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历史也不能证明“梨花体”是诗歌

2007-09-30 10:28:29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如果说舒婷、北岛敲开了缪斯的大门,那么汪国真的所作所为已然让这位女神感到厌倦,等到“梨花体”的出现,就使得缪斯彻底感到绝望,不得不紧闭门窗免听这种聒噪。

  赵丽华给历史出了个难题。24日晚,赵丽华作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加了一个讲座。在讲座中,赵丽华介绍了持续近1年多的“赵丽华诗歌事件”始末,在回答“请问您的诗歌是真正的诗歌吗?”的提问时,赵丽华回答:“我觉得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

  就像那个——上帝要考虑是否可以让世界和平——段子一样。看来历史最该做的事情,是要首先界定什么是诗歌。面对“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这样标志性的“梨花体”。用网友的话讲,随便写一段话,随便敲空格键,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到一个诗人的嬗变。

  “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个德国人夜郎自大的一句话,无疑给诗歌套上了枷锁。然而自赵丽华之后,写诗即成了世界上最容易的一门行当。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诗人”也几乎成了和“小姐”一样的代名词。

  在唐诗宋词这样的高山面前,我们只有仰止的份儿,这一点,不用历史就已然证明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已经告诉人们,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如果说舒婷、北岛敲开了缪斯的大门,那么汪国真的所作所为已然让这位女神感到厌倦,等到“梨花体”的出现,就使得缪斯彻底感到绝望,不得不紧闭门窗免听这种聒噪。

  当诗歌拒绝了神圣,拒绝了高尚,拒绝了道德,拒绝了传统,甚至最后拒绝了技巧,以至于把自己变成非驴非马的分行玩意儿。那么,它最后拒绝的也只能是读者。自我陶醉和解救寂寞,就成了诗人自慰的武器。于是,靠裸体来拯救“梨花体”,也就成了生活当中的“梨花体”。

  诗歌的没落,当然有时代的因素。但就如破败的王孙一样,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才是“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本钱。可惜,那些还打着诗歌大旗的人们(如果那也能成为诗歌的话),生生地把诗歌变成了泼皮,臆想着靠人多势众的人海战术来救亡图存。无形中,他们只不过把诗歌变成了文字暴民,语言的乌合之众而已。

  周泽雄认为:历来从事诗歌写作的主要是两种人,要么是杰出的大诗人,要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学爱好者。在诗境、诗情、诗语的明察秋毫下,在消费性写作的蛊惑中,在功利主义的语境里,前者是注定不会出现的。而后者的不屈不挠,只能给“世无英雄”的诗歌领域打上一个乱哄哄的烙印。

  和孔尚任“今携游长安,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予姑俟之。”的自信比起来,“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的粗鄙,实在令人无法对历史抱有丝毫的幻想。

  如果赵丽华也相信未来的话,看看1967年的诗人食指是怎么写的吧: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样的诗歌,岂能和“梨花体”同日而语。(文/叶志军)

(编辑:马燕)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