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纳博科夫的眼睛

2008-06-02 15:17:17来源:文学报    作者:

   

作者:黎戈 

    纳博科夫的《眼睛》,查了下年表,是在散文体写实的《玛丽》之后,《塞莱特的真实生活》之前。心里掂量了下,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次序。

    玩的技术是什么呢?就是让手退场。这是纳博科夫最重要的创作理念:只剩下“在场的眼睛”。一开始,小说是以“我”的视角为支点的,“我”是一个十月革命后,流亡柏林的旧俄难民,爱上了一个富商的留守太太,被察觉后遭富商暴打,萌生死念。自杀未遂之后,“我”看破红尘,只剩下一双阅世的“眼睛”。特别要注意第21页的那句话“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新生的开端,至于自己嘛,我只是个旁观者”,再然后,情节转场,出现了万尼亚一家人,还有她们的家庭聚会。

    从此,情节都由一个叫“斯穆罗夫”的人承重了。随后“我”又时时出场,并费尽心思想知道万尼亚等人对斯穆罗夫的看法,这就是“眼睛”的寓义——可怜的斯穆罗夫的存在,只取决于他在别人的头脑里的反映。一大半的情节便是为此而设的,“我”所做的事便是窥探别人头脑里的斯穆罗夫。在最后斯穆罗夫被万尼亚拒绝后,意欲对万尼亚不轨但未遂,得到了最后一位也是万尼亚的恋人——穆欣的看法:“我从来没有想到你是这么一个大混蛋。”此时,所有的谜团都浮出了水面,“我”即是斯穆罗夫。

    谜底出水以后,再回头看一遍小说,觉得搞笑得要死。比如斯穆罗夫这个人,在不同的“眼睛”里有几个版本,全知视角说他“偶尔说句笑话,就在沉闷的聚会中推开暗门,吹进清新的小风。优雅的辅音余韵,意味他高贵的出身”……哈哈,当知道第一人称“我”就是斯穆罗夫本人之后,才明了这不过是他的自恋自赏而已。

    寡言不合群的人,可供外围读解的参数比较少,总是容易被误读。在阅历不深,间接经验也只限于通俗小说的万尼亚眼中,文青气质,忧郁少言的斯穆罗夫“很善良,太善良了,非常爱每一个人,所以总是荒唐又迷人”。而饱经世事,老于世故的穆欣,则一眼看破了斯穆罗夫为自己编排的华丽军旅传奇,知道他的酷,不外是羞涩胆怯加经历苍白。精于算计的商人赫鲁晓夫(很明显,叫赫鲁晓夫,是为了揶揄红色政权)只看见斯穆罗夫领带上的洞,认定他穷困窘迫,是个贼。
 
    和平主义者玛丽亚娜,片刻不忘张显自己的道德优势,不容对方辩驳,就把斯穆罗夫说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白匪”。精神分析学者罗曼,时时都在寻找下手分析的材料,他写信告诉远方的朋友,说斯穆罗夫是性倒错。书店老板,犹太人施拖克,是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他寡淡日常的唯一调料,就是滋养自己的疑心病,他恨不能活成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才带劲……

    真实的形象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不过是映射他的千万面镜子。多认识一个人,幻象就多繁殖出一个母本,然后继续增殖。那句话怎么说的?当你活成了一个锤子,你看谁都像钉子。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想象力找个下家。

    其实,后来纳博科夫写的《塞莱特的真实生活》,也是通过好几个人的眼睛,正面的,褒义的,贬斥的,各类视角,去拼凑,还原一个人。别忘记纳博科夫是个文体实验家,所以他把这个烂俗的爱情故事,放进一个侦探小说里来写,先是收集了很多人对塞莱特的印象版本,然后让读者像侦探断案一样,自己推理剥离出一个塞莱特。这个《眼睛》,不妨看作抵达《真实生活》之前的小练习。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