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余华作品集:无以言说的疼痛和哀伤

2008-05-30 20:54:58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作者:

   

    读余华的作品,我不知道是一种享受还是煎熬。他的作品总是充斥着暴力、死亡、鲜血等一些残忍、血腥场景的描绘,让人心惊肉跳。只是,每一次夜深人静时,摊开余华的作品静静地“聆听”他的讲叙后,心里总浮动着一种无以言说的疼痛与哀伤。   

    怕读余华的作品,却又时时挂念着福贵老汉无依无靠后的清苦日子;怕聆听余华的讲述,却又时时想了解一个我无法预知、却真实得让人心痛的世界。

    在《余华作品集》的前言中,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刻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真善美要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正是源于余华的这份超然,所以,他只是以一个第三者的眼睛冷静地注视、讲述着众生世态,向读者再现一个让人揪心、疼痛的生活在底层的人的悲苦、无奈以及活着的茫然与艰辛。

    在余华的小说里,人物大都是没有来路,而去路大都只是死亡,他们总是突兀地出现,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在余华的小说里,你同样找不到半点“粉饰太平”的印迹,他讲述的故事自始自终都是灰暗的,让人痛心的,但读来却让人倍感真实。余华的“冷眼旁观”让读者在阅读他的文字时,总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切肤的痛。《活着》主人公在讲述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时,“眼睛里流溢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的平静,更加让读者伤心。《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因为贫困而一次次地去卖血,他说:“他的血管里隐隐作胀”。其实,许三观的血管里作胀的不是血,而是爱,沉甸的爱。余华用平静质朴的语言叙述着这个故事,讲述着父母对儿女无尽的爱。可儿女对父母的爱又在哪里呢?当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医院卖血时,沈血头说:“你的血只配往家具上刷”后,许三观哭了,可二乐却说:你把我们的脸丢尽了;三乐也不无怨恨地说:你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在《现实一种》中,兄弟之间的相互仇杀总显得很盲目,甚至荒唐,但在余华的笔下,这一切又显得那么真实,可怕。余华的小说总是在你无意时牵着你的眼睛、你的耳朵向前行走,一步一步将你带到那些荒唐的场景中,让你欲退不能。

    余华的笔触总是无情触及人活着的许多疼痛,他带给世人的是一个破碎的世界。在对人物的塑造上,他不刻意表露些什么,平实而质朴的形象反而让人难忘。一位评论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像一个潜入命运之河的漂泊者,在深不可测的人生中掀起道道涟漪,她不是寻找本质,而是体昧本质;不是溯源寻根,而是活着进行茫然的前行”。这句话不是对余华的评价,但用在余华身上也很贴切,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人。这种自然的写作方式,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乐趣,只是余华的乐趣往往让读者揪心,但是一部作品能让人久久难忘,一位作者能被广大读者所喜爱,揪心又何妨呢?揪心也许是一种真正的情感。

    现如今,能吹能侃的作家并不少见,会讲故事、并懂得讲故事技巧的作家也很多。有一些作家的作品,看了开篇便可准确地预知结局。但余华正好和大多数作家相反,他是逆流而上,从汪洋的大海出发,一步一步向源头走进,你无法预想源头在哪儿?你也无法预知逆流而上时沿途的风光,或者是艰辛。余华的讲述、余华的故事总让人耳目一新。在讲述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活着时,他既不像哲学家一样苦苦追寻人的价值,也不像唯美主义者那样,只是一味歌颂人的善良、质朴。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即便是血腥、暴力、互相残杀,他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除了叙述,并不加任何评论。他无意揭露人性恶的一面的背后,人性恶的一面反而像水中的皮球,凸现了出来。

    曾经有很多朋友跟我讲,读余华的小说,心里总有一种被刺痛的感觉,甚至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想,我的感觉与朋友并无两样。自从读余华的第一部小说《活着》,我几乎读完余华所有的作品,这在我的阅读生涯中,并不多见。 

    (实习编辑:项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