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执著的文学追求者——华文小说家张翎

2009-01-09 16:03:4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加拿大著名华文小说家张翎近影

  2008年10月尾,在南宁召开的“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见到来自多伦多的女作家张翎。去年春天她到北京,约我和女作家徐小斌小聚,谈得最多的是她新近创作中的一部长篇小说,并看了她为此搜集到一些珍贵历史图片。

  听朋友说,张翎有篇小说即将拍成电影。我想找她问问详情,匆忙中竟忘记了。

  回京后,从北美著名文学网站——文心社网页上读到:“冯小刚的新片一直受到关注……地震电影《余震》成其2009年工作重点。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不少电影人都到四川抢拍素材,并掀起了一股地震电影热,不过目前仅有西影厂的《5·12汶川不相信眼泪》出炉并开始全国上映,其他地震电影都先后流产。冯小刚此次就要拍摄的地震电影,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就开始筹备的,内容说的是唐山大地震……《余震》由知名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改编……这部小说被业内认为是‘至今写地震写得最好的小说’……冯小刚觉得现在我们需要一部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大片出现,他觉得《余震》可以承担这个重任。”

  看到这则报道,我立刻电邮向张翎求证,她说《余震》确实辗转到了名导冯小刚之手,准备大制作。张翎的小说受到如此青睐我并不觉得突然和奇怪。早几年,读了她的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和《邮购新娘》后,就想过,它们如果拍成电视剧,收视率一定可观。还好,终于有电影人注意到了她的作品。

  10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张翎。她应国务院侨办之邀,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10多位华文著名作家回国访问。访问团中多是我的文友,到北京时约我相见,便与她结识,后来成了好友。

  我眼中的张翎,清丽、娟秀、端庄、温婉,时尚,落落大方。北美著名评论家陈瑞琳称其 “充满神秘”,“透明如水”。出生在浙江温州的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国家机关工作。翌年她选择去国远行,先赴加拿大卡尔加利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为方便谋生,再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听力康复学硕士。现担任多伦多一家医院听力诊所主管。留学,就业,连根拔起,裸露的根须在异乡重植。同那个时代的许多新移民一样,其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这位柔弱的江南女子,将温州人善经商生财的聪敏基因,用于文学创作,80年代起,挥洒出篇篇锦绣篇章。

  《望月》(海外版:《上海小姐》)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之后才是上面提到的那两部。此外,还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燕过藻溪》、《盲约》和《尘世》等。

  据我了解,北美甚少像样的华文出版社,一般说来,移民自台湾的作家,作品多拿回台湾出版(也有不少进军大陆),从大陆出去的,作品多在大陆问世。虽然如此,国内创作队伍浩荡,树大根深,作品浩繁,海外新移民作家的华文创作,能得到国内文坛的真正认同并不容易。所以张翎的成绩更令人瞩目。她的作品不仅能登上《收获》、《十月》等名牌杂志,更先后获北京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中国第四届人民文学奖,并入选各类文学精选本,由多家报刊转载。中篇《羊》和《燕过藻溪》,亦曾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和2005年度排行榜。

  谈到她的作品,北美著名华文文学评论家陈瑞琳说:“张翎喜欢写‘史’,‘风月’里融进‘风云’,从《望月》到《彼岸》,再到《邮购新娘》,几乎都是一部中国现代史的别样演绎,因而评论者一致认为张翎小说的分量首在‘历史的厚重’,除了历史的‘交汇’,其次是‘地域的扩展’。”中国著名作家莫言在2001年为她的《交错的彼岸》写的序文中称:“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当然,张翎不是张爱玲,张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相信,在海外这些坚持着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中,张翎终究会成为其中的一个杰出人物。”这话说在7年前。如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饶芃子教授已将张翎与著名北美女作家严歌苓相提并论。

  我和张翎几乎每年都有机会相见,经常电邮往来,她的重要动静,都不忘相告。2005年,她高兴地告诉我,荣获了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并将5000加元的奖金捐给了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张翎身在大洋彼岸,却永远跳动着一颗中国心。2008年春北京奥运火炬在西方传递受“藏独”分子干扰时,她毅然参加了加拿大华人举行的抗议活动,并用英文给加拿大主流报纸写了信。我看到照片中她和丈夫共同展示“哈帕总理听听我们华人的声音”的横幅照片,还有她现场拍摄的其它感人镜头,不禁热泪盈眶。

  从越南回来后,我整理南宁会议一些照片,看到张翎优雅的倩影时,不禁想到春天见面时谈到的新长篇。她的这部小说,以广东开平一个方姓家族五代人的命运为主线,书写了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150年的一段华侨华工历史。为写这部书,她用了一年时间,在加拿大国家及省市的档案馆中收集了早年华工的许多珍贵史料,查阅了许多学术历史专著,并数次去广东开平华侨村落及温哥华维多利亚等早期华侨聚居地实地考察,采访了一些华工的后代。她告诉我,花费如此巨大心血的小说,名《金山有约》,40多万字,已然杀青。

  看来,张翎对文学创作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心力。我相信,这位执著的文学追求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文学史上将会载入张翎这个名字。

  (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