,“当时使用这个词,是在一次演讲中,我想对我们这批代表了一种新兴势力的群体,有一个概念化的表述,但是很难从我们身上概括诸如‘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的特征,于是就用了‘80后’这个称呼。”但近几年来“这个词汇使用太滥了,像什么‘80后’购车,‘80后’装修,这个词汇被过分商业化和庸俗化了,我觉得它如今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个词语现在什么也说明不了。”

    不过当记者问起“80后”被人称为“垮掉的一代”时,春树很不以为然,她表示:“这样说的人都存心不良,其实老一代看不惯新一代是一种常态,‘80后’和父辈存在较大的代沟也是事实,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说不上什么垮掉。”

    而春树表示:自己这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写作,除了继续进行青春题材的写作外,还尝试着写作更现实的题材,“我们长大了,必须有我们自己成熟的话题,我希望能表现这些东西。”

     同是“80后”道路不一样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只是“80后”十年涌现出的佼佼者,其实十年来通过“新概念”和其他途径出现的“80后”作家群体,如今有名可查的有上百人之多,但如今他们拥有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作为“新概念”的创始人、 《萌芽》主编赵长天谈到十年来涌现出的“80后”作家,不禁感叹物是人非。

    在电话中,赵长天告诉记者:当年的获奖者刘莉娜已经身为人母。来自湖北的她当年以描写师生恋的文章《风里密码》获得新概念一等奖。当时这篇文章给还在高中就读的她带来不少麻烦,全校师生都知道她暗恋那位已婚生物老师,这使得她的日子非常难过,也给那位老师带来不少麻烦。获奖让刘莉娜得到了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机会。在大学里,她把师生恋变为了现实。她当年暗恋的家乡的那位老师,如今也和她成为了朋友,每次来上海的时候,都会约她见个面,喝茶聊天。

    而不久前,在上海市青松城大酒店百花厅举行的“新概念十周年庆典”活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先后出场,一些激动的粉丝冲上台索要签名,这使得原本严肃庄重的生日庆典变成了一次狂欢。不久,坐在前台的几位知名作家选择了转身离开。

    郭敬明被《萌芽》的老师们称为“天皇巨星”,他是唯一一个要求独辟房间化妆的嘉宾。他的要求还包括,迟到15分钟,提前15分钟离开,要找一个不太被人注意的前排位置……张悦然和韩寒到场虽有延误,但他们仍在前排就坐。

    十年了,当年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经长大。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之间的对话实在乏味,尽管私底下的风言风语不断,但在活动现场,他们面带微笑相互恭维……相互都很熟悉的韩寒和郭敬明都表示,彼此“第一次见到真人”。

    韩寒说郭敬明的作品“总体还不错”;郭敬明则认为韩寒的作品“都很出色”;张悦然坦言“更喜欢看韩寒的博客”。说到让他们成名的“新概念”,韩寒觉得“这个比赛就像中学生作文竞赛”。郭敬明承认自己当年两次参赛是因为“参加‘新概念’有保送大学的可能”,能够“让人看到你的才华”。

    张悦然则感慨说,“新概念”的获奖让她可以理直气壮地写作了。原本教大学语文的父亲坚决反对她搞文学创作,因此她后来进入山东大学读了计算机系。“‘新概念’带给我这么多读者,是他们的回应和支持使我重新走到写作的道路上来,成为一个专业作家。”

    而更多的人没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那样名利双收。同样是“新概念”得主,小饭、胡坚、苏德、周嘉宁等人还在坚持写作,但是他们的路却是孤寂的,作品发表和出版虽然不成问题,可发行量却一直上不去。

    更多人已经远离了文学。同样是“新概念”的一等奖得主,艾路读的是清华大学水利系;李一粟读的是法律系,现在在北大攻读法律研究生;同时也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得主的任良,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省级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郭允,在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一等奖后读了哲学系;此外,还有学物理的,从军的,等等,不一而足……

    《萌芽》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并不为自己放弃文学而后悔。 赵长天并不失望:“毕竟,文学是一条寂寞、漫长的道路,文学跟人有关,未必跟职业有关。我在意的是,文学能否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希望‘新概念’还能有下一个十年。‘80后’十年后能更成熟。”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