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陈渠珍看沈从文、黄永玉的精神源头

2015-10-30 08:54:19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周毅的新书《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主要谈论的,是黄永玉先生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这个作品已经在《收获》杂志连载了将近七年,七年里,我们很幸运地看到黄永玉先生持续不断地在写这个故事,越写越好。

1.jpg

  对话嘉宾: 张文江(学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周毅(《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作者芳菲) 主持: 黄德海(文化评论家)


  黄德海:周毅的新书《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主要谈论的,是黄永玉先生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这个作品已经在《收获》杂志连载了将近七年,七年里,我们很幸运地看到黄永玉先生持续不断地在写这个故事,越写越好。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很让人振奋。与此同时,我们也见证了周毅耐耐心心地写出了她这本值得珍视的书。


  周毅:我的书《沿着无愁河到凤凰》,从字面上讲,就是我通过读黄永玉先生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去到了凤凰,慢慢了解了凤凰。“无愁河”的写作过程,延续了这么多年,所以,我的这些文章也是在四五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写成的。


  黄先生这部书的写作,最初的一部分是在他60多岁时在香港时写的,写了近20万字,在香港连载了一年,可能因为香港和大陆毕竟有一些隔阂,刊物觉得读者不是那么能理解,就中止了。黄先生也很傲气,他说你不连载我就不写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态度,一个好东西的傲气。之后,这事一搁就是十多年,一直到2008年,黄先生84岁了,友人鼓励他,说你没有写成太可惜,他动心了,说如果有人愿意连载的话,我就再写。这时候李辉就联系了《收获》杂志主编李小林。于是从2009年,“无愁河”开始出现在《收获》上,刚开始发表的是最早已经完成的那一部分,黄先生重新配了插图。2010年,新写的东西就出来了。


  这一次对话的题目是“从陈渠珍、沈从文到黄永玉:凤凰的武功与文脉”。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转行搞人文地理了,说这个题目太具体,其实这只是我书里的一篇文章的主题。


  沈从文和黄永玉先生大家应该都熟悉,陈渠珍可能熟悉的人不太多。这个发现我要感谢张文江老师。好多年前第一次上张老师的课,他跟我们讲了一个读书的方法:读书应该“往上读”!就是说,看一本书,不仅是要看这个书写了什么,更要看这个作者看了一些什么书,他的精神的源头是什么。我觉得我这次就用上这个方法了,看看沈从文、黄永玉这些人,他们的精神源头是什么。我觉得他们的存在实在是一个很罕见的事情。这三个人的人生,是非常艰难的。了解了他们的艰难,会知道他们的可贵。


  看一下这三个人的出生年月,陈渠珍1882年,沈从文1902年,黄永玉1924年,基本上是二十年、二十年这样的一个代际关系。陈渠珍在湘西做军官的时候,是三十多岁。沈从文这时十几岁。其实在《从文自传》里面,沈从文就写到陈渠珍了。他把陈渠珍称为对他“人格和精神产生了终身影响的一个人”。但可能是因为陈渠珍这个人当时没有名气,沈从文写到他时没有写名字。也可能写了大家也会忽略掉,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当时,沈从文在部队里给陈渠珍当书记官,接触到了陈渠珍的大量藏书,让他开了眼界,看到了人类文明、人类智慧的一些光辉。沈从文决定到北京去的时候,陈渠珍没有挽留,预支了三个月的军饷给他,说你去吧,如果闯得不好,欢迎你再回来。沈从文说,我就带着他的这些钱上路了。


  陈渠珍和黄永玉先生又是怎么样的关系呢?黄永玉在家乡凤凰生活到12岁,之后开始了流浪岁月,而这12年,正好是陈渠珍做湘西镇守使,以军政首领的身份在湘西搞“湘西自治”的一段时间,我书里说,这是陈渠珍给湘西在乱世中打拼来的一段好时光。沈从文、黄永玉一辈子念兹在兹的凤凰,可能都和陈渠珍的努力有关系。


  他们三个人的关系,书里头写得更详细。我想说的是,如果了解陈渠珍是怎么样一个人的话,就会觉得凤凰的谱系、精神的脉络是很惊人的。要互相参照阅读,读了黄永玉,读了沈从文,再读陈渠珍,对这么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在我们百年中国文学史里面很罕见的这么一个存在,才可能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我们所感到的那个“肯定的力量”,到底是在肯定什么,他们到底是在维护什么?


  张文江:我说陈渠珍是这三个人中间通往古典世界的接口,在他身上有中国主流传统的那一套学问,那一套人格。而沈从文和黄永玉对此都有所截取,完成了他们的传奇事业。中国学问的核心在哪里?在我看来就是做人做事情的学问,而不是文字上打转的功夫。如果我来理解中国文化的话,首先要从王阳明开始,然后逐步上溯。不得已次一等,从曾国藩开始;再次一等,也许要关注张之洞,他的《劝学篇》和《书目答问》,对中国传统作最后的系统性整理。像王国维、章太炎等人对国学的贡献也很大,他们也参加政治活动,但他们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做人做事情。而陈渠珍的一生实践,全都由做人做事情而来,这才是中国最内在的命脉。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