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不想长生不老,是悲观还是乐观?

2020-05-08 10:25:27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

   
“乐观”和“悲观”的概念很是含糊,因而难以把捉。为有助于增进一点清晰性,我们先把乐观者和悲观者会产生分歧的不同领域区分开。

  “乐观”和“悲观”的概念很是含糊,因而难以把捉。为有助于增进一点清晰性,我们先把乐观者和悲观者会产生分歧的不同领域区分开。其一是事实领域。一个乐观者可能认为某种厄运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一个悲观者则可能认为自己会遭此厄运。二人都认为厄运可怕,但对它会不会降临,二人看法不同。这个例子本身是未来导向的,涉及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分歧也可能关乎过去或当前的事实。例如,关于有多少人死于历史上的某场灾难,某人相信的数字可能多于或少于实情,又例如,关于目前有多少人在挨饿,某人相信的数字可能多于或少于实情。

 image.png
《马男波杰克》


  乐观者与悲观者会产生分歧的另一个领域是对事实的评价。有可能乐观者和悲观者在事实上达成了一致,却在对事实的评价上有分歧。有个例子虽然举滥了,但很典型:究竟杯子里是满了一半,还是空了一半。这里的分歧不是针对杯子里有多少饮料,而是针对这事实的好坏。乐观者从剩下多少液体出发,宣称事态很好,悲观者从杯子里本还可以有多少液体出发,为事态感到悲哀。如果这个例子显得琐碎,那么看看下面这个幽默却有分量的例子:“乐观者宣称,我们生活在所有可能的世界当中最好的世界,而悲观者担心这恐怕是真的。”

image.png


  至少在涉及某些大问题时,相争的看法中哪些算悲观哪些算乐观,并不总是很清楚。原因是,同一个看法,有时既可以说成乐观,也可以说成悲观。例如我曾讨论并评价如下看法 :永生是坏事,因为那种生活会变得乏味。那么这个看法究竟是对永生给予了负面评价,从而是悲观的;还是它说实际情况——即人生有限——是好的,从而是乐观的?


  至少有些论者觉得上述看法是悲观的。我则感到这样用词很怪,所以我提议按下面这样来使用“乐观”和“悲观”这两个词。任何对事实的看法或评价,只要以正面色彩来描绘人的境况,我都称之为乐观的看法。与之相对,我会把任何以负面色彩描绘人的境况的看法称为悲观的看法。——如此一来,说永生会是坏事就算作乐观,因为这种说法暗示了生之有限不如我们一般所想的那么坏;假如我们事实上是永生的,那么认为永生是坏事就是悲观的了。


image.png
《爱、死亡和机器人》之齐马蓝


  这种用法隐含着下面几点。首先,某人可以对人的境况的某一点乐观,而对另一点悲观。换句话说,可选范围不限于对人的境况的每一点都乐观或者都悲观。这不妨碍我们描述一种对人的境况总体上悲观或乐观的看法。这样的描述将基于对各单点评估的加总。我称自己立场为悲观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想说我对人类生命的每一点均持悲观看法。


  第二点推论是,乐观和悲观是程度问题,并不非此即彼。如果说人的境况的某个特点是负面的,那么它可以很负面,也可以不很负面。同理,如果说某个特点是正面的,那么它可以很正面,也可以不很正面。


  于是很显然,某人对人的境况既可能过于乐观,也可能过于悲观。如果某人把事情所是(曾是,将是)看得比实际所是(曾是,将是)要好,此人就是过于乐观。如果某人的评估比应有的评估要坏,此人就是过于悲观。我将会论证,总体上悲观的看法是更现实的看法,也即更准确的看法。


  对人生大问题的悲观回应并不流行,这大概不令人意外。不流行是因为难以接受。人不喜欢听到坏消息,至少不喜欢听到自己的或亲近之人的坏消息。实际上,收到坏消息时,一种普遍而广为人知的回应就是否认。但人类还有其他多种应对机制。例如在巨蟒组的电影《万世魔星》的最后一幕里,布莱恩被钉死在十字架时,就(语带讥讽地)这样劝告我们:“要看生活的光明面。”此外,人们会发明合理解释,会让自己分心,还会编造令人振奋的(宗教的或世俗的)叙事,这类叙事要么尽力解释残酷的现实,要么提供对更光明的未来的希望,而希望若不在此世,就在来世。(其实,来世不必是个宗教观念。对和平美好的未来状态的设想,有些是完全世俗的。)


image.png
《万世魔星》剧照


  但重复乐观消息的强烈冲动反倒显出这些消息有点不够安抚人心,在最黯淡的时世尤其如此。重复“好消息”之所以必不可少,仿佛正是因为它与世界的面貌殊不相符。虽然乐观者对生命大问题有自己的回答,但那些回答并不正确,或者说我将为此给出论证。人们相信乐观者的答案,这时就也会相信乐观者,但那是因为人们太想相信乐观者,不是因为他们给出了强有力的论证支持了自己,让我们必须相信他们。


  有些人既不相信乐观者的回答,又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遂陷于迷乱之中。这些人不敢相信事情会像悲观者说的那么坏,但也没有被乐观的舆论导向家说服。


  人生大问题之大,在于分量之重。然而与初看上去相反,问题之大不在于无法回答。只在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般而言难以下咽。这里面没什么大奥秘,却实在有很多恐怖。正是因此,我认为,对“人的境况”最准确的描述是“人的困境”(predicament)。而设想被推入这困境的人能避开其恐怖也是错的。虽然有时能做有限的改善,但这其实相当于人生层面的姑息疗法,它对某些症状有所处理,但不治病根,而且不是没有代价的。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