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托马斯·肯尼利《狄更斯男孩》:小说中的狄更斯

2024-01-22 21:41:52来源:文艺报    作者:王敬慧

   

  托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是一位以描绘人性复杂性而著称的澳大利亚作家。他的作品通常关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个体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与选择。他的小说《辛德勒方舟》在1982年获得布克奖。该作品取材于大屠杀幸存者波尔德克·普费弗伯格(Poldek Pfefferberg)的真实经历。小说于1993年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改编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小说讲述了德国工厂主奥斯卡·辛德勒通过拯救犹太人来反抗纳粹罪行。辛德勒最初可能是出于个人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展现出了人性善的一面,并毅然投身于拯救行动。这个故事凸显了在极端困境中,个体的选择和善行能够对抗邪恶,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潜在的善良力量。

  肯尼利在2020年出版的《狄更斯男孩》(The Dickens Boy)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材料改编的例子,其中融入了查尔斯·狄更斯及其家人朋友的信件、报刊报道等多种元素。这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是:大作家狄更斯的七个儿子中,除了长子小查尔斯和学业较好的六子亨利外,其他孩子均被送往海外谋生。其中,狄更斯的四子阿尔弗雷德于1865年被送往澳大利亚,当时年仅20岁;三年后,年仅16岁的七子爱德华也被送到澳大利亚。

  在那个时代,穷苦家庭的孩子十五六岁出海谋生并不罕见,但对于当时以写一本书就能得到6000镑稿酬的狄更斯来说,放手让孩子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谋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另一位英国名人,英国“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创始人艾米琳·潘克斯特,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她的最小女儿阿黛拉与她意见不合、难以管教,于是她给了阿黛拉20镑和一封写给澳洲朋友的介绍信,将她送到了澳大利亚。

  在当时需要依赖轮船交通的年代,父母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实际上并不在乎是否容易见到自己的孩子。因此,这两个被送往澳大利亚的狄更斯家的儿子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以及他们眼中父母的关系,成为这本书的重要内容。成长小说的特征之外,书中还突出了澳大利亚1860年代的人文风情以及土著人与白人移民之间的关系,为读者呈现了多层次的故事线索。

 “你可以不是一个好学生,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好人”

  如果想通过书名来定格主人公,这本书的英文和汉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汉语小说的名字《狄更斯男孩》是表示狄更斯家的孩子,可以单数,也可以是复数。但是小说的英文书名The Dickens Boy,它本身就是一个单数的名词,也就明确表示,它是以狄更斯两个儿子中的一位作为聚焦来讲述的故事。实际上,肯尼利重点讲述的是狄更斯最小的儿子从16岁到18岁的成长经历。

  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爱德华,也就是小说中的普洛恩,生长在充满文学艺术的家庭氛围中,这使他有机会得到许多宠爱。他身上带着许多与生俱来的光环,比如他的父亲是著名作家,不仅小说写得好,还热爱和擅长戏剧,甚至会在家里带着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编写和表演戏剧。此外,他的教父是爱德华·布尔沃·利顿男爵,曾是澳大利亚殖民地国务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

  然而,普洛恩与他的父亲不同,他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也没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追求功名的野心。他不善于学习,不喜欢读书,甚至连父亲的文学作品都没有翻看过。在远离英国的澳大利亚,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引用狄更斯作品中他们最喜欢的段落,讲述他们最喜欢的小说人物。面对这种情况,年少的普洛恩不得不假装知道并随声附和。

  尽管普洛恩没有继承父亲的文学天赋,但他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和生活经历。在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期间,他经历了与英国乡间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这种环境的变化促使他逐渐成长并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他开始意识到,即使没有父亲的盛名和才华,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普洛恩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并且从不质疑父亲对他的爱。即使远在澳大利亚,他也会时常回忆起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如何陪伴他玩耍,包括狄更斯为了自己玩得开心而抢走儿子要玩的船桨,自己划上一路。在普洛恩眼中,这是一种父亲可爱的恶作剧。

  普洛恩也为了父亲的荣誉而抗争。当他到达第一个提供工作的牧场时,那里的牧场主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到了普洛恩的家庭生活细节,并对他的父亲狄更斯品头论足。年轻的普洛恩为了保护父母的名誉,拒绝再留在那里,甚至在半夜里独自骑马离开了那个农场。同样地,当他的哥哥表达对父亲的不满时,他立刻阻止了这种不敬之言。他认为父亲将他们送到澳大利亚并不是因为对他们的失望,而是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

  普洛恩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你可以不是一个好学生,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好人。他在澳大利亚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好人。在蒙巴牧场,他为善良的邦尼兄弟工作,认真学习经营一个巨大牧场所需的必要技能。他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业余爱好方面,成为当地业余板球队的主力。到了小说的最后,他终于能够成功地阅读并享受《大卫·科波菲尔》时,他能在澳大利亚人给狄更斯举办的追悼会上侃侃而谈,他也能独立管理牧场,这些都是普洛恩真正长大成人的标志,也是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尽管普洛恩没有继承父亲的文学天赋,但他却有着坚定的信念,相信父亲的爱。牢记着父亲的鼓励,他努力成为有用之人,不断学习并提升自己的技能。因为这种相信爱的信念,他从父亲的教诲中汲取智慧,逐渐在澳大利亚的牧场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普洛恩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家庭、成长和爱的故事。带着对父亲既敬畏又爱戴的心情,普洛恩把父亲说过的抽象想法变成了现实。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是一本关于普洛恩阳光、乐观的成长小说。

  “爱而知其恶”

  与弟弟普洛恩不同,哥哥阿尔弗雷德对于自己被送到澳大利亚心存怨念。他觉得父亲将他们送到澳大利亚是因为对他们失望。阿尔弗雷德说,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他们的父亲已经明确表达了自己对那些他认为无法在英国生存的人的看法,那就是将他们送到澳大利亚。从某个角度看,阿尔弗雷德的判断是对的,因为在狄更斯写给最小儿子的信中,他也提到了送他去澳大利亚的原因是如果一个人不擅长学习室内办公室工作技能,就很难在英国活下来,而澳大利亚自由、与大自然相近的生活更适合他。

  兄弟二人在这件事情上看法不同。普洛恩看到的是父亲在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生存方式,因此要忍受父子分离的痛苦;阿尔弗雷德则认为这是父亲对他们失望和放弃的体现。

  尽管阿尔弗雷德并不是不爱父亲,但他认为真正的爱需要理解、包容和感悟。他对父亲的感情生活有清晰的理解,并告诉弟弟父亲不再爱母亲,而母亲仍然深爱着父亲。他认为如果父亲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而不是和情妇艾伦·特南在一起,也许他能多活五到十年。在他心目中,“尽管错可能不在那个情妇身上,但她是一副毒药”。

  作为稍年长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在父亲去世后写给朋友的信中请求朋友对任何好奇的人解释一下,关于父母分居的原因,他和弟弟并不知情。他认为父亲去世后,母亲更加属于他们,因为在父亲将母亲送回娘家的12年里,母亲一直在守活寡。不过,他也承认在父亲去世后,他更加意识到父亲对他们子女的爱。

 “阅读”狄更斯

  狄更斯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关注穷人,尤其是失足女性。然而,他也是一位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毛姆在《巨匠与杰作》中对狄更斯的评价颇为犀利,认为狄更斯虽然有宽容的心,对弱者充满同情,对社会改良充满兴趣,但这种情怀更像是一种表演。毛姆并不怀疑狄更斯的真诚,但他说自己无法被狄更斯那种表演式的真诚所打动。

  在过去的30年里,学界除了出版多部狄更斯传记外,媒体也深入挖掘他的私生活。一些作者甚至给他贴上了“渣男”、“负心汉”等标签。我对狄更斯的印象也曾有过巨大波动。在童年时,通过黑白电视播放的基于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如《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王子与贫儿》以及《远大前程》,让我对狄更斯小说中的孤儿产生了无限的憧憬。比如奥利弗虽然出生在贫困中,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纯真、善良和感恩的心。小说最后,他的善良没有被辜负,他被好心人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语言专业学习的要求,我阅读了许多本狄更斯的小说,对狄更斯故事情节的曲折设计方式更加佩服。“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不论道路多么坎坷,命运如何多舛,生活在底层的人仍旧有希望改变自己的境遇。那时候的我对狄更斯作品的评价与茨威格的观点很相似。茨威格认为狄更斯“善于描绘普通人,他们生活在一个简单朴素、色调灰暗的世界,但那里的太阳明亮而永远温暖”。对于当时年轻的我来说,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中的人物更容易理解和共情。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通常都展现出了“身在井隅,心向璀璨”的精神,即虽然生活环境并不优越,但他们内心充满希望和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贵族家庭出身的男子也并非都为富不仁,比如《双城记》中深爱露西的西德尼·卡顿,在友情和爱情的双重力量影响下,能为了露西的幸福而甘愿到监狱中替情敌达尔奈赴死。这种超越占有与欲望、为爱牺牲的勇气以及呼唤社会正义的精神对于当时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年轻的我来说,有着很大的启示和激励作用。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通常更关注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巴尔扎克的作品则更侧重于描绘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然而,随着对他的传记和关于他生活的八卦文章的阅读,我开始对这位我曾经非常欣赏的作家的品格产生了疑问。虽然一个作家的私德不是决定其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它仍然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他真的像报纸上公开说的那样,夫妻因性格不合而分居,那么为什么要让妻子为他生下十个孩子?带着这样的困惑,2019年,我参观了狄更斯博物馆,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狄更斯的生平。这次参观带来了许多收获和思考。首先,狄更斯妻子的家人,尤其是她的母亲霍加斯夫人,应该感到心情复杂。她的三个女儿与狄更斯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大女儿凯瑟琳嫁给了狄更斯但最终被迫分居;二女儿玛丽早逝,但狄更斯对她怀念终身;三女儿乔治娜留在狄更斯身边照顾他直至最后。她如何看待狄更斯这个女婿应该是个复杂的问题。其次,狄更斯对妻子的妹妹玛丽确实有深厚的感情,看文字记载,甚至在去世前一年狄更斯仍然用文字记录对她的深深思念:“玛丽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我心头萦绕,尤其是在我成功和发达时更是如此,对她的追忆组成我生存的主要部分,就象心跳一样和我的存在密不可分。”这位早逝的玛丽成为了狄更斯的缪斯女神。同时,狄更斯对妻子的刻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结识情人后,他曾考虑将妻子送进精神病院,而当时的精神病院和狄更斯曾经描写的济贫院类似,都几乎等同于监狱。难以想象这位创造出许多温暖人物的作家竟有如此冷酷的一面。当然,阅读书籍和参观博物馆都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狄更斯,进而对他做出更中肯的评价。

  懂得读者心理的作家肯尼利

  懂得读者心理的作家肯尼利通过聚焦于狄更斯最小儿子在1868至1870两年间的成长故事,成功地吸引了那些对狄更斯生活感兴趣的读者。这个时间段的选择,不仅展现了肯尼利的独特视角和对读者心理的精准把握,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鲜为人知、但又充满吸引力的狄更斯家庭生活侧面。

  作为澳大利亚作家,肯尼利对澳洲的描写细腻而丰富。他通过描述普洛恩在澳大利亚牧场的经历,展现了与英国乡间生活迥然不同的风情。普洛恩曾经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少年,被送上从英国开往澳大利亚的轮船。然而,在新的天地里,他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这也是他的父亲狄更斯所期望的。肯尼利用文字记录了普洛恩在澳大利亚的点点滴滴,从他在牧场上的工作到与当地人的交往,都栩栩如生。这些细节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澳大利亚的牧场,感受到了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通过普洛恩的故事,肯尼利也展现了澳大利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他描绘了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历史、土著居民与白人移民之间的关系,以及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牧场生活。这种背景的描绘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历史维度,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19世纪70年代的文化和历史。

  而对主人公经历的这两年时间段的选择展现了作者肯尼利的独特视角和对读者心理的了解。因为如果根据史实,肯尼利将这个故事扩大到讲普洛恩整个一生,那么这本小说就不会那么让人感到阳光温暖了。在现实生活中,狄更斯的这个最小的儿子只活到50岁,原因并非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恶劣,而是他酗酒、赌博和债务缠身。肯尼利熟悉这些人物的生平细节,在小说中,他经常用一些情节埋下伏笔,比如,普洛恩刚来到澳大利亚时,他的哥哥和接待人给他的教导就是:想成为一个好人,避免酗酒和赌博。肯尼利知道如何平衡故事的长度和读者的兴趣,以确保故事既相对完整又引人入胜。

  与肯尼利的其他作品一样,《狄更斯男孩》在复杂的世界中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作为一位差点成为牧师的作家,肯尼利通过文学传达了对人性向善的期望。这种期望在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深入挖掘每个人物的善良与努力,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力量。肯尼利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引导读者思考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所需要的勇气和坚持。

  (作者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