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作协主办的“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评论家齐聚上海参加讨论。有评论家认为,应当关注中国作家现代性转换中遇到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当代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说,乡村经验成就了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那批作家,这批作家也是现在已成名的文坛主力,像余华、苏童、贾平凹、张炜。他们中的一些人即使在城市生活,也是以乡村经验进行写作。而比他们年龄小的那批作家,不少是写城市的,但却总是以叛逆的方式来立足城市写作。这样看来,中国作家在时代发展的现代性转换中,其实遇到了极大的问题,这也是当代文学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如何评估近三十年的文学成就?评论家程光炜认为,近三十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批经典作品和作家,但如何去界定至今还是一个难题。张清华也表示,“我总是担心,我们给最近的三十年文学的评价过低了。”
作家范小青则在会上讲出了自己长时期的困扰。她说,“现在评论家很多话很难懂,要在脑子里转半天,方能想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就像我前不久也跟李敬泽(评论家)说过,你那个评论我要看三遍才能看懂。”评论家王纪人非常同意范小青的意见,提醒要防止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对话变成“无效沟通”。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