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精彩极地摄影警示全球变暖

2009-12-29 10:36:28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作者:许珍

摄影师保罗尼克兰

    采访者:许珍

    被访者:保罗尼克兰

    近日,一组展现两极野生动物精彩瞬间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这组曾获得过第51届荷赛奖的照片出自加拿大摄影师保罗尼克兰的新书《极地迷恋》,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南北两极科考时拍下的摄影佳作,以不可思议的细致和切近为观者呈现出一个普通人所无法触及的极地世界,其中一些照片甚至是摄影师在极地冰冷的水下拍摄完成的。同时身为野生物学家的摄影师尼克兰希望通过这些震撼人心的图片警示人们:气候变暖正在威胁着极地生物的生存。

    聚焦极地动物:

    北极熊、海豹饱受饥饿之苦

    在尼克兰的新书中,使人们得以洞见图片背后值得人类警醒的极地动物生存困境。在一张图片中,北极熊妈妈正带着2岁的幼仔随着一块浮冰漂流。“在过去100年中,两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尼克兰在书中写道。在另一张图片中,一只斑海豹正在南极半岛海域捕食一只企鹅。尼克兰介绍道,“2003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悲剧。英国南极局科学家克里斯蒂布朗正在水下进行考察。他不幸被一只斑海豹死死拖住,最终被淹死。调查人员推测,当时那只斑海豹可能正处于饥饿状态。”

    “两极地区覆盖着大面积的冰雪,将太阳照射到地面的能量90%以上都反射回空中。当表层的积雪融化后,会露出底层大面积深蓝色的海冰。这些海冰会吸收高达90%的太阳光线,又进一步加速海冰的融化。”尼克兰在书中以科学的严谨予以详细的解释。

    用摄影填补

    科学研究和大众之间的空缺

    加拿大摄影师保罗尼克兰很庆幸自己能在加拿大北极洲的巴芬岛长大,他所住的地方是因纽特人的聚居点,尼克兰说:“因纽特人教会了我如何在北极中存活、如何去看天气,而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要有耐心。就在那时,想成为自然摄影师的种子已经深植在我的心里。”

    在维多利亚大学学习海洋生物学的某天晚上,他正在为基因学期末考试而痛苦地进行最后冲刺,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把书本抛在了一边,疯狂地在纸上规划出自己作为一个自然摄影师的职业生涯。”虽然最终考试不出所料地考砸了,而尼克兰却有了一张充满激情和艰辛的职业生涯的蓝图。大学毕业后,尼克兰在加拿大西北部以野生生物学家的身份工作了4年。接触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物种,像猞猁狲、灰熊和北极熊。最后,他决定独自去北极高地苔原生活3个月,与熊狼做伴、与天空同舞。而他的目标则是通过为《国家地理杂志》这类杂志撰写故事,使科学研究和大众之间的空缺得到填补。

    问答保罗尼克兰:

    我最喜欢的工作地是――

    我能通过摄影去保护的地方

    许珍:你用的是什么器材?

    保罗尼克兰:目前我用的是佳能数码相机,我还有多个潜水装备、换气器、水下遥控器、充气皮艇、电脑、运行计算机的发电机和所有一切东西的备件工具包等。我甚至买了一架超轻型飞机,用来拍摄北极的天空。我通常都要带着14至20个箱子搭飞机,每个箱子重大约60至70磅。

    许珍:你最喜欢的工作地点是哪里?

    保罗尼克兰:我最喜欢的工作地点是那些我知道我能通过摄影去保护它们的地方。我喜欢在有着极端环境的偏僻场所工作,这些地方很少被报道,在这些地方生活的物种和其他物种一样,都需要得到保护。我的工作孤独而又非常平静。

    许珍:你在摄影方面受过什么训练?

    保罗尼克兰:并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的训练,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过来的。

    许珍:我可以当你的助手吗?

    保罗尼克兰:我在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我的助手不但要照顾好自己,还需要照顾好我。(访谈翻译自保罗尼克兰个人网站“FAQ ”栏目)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