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报刊进入“评论与分析”的黄金时代

2007-10-11 08:23:37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作者:

   

    在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的全方位围攻与竞争环境中,传统媒体报刊近些年一直处于守势。面对电子网络媒体的挑战,纸介质的报纸与杂志,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被迫,都必须有所调整与改变。新闻传播是内容产业,报刊在内容上要扬长避短,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地盘。在这种背景下,体现在内容上,评论与分析逐渐在报刊版面成为主打品种,在产品结构上,与新闻、图片等体裁相比,评论与分析所占的份额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如今中国报刊特别是新闻类、综合类与财经类报刊,已经开始了评论与分析的黄金时代。

  变革时代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智慧

  中国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特别是在经济与科技领域,以及生活方式上,几乎每年都有剧变。不仅是国内社会生活如此,国际上同样是变数无穷,总是有震惊世界的大事发生。面对这样的社会时代环境,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闻信息传播,人们已经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深入、准确的理解与认识,要能应对、把握如此纷繁、诡异的世事,就需要借助于专家与权威的分析与评论。在经济繁荣、教育水平提高之后,公众的知识文化程度以及对新闻传播的需求都相应提高,仅仅靠新闻信息已经无法再充分满足公众需要,这是时评与分析应运而昌的社会和市场基础。

  报道新闻与评论分析,是新闻传播的两大职能。对层出不穷的新闻的解释,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是时评发挥特长的用武之地。

  时评与分析发挥了印刷品的优势

  评论与分析所传达的信息不是简单的事实或动态,用新闻学常识来讲,重点不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而是如何与为何。因此,受众得反复阅读、思考甚至研究一番,才能完全、充分地理解或领会。报刊这种媒介形式,最适合承担这种任务,也就是反复阅读,能够方便地保存,而且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查找出来对比、研究。有些观点或题目,可以归类保存,从而整体把握相关领域的话题或思想观点。

  电视与广播稍纵即逝,难以深入分析、解释与探讨复杂、高深的问题,另外,受众的人口学分布特点,广播电视面向的是更广大的群众,所以,尽管中央电视台有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的焦点访谈等节目也都是极有影响的,但是,节目的收视率再高,主持人再大牌,分析与评论往往难以说透说深。相对而言,报刊的读者层次却要高一些。因此,电视与广播的评论节目近些年事实上是在萎缩,代之而兴的是专家座谈或嘉宾谈话秀。而口头的评说,在论述与表达效果上肯定与文章有着巨大差距。此消彼长,报刊的时评与分析越来越红火,在一定程度上,不少报刊都把评论放到了与新闻报道平分秋色的地位。

  杂文让位给时评

  如今评论与分析性的文章开始在报刊上挂头牌唱主角,这其实是对传统的复归。中国有报刊以来,评论便享有最尊贵的地位。从康梁时代,到大公报,以及解放后的党报,虽然评论的刊发数量与版面不多,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却最大。直到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主,评论才一度边缘化。八九十年代在报纸上风光一时的是杂文,那一时期最著名的报人往往是杂文家,最有代表性的是赵超构等名家,他们所发出的声音,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良知。

  杂文按照传统模式讲究文彩与曲笔,而时评则开门见山,更符合今日读者的阅读习惯,有话直说,不用绕来绕去,也不用揣摩品味。本质上,杂文的角色还是文学,也就是着重在艺术性上。而时代的变化,报纸要贴近、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文学作品日益淡出,新闻性、时事性题材占了上风。过去的杂文大都是为文学而写作,是走的鲁迅路线,文以载道。而现在时评则主要或完全是为表达观点、看法与意见,尽管文笔可能同样生动,但无意于文学性的追求,重视的是新闻性,可以说,是梁启超路线的复兴。在今天报刊版面上活跃着的时评作者,最有声望与影响的,有不少是过去的杂文家。

  时评普遍专栏化专版化

  翻翻各地的报纸,无论大报小报,时下几乎都有时评专版,而且有的还不止一个版。这种时评版往往是报刊重点经营的亮点。在时评版面,以名家为主体的固定专栏,又是亮点之中的亮点。

  回顾时评的历程,经济日报大概是国内报纸最早推出个人专栏的,在八九十年代曾经推出“詹国枢每月新闻分析”、“阎卡林每周经济观察”。当然,专栏不见得一定是个人撰写,我曾主持过“星期话题”就是开放性的,这一专栏1996年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

  从经济日报当年的几个专栏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那时评论与分析是以周甚至以月为单位的,可见当时作者稿源处于紧缺状态,只能是报纸上偶尔一见的点缀,有点过年吃饺子的味道。

  前些年新闻界享有盛名的时评专栏作者,有羊城晚报的微音、新民晚报的一张,以及北京晚报的苏文洋,河北日报的杨柳青等等。现在的报刊上,读者喜欢的专栏已经多到不胜枚举,论水平质量也都非常可观。

  分析与评论日益专业化

  以往的新闻评论,大都是评论员包打天下,如冯并、米博华、鄢烈山、刘洪波、朽木以及储瑞耕,都是老资格的时评名家,题材广泛,举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纵论放议。这与党报的部门设置中评论部或总编室要闻版编辑的职能是一致的。

  不过,新一代评论作者,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逐渐选择的是专业性评论,也就是专门研究评论一个特定的领域或题材,如球评、股评、国际评论甚至美术评论,以股评为例,原中华工商时报、现华夏时报的水皮,在证券界颇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意味,而在《深圳商报》开辟过国际时事评论专栏的新华社的贾奋勇,至今还受到一些行家的啧啧称许。《美术报》常年开设的陈履生专栏,就是专业美术评论性质。

  术业有专攻,专业化的评论,切口很小,挖掘也就相对要深,一般来说,都是专家级的作者。以本栏为例,其实也可归入新闻分析或评论范畴,只不过题材是新闻传播媒介专业而已,在大概念上属于媒介批评。

  作者多元化、专业化

  报纸的评论,过去基本上以本报的评论员或资深编辑记者为主体,社外来稿为辅。这种格局,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随着评论刊发量的剧增,本报的作者已经难以胜任,因此不得不开门办报办刊,当然,重要的、代表报刊方针与政策导向的社论与编辑部文章,还是要靠本报评论员,不过,即使是这样的重磅炮弹,也常有社外特邀作者执笔。

  以往是报刊的评论员、杂文家为主体,队伍比较单一,而今的评论与分析的作者有学者型、专家型与写手型,也即自由撰稿人或职业撰稿人。网络通讯的现代化,为作者与报刊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因此,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各个行业与领域的作者,都可以及时就时局与新闻发表见解,向报刊投稿。尤其涉及经济、法律等领域的评论更多。如今一些主流报刊版面上还活跃着一批在旅居海外的学者,大都是外国大学的教授或研究人员,这是以前国内报刊所不可想像的。作者的多元化,符合群众办报的精神,而言路的畅通与多元,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最好体现。

(编辑:马燕)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