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是文学天然的朋友。”在最新一期《萌芽》杂志里,赵长天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周年写下了一篇《十年》。“新概念”举办十届,身为《萌芽》主编的他,最清楚个中滋味。
从四千到七万
1998年秋天,赵长天和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们,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构建起了最初的框架。第一届“新概念”开赛后,他们心中仍忐忑不安,“直到我们收到4000份来稿,直到我们看到韩寒等写的一大批出乎我们意料的佳作后才放下心来。”转眼,“新概念”已经举办了十届,第十届的参赛者已增加到了7万,而《萌芽》的发行量,也从当时的1万多册增长到了现在的40多万册。
赵长天说,其实最初办这个比赛,根本没想到会热闹成现在这个样子。看来,我们远远低估了年轻人对文学的热情。
没想过要造星
“新概念”十年,涌现出的青年作者不计其数。但时下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与传统作家相比,韩寒们似乎更有明星的味道。赵长天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表示,“张悦然比较文学,韩寒和郭敬明从文学衍生出去,商业化的东西更多一点。现在的环境跟过去不同,这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在此三人之后,“新概念”的造星效果似乎没那么明显,更有人觉得,“新概念”已经慢慢地变成了“旧概念”。赵长天说,最大的原因是社会的变化,“当时叛逆一下,立刻就冒出来了,现在写得好的也很多,但已经成了常态,写作这事有很多因素,我们是一个文学比赛,想的不是什么轰动性,何况硬要推明星也不一定推得出来。”他不否认有学生带着功利性目的参加比赛,因为“新概念”有两个功利的地方,一是可以靠一篇作文进大学,或者加分什么的,另一个是会带来名利。“但我们不必去夸大这一点,过去作家写作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功利,很多学生本身是对文学有兴趣的,同时又得到名利,也没什么不好。”
坚持文学定位
作为“新概念”的倡导者,赵长天给比赛的定位是“文学比赛”,比赛的文学性将一直不会改变,而他更希望,即便在他退休之后,这个比赛也会一直办下去,“过15年,20年,比赛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权威性,很多东西,要靠时间来认可。”赵长天说,“新概念”要想继续现在的辉煌,首先得坚持它的公平性,不能变味,另一点,他提出评委要做适当的调整,应该有年轻人加入。
“‘新概念’作文大赛不是一项具体工作,是一项事业。十年不是结束,只是成熟期的开始。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十年。”赵长天说。(夏琦)
(实习编辑:陈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