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50岁的“蓝精灵”,讲述背后的创作故事

2008-07-27 11:56:59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画形象之一“蓝精灵”,今年迎来了50 岁生日。你可能不知道,“蓝精灵”的原名“smurf”,在法语里指的是一时想不起来或不知名的人或物;而这些小人儿原来的皮肤是粉红色的??“蓝精灵之父”贝约的女儿库里佛女士近日接受了本报专访,讲述“蓝精灵”背后的创作故事。

  2008 年,“蓝精灵”迎来了自己的50 岁“生日”。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伶俐,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这首从上个世纪传唱至今的动画片主题曲,带出了许多人的回忆——它们是一群有3 个苹果一般身高、戴白帽子、穿白裤子的蓝色精灵。
 
 
在与巫师格格巫和阿兹猫上演的一场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后,这群可爱的蓝色精灵轻而易举地俘获了世界各地孩子们的心。

  “是的,这很神奇。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在一大堆毛绒玩具里屡屡挑中的都是‘蓝精灵’。”“蓝精灵之父”、比利时著名漫画家贝约的女儿库里佛说。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库里佛接受采访时穿了一件白上衣,搭配的是一条蓝长裤,一头金色的中长头发蓬松地披在肩上。稍加联想,她就是一个真人版的“蓝精灵妹妹”。虽然人到中年,但嘴角、眉宇间依然流露出纯真而甜美的微笑。

  “父亲创作‘蓝精灵妹妹’时,我正好6 岁。你知道,一个6 岁小女孩是俏皮可爱的。当时,他让我做出各种动作,然后他就照着我摆出的各种姿势,给蓝妹妹润色。可以说蓝妹妹身上有我的一颦一笑,甚至包括我喜欢照镜子的臭美样子。”

  1992 年,贝约去世。此后,库里佛和哥哥一起打理“蓝精灵”的版权公司I.M.P.S.。作为公司的CEO,库里佛负责有关“蓝精灵”形象的对外合作事宜,哥哥则继承了父亲的绘画事业,带领“蓝精灵”工作室每年为世界范围的读者不断创作出新的“蓝精灵”故事。

  与比利时的另一位知名动漫人物“丁丁”一样,“蓝精灵”也是比利时的“卡通国宝”。不同的是,“丁丁”出生于上世纪20 年代,“蓝精灵”则出生于50年代;“丁丁”是探险家,“蓝精灵”是梦幻者;“丁丁”象征勇敢、坚强,“蓝精灵”代表纯真、善良;“丁丁”的读者年纪稍长一些,“蓝精灵”的读者年纪偏小一些。不过不论人们怎样比较“丁丁”和“蓝精灵”,它们都是比利时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有力证明。

  被称作“无烟工业”的动漫产业,为比利时创造了数以亿计的财富。“蓝精灵”的产业规模,目前就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左右。早在1991 年,“蓝精灵”主题公园就在法国梅斯市正式开放,它的规模甚至可以和迪斯尼乐园相媲美。

  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了自己语言版本的“蓝精灵”漫画图书。今年,作为“蓝精灵”50 岁“生日”的“礼物”,中国大陆也由接力出版社首批推出了8种中文简体字版“蓝精灵”图书。此外,今年1月初,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已宣布3D 版“蓝精灵”动画电影将于明年全球同步上映。

  这一切都是贝约生前所没有料到的。

      “蓝精灵”诞生

  贝约原名皮埃尔?库里佛。之所以取名“贝约”,是因为小侄子一直发不清“皮埃尔”的音,为了省事,小侄子索性称他“贝约”。于是,库里佛就把“贝约”当做了自己的笔名。1958 年,25 岁的他创作出第一个“蓝精灵”,不过当时他还是粉红色皮肤的。这个生动的小人儿不过是贝约创作的另一个故事《约翰和比路易》里不起眼的小配角。《约翰和比路易》讲的是两个男孩在牧场的草地里偶然遇见了一些奇怪的小人,他们长得只比草高出一点儿。它们幽幽地躲在牧场的草地里,怯怯地张望外面的世界……

  虽说这些小人儿只是次要的配角,但孩子们看过连环画之后,把“约翰”和“比路易”艰难的经历全忘了,只对小人儿大感兴趣。贝约得知后,欣然答应为孩子们专门创作一本这些小人儿的连环画。

  最终,《约翰和比路易》没有继续画下去,而起初的“小配角”占据了世界舞台的中心:1981 年,美国NBC 电视台制作并播出英文版《蓝精灵》,收视率高达42%,创下该台近20 年的收视纪录;1986 年,“蓝精灵”在中国播出后,“蓝精灵”很快成为当时人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据说,贝约给“蓝精灵”起名纯属偶然。某日,他吃饭时想在菜里加些盐,可一时想不起“盐”这个词怎么说。于是他脱口而出:“请把施通福(音)递给我!”“施通福”在法语里是一个没有具体实意的虚词,指的是一时想不起来或不知名的人或物。“施通福”后来便成了这群蓝色小人儿的名字。英语里,与“施通福”对应的单词就是“smurf”,而在中文里,它被翻译成“蓝精灵”。

  “蓝精灵”大获成功,伴随而来的是应接不暇的约稿。1960 年,贝约建立了自己工作室,其中聚集了一大批年轻有才华的插画家。根据妻子的提议,粉红色小人儿改变了肤色,为蓝色所取代,为的是“区别于大自然的红与绿”。

[NextPage]

  “蓝精灵”的故事充满了善良和爱。正派角色个性各异,反派角色则坏得怪异可爱。即便格格巫从来没放弃过用“蓝精灵”做汤料的念头,整个故事也没有出现过一方将另一方毁灭的场面。相反,当格格巫日渐衰老已见朽态时,“蓝精灵”给他喝下青春泉,重新焕发了格格巫的生命活力……

  “我想这就是‘蓝精灵’的精神,它与西方文化中的宽容、博爱是融会贯通的。” 库里佛笑着说。

  “上世纪60 年代,虽然有一个创作团队能帮助父亲,但他仍然要经常赶画稿,有时半夜还要去印刷厂送画样。即便辛苦成这样,我记得他有时甚至还会半夜突然爬起来,记下自己的灵感。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方式拖垮了他的健康。”

  60 年代中期,“蓝精灵”玩具同诸多其他衍生产品一同销售,商业广告接踵而来。贝约不得不放弃一些创作,过问版权经营。繁重的工作使他身心俱疲,不得不经常依靠药物维持睡眠和精力。

  1992 年12 月24 日,贝约因心脏病逝世,终年64 岁。2004 年,他的崇拜者、比利时国家电视台记者达耶斯为表达自己对贝约的深深敬意,特地为他撰写了《贝约传》。

  B=《外滩画报》K= 库里佛

  “蘑菇村”就是个乌托邦世界

  B:你父亲在创作”蓝精灵”时,是不是和家人也有个互动的过程?

  K:我的家人并不直接参与创作,但是父亲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会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我们会模仿“蓝妹妹”的动作帮助父亲完成绘画,而不是直接扮演某个角色。

  B:很多人把你和“蓝精灵”故事中的蓝妹妹做比照,是不是贝约先生对蓝妹妹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你?

  K:是的。我的父亲大概是在我6岁的时候创作了“蓝妹妹”这个形象。你们可以看到“蓝妹妹”的头发是金色的,这和我的一样。我的头发颜色、笑起来的样子,甚至包括我喜欢照镜子臭美,都在蓝妹妹身上有所体现。

  B:故事中有100 个“蓝精灵”,贝约为什么选择“100”这个数字?对你父亲来说,这是不是有特别的含义?

  K:我想,在父亲看来,“100”意味着圆满,所以他就选了这个数。

  B:为什么自始至终“蓝精灵”们都是穿着白色的裤子,戴着白色的帽子?

  K:在“蓝精灵”村里,他们生来就是头戴白帽,身穿白裤的,就像是你们生来黄皮肤,我们生来白皮肤一样。

  B:有一集故事里,“蓝精灵”们进行全民选举,当选者换上了金色的帽子和裤子。金色是不是一种很重要的颜色?

  K:对于你提到的这个细节,我是这么认为的:换上什么颜色的帽子与裤子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果他是一个独裁者的“蓝精灵”,就不会被其他的伙伴们所接受。

  B:比利时最著名的动画形象,除了“蓝精灵”,还有《丁丁历险记》中的“丁丁”。两者在比利时会不会时常被拿来比较?

  K:在比利时,我们很少拿两者做比较。从风格上来说,“丁丁”的故事更倾向现实主义一些,而“蓝精灵”的故事更像是在一个想象中的国度展开,比较超现实吧。“蓝精灵”和“丁丁”的读者群的年龄不太一样,“丁丁”的读者年纪会偏大一些,而“蓝精灵”的读者年纪会偏小一些。

  B:“蓝精灵”的故事里是不是贯穿了比利时人的国民精神?

  K:我想,“蓝精灵”不仅仅代表了比利时的文化精神,它也代表了整个西方的文化精神。

  B:有人在解读“蓝精灵”时,认为贝约创作的“蓝精灵”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

  K:是的。“蓝精灵”们生活的“蘑菇村”就是个乌托邦式的、充满想象的世界,那是一片美好的净土。

[NextPage]

    “蓝精灵”工作室延续香火

  B:I.M.P.S.公司的业务目前是由你和你哥哥共同负责,公司的运营状况怎么样?

  K:我自己主要负责的是I.M.P.S 的经营与管理,我的哥哥负责“蓝精灵”绘画工作室的日常运作。目前,他带领着一个绘画团队进行创作,这让“蓝精灵”故事每年得以推陈出新。

  B:这个工作团队创作出的“蓝精灵”故事与贝约本人创作的“蓝精灵”故事会不会有明显的区别?他们能否保证即使作者本人不在世,“蓝精灵”的精神也能得到很好的延续?

  K:对我来说,我觉得没有根本的区别。由我哥哥领导的团队创作出的“蓝精灵”故事延续了我父亲的风格和精神。

  而且在目前的团队里,有几位作者是由我父亲亲手培养的。我的父亲在创作时,曾把自己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理念告诉过他们。这些作者都保留了父亲的创作智慧。如果让你看两本“蓝精灵”的画册,一册是我父亲画的,一册是现在这个创作团队画的,几乎是看不出差别的。

  B:培养一批作者,创建一个团队—这是你父亲在世时想到的能够延续“蓝精灵”故事的方式吗?

  K:父亲在创作时其实没有考虑过身后事。最初父亲从事绘画这项工作时,就与一些同行有合作。那些曾经在60年代与父亲合作过的年轻人,稍后自己也开始创作绘画。到了80 年代,我们开始专门雇佣一些绘画者在“蓝精灵”工作室工作。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父亲想到身后事,而是因为当时他与出版社有合约在身,每年必须完成一定的创作量。

  B:漫画工作室的形式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大家借鉴的运营模式?它对推广“蓝精灵”是不是很有帮助?

  K:在比利时,我们的工作方式和丁丁工作室很类似。我们负责的都只是漫画的部分,然后再找一些合作伙伴展开其他领域的合作,比如动漫电影等。迪斯尼和我们这一类工作室最大的区别,是迪斯尼除了经营漫画创作外,也经营电影制作、动画制作等各个其他项目。

  

  “蓝精灵之家”收藏中国奥运“福娃”

  

  B:有没有令你印象深刻的中国动漫形象?

  K:没有。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的动漫太少被介绍到国外的缘故吧。在欧洲,日本的动漫形象时常可见。至于中国的,几乎没有。

  B:你觉得奥运“福娃”可爱吗?

  K:我自己很喜欢这5 个“福娃”。去年我来中国时,还买了一套带回比利时。现在这套福娃被“蓝精灵之家”收藏了。

  B:我见到有孩子在作挑选时,毫不犹豫地拿起了“蓝精灵”。是不是因为“蓝精灵”的外形对孩子来说更有亲和力?

  K:“蓝精灵”是父亲创作灵感的闪现。他创作“蓝精灵”时,没有任何顾虑。一切就在某一个时刻发生了。“蓝精灵”身上没有承载太多的其他意义。相反,它身后跟着一串有趣的故事,而且“蓝精灵”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可能对于孩子们来说,福娃少了一些故事做依托吧?

  孩子们喜欢“蓝精灵”是件挺神奇的事。在美国,这一代的孩子并不了解“蓝精灵”,但是当他们在一堆毛绒玩具里看到“蓝精灵”时,往往都会抓起这个蓝色的小人儿。这是一种魔力,一种吸引的魔力。很神奇,无法解释。你说的现象,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中国。

  

  等待合适的代理商出现

  B:比利时政府对动漫产业有什么鼓励政策?

  K:欧洲很多国家对动漫产业都有鼓励的政策。在比利时,“蓝精灵”的故事妇孺皆知,我们和海外的很多动漫公司也展开了很好的合作。所以,政府的政策不需要对我们有什么特殊照顾,我们倒是经常参加比利时政府组织的各种书业沙龙与有关展览,以此促进比利时的动漫事业的发展。

  B:你对这次“蓝精灵”简体中文版漫画的推出有什么期望吗?

  K:我很希望这次接力出版社首推的8 册“蓝精灵”图书能取得很好的市场销售成绩。在此基础上,他们能接着引进出版其他系列的“蓝精灵”故事。通过图书,我们希望能推动“蓝精灵”其他衍生产品的开发。

  B:目前中国有“蓝精灵”衍生产品的代理商吗?

  K:没有。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代理商来经营“蓝精灵”的产品,而中国是个这么大的国家,所以我们非常慎重。

  B:你们心中“理想的代理商”有什么标准?

  K: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应该非常尊重“蓝精灵”的形象,并且致力于维护“蓝精灵”的知识产权。其次,它有能力独自把我们的产品计划在全中国实施。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