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沪上文艺评论家齐聚《杏花雨》研讨会

2009-01-08 17:53:42来源:    作者:

   


 研讨会上最普遍的共识是,《杏花雨》不同于当下的白领话剧,有着更为严肃的艺术态度。

  30年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剧本在文汇报发表。30年后,市宫重推出的话剧《杏花雨》在热演十余场之后,再度与文汇报结缘。前日,沪上十余位重量级的文艺评论家和剧作家聚集一堂,与陈薪伊、吕凉等剧组人员一起,就此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上海话剧需要更多的声音”成为一大共识。

  市宫30年:

  作者从非专业走向了专业

  “市宫话剧创作从《于无声处》开始整整30年了,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凭借其业余文化宫的形态在30年里推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剧目,从《于无声处》到《中国制造》、《谁主沉浮》,一直到现在的《杏花雨》,他们始终坚持了主流话剧艺术创作的价值观和主流话剧创作的手法。假如说30年前《于无声处》最后花落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是在当时特殊政治情形下,今天《杏花雨》这样的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品牌,请的都是专业的演员,借助社会的力量,中国话剧舞台走上了一条非常独特的道路,是30年改革开放以来独一无二的一条路。”文汇报文艺百家主编张立行的这番开场白,不仅是对市宫30年话剧创作的概括,也成为很多在场专家的共识。

  评论家杨晓迅认为,我们这个城市最主要的产业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纺织局的工人原来是主人公,现在我们是被社会同情的对象。伴随着这样的变化,市宫创作群体经过了30年,作者从非专业走向了专业。

  评论家毛时安总结了市宫话剧创作“一直是两条腿走路的”:“总工会在非常主流戏剧的路上走得很坚实,从《于无声处》到《血总是热的》,到《中国制造》,到《谁主沉浮》,对现实高度关注。它们还有一个副主题,都是和今天时代主题有关系,但是和今天政治主题稍微有点偏开,像《屋外有热流》,在艺术样式上当时做了很大的探索,包括今天的《杏花雨》。所以市总工会虽然说都是工人创作的,但是实际上它是很复合的创作主体。”

  陈思和:对话剧提要求

  对于《杏花雨》,研讨会上最普遍的共识是,是一出不同于上海目前大部分白领话剧的作品,有着更为严肃的艺术态度。评论家陈思和说:“看了《杏花雨》,至少给我一种振奋,我觉得好久没有在话剧中感受这样一种精神的需要。我爱人也说,看了这个戏,想到过去我跟她谈恋爱的时候到剧场看话剧的感觉。以前这样的话剧很多,看了很痛快,觉得台上说了很多话都是我们心里想说的东西,但现在这样的戏太少了。” 他因此说:“这个城市应该有工人在艺术上的声音。”

  陈思和认为,市场经济发展以后,所有艺术都受到了非常严峻的考验,话剧属于首当其冲的。很多本身是严肃的文艺,可是偏偏投入市场,跟许多娱乐性的作品竞争,这是最痛苦的问题,而话剧面临这样的问题。

  在陈思和看来,现在上海话剧的繁荣值得肯定,但在上海话剧艺术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前提下,仍然需要对话剧提出要求,“话剧需要安安静静,就像听音乐会一样的,不可能锣鼓喧天这样的。话剧需要艺术工作者在竞争当中,拿出自己的品位来征服观众、吸引观众,甚至于震撼观众,这是非常难,也是非常高的要求。”

  《于无声处》的编剧宗福先认为,市宫话剧最一以贯之的是两个东西——“很重的忧患意识、很浓重的理想主义。” 宗福先认为上海需要保留市宫这个话剧创作平台:“上海应该有多个话剧品牌,而我们市宫已经形成了这个传统,有自己的基础和品牌。另外一点,我觉得社会还有这种需要,我们需要提供平台,让更多的业余作者和潜在的剧作家涌现。”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