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大文豪川端康成(1899年―1972年),大家都不陌生。1968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和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作品《雪国》、《古都》、《千纸鹤》等不仅受到日本读者的喜爱,更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为了纪念川端康成,由创立于1972年的财团法人川端康成纪念会主办,新潮社协办,成立了“川端康成文学奖”。评奖对象是日本当年优秀的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将刊登在日本著名的文学刊物《新潮》上,该奖项在日本众多的文学奖项中颇具特色和影响力。
获得第34届“川端康成文学奖”的作品有2篇,分别是田中慎弥的《蛹》和稻叶真弓的《海松》。其中,35岁的田中慎弥成为历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还曾获得过“第37届新潮新人奖”和“第21届三岛由纪夫奖”等奖项。
《蛹》里面没有一个人出场,而是以甲虫的幼虫为对象,描写了幼虫在地底爬行、最终成长为蛹、破土而出的情景。作者对甲虫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细密的描写,使读者从虫的视点关注弱小生命。评委们通过审定,认为该小说着眼于小生命的存在,写得格调颇高。《海松》描写了一个从事于编辑工作的上世纪50年代的独身女性,她在志摩半岛建造的别墅中,和猫一起度过了整月的时光,并以淡如浮云般的语气讲述了过去10年间的生活。《蛹》可以理解为是对整天呆在家里的年轻人想进入社会的比喻,《海松》则弥漫着一种开始意识到衰老的女性的淡淡的哀愁。虽然《蛹》和《海松》是两篇风格迥异的作品,但都让读者看到了原本不曾注意到的现象。两篇文章也都分别折射出了格差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的一个角落。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届“川端康成文学奖”把光环给了它们,是以较高的姿态,对格差社会中弱小群体的关注和声援。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