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叶如陵在“爱心小屋”为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测量血糖。
援藏31年,到过西藏40多个县,翻过6000米高山。青藏高原带来的影响“刻”在了叶如陵身上。左臂患上的静脉曲张,是多年操刀手术留下的后遗症。高原缺氧导致他原本就不太好的听力又差了几分。屋子里的人多了,助听器里的声音就会格外尖锐,他只能侧着头使劲听。
退休回到平原后,叶如陵拒绝了多家医院的返聘邀请,在社区中拿起听诊器、血糖仪为居民们义诊,一做又是20年。
如今81岁的叶如陵头发已花白,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社会公益带头人等荣誉累累,但是叶如陵说,“别人还需要我,感觉很幸福”。
“学成没有回藏,一辈子心里都过不去”
1970年1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的23名医护人员响应“最高学府也要支援边疆”的号召踏上进藏之路,叶如陵和新婚3个月的妻子张玉凤也在其中。
叶如陵和妻子被分配到了距拉萨近千公里的昌都类乌齐县马查拉煤矿工作。煤矿生活区海拔4800米,只有木板房,因为缺氧,叶如陵的眼睛充血、嘴唇青紫。他患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发生血管梗阻。
每天采矿时,叶如陵还要跟着煤矿工人一起上到海拔5240米的矿区为他们看病。工人们总是从矿井下捡拾一块好煤装在衣服口袋里,下山途中放在叶如陵家门口,以此报答他。
在煤矿工作三年后,叶如陵本有机会调回北京,西藏卫生厅的领导找他谈话,想让他留下来。“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北京太多,而西藏太少,他们需要我们。”
1973年,叶如陵夫妻被调回拉萨,分配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当时是西藏最大的医院,但也只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基础科室。当时,由于车祸导致的脑外伤病人到了医院后,没有神经外科医生,只能保守治疗。197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院长推荐叶如陵前往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一年。
1976年,叶如陵进修结束后,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找他谈话,“听说你是南京人,你要是愿意留在上海,西藏那边的问题我们去解决。”
叶如陵谢绝了邀请,“如果学成没有回藏,我这一辈子心里都过不去。”叶如陵回到西藏,在医院成立了神经外科。
回北京求援 希望能有人才一起援藏
西藏有70多个县,在西藏的31年里,叶如陵走过了40多个县。医院有医疗车,但是路不通的地方经常需要骑马。他最高翻越过6000多米的高山为小县城中的孕妇接生。陡峭的山路上没什么植被,路上只有光秃秃的沙石陪伴他们。缺氧带来的除了眩晕还有体力不支,叶如陵紧紧拽着马的尾巴,让马把自己拉上去。
藏民睡的帐篷是用牦牛毛编织的网,一遇到刮风下雨,帐篷里外的气温几乎是一样。帐篷外的风呼呼刮着,藏民把最好的糌粑、酥油茶都送给医疗队,还让他们睡在火炉旁边,自己睡在他们外面,给他们保暖。叶如陵被藏民拿来的藏被、羊皮大衣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心里热乎乎的。
1984年,叶如陵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副院长。那时候,与他们同一批进藏支援的医生都离开了西藏,只剩下了叶如陵和张玉凤。叶如陵做了一个决定:回北京寻求医疗援助。
“我是娘家人,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离开援藏;也是婆家人,成为了西藏那边医院的副院长。我告诉中国医学科学院,我别的不要,只希望能有人才一起援藏支援我。”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签订了10年的对口支援协议,结束后又进行了续签。
1993年,叶如陵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了西藏唯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带有高原特色,拥有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等功能。医院里光是外科,都能分出来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等门类。
1995年,叶如陵先后被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和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聘任为兼职教授。学生代替他走到了西藏他没去过的县中。“我的学生满西藏,这让我很骄傲。”
退休后建起“爱心小屋”为居民义诊20年
2000年10月,60岁的叶如陵退休了。
退休后的叶如陵住在北京市朝阳区的西坝河西里社区。多家医院听闻后向他抛来橄榄枝。他记得其中有个医院说:“只要把您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挂医院墙上,我们给您开高薪!”都被叶如陵婉拒了。
因为在高原生活了太久,从西藏回到北京的叶如陵出现了“低山反应”。为了恢复身体状态,他每天适度锻炼。有几天,他没出门锻炼,再出门的时候,马路旁边站着一个老人。“你两天都没出来溜达了。”叶如陵很纳闷,他怎么知道的?“我听说你是医生,在这里等了你两天了。”
这件事让叶如陵很感动,他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看病,他家里的电话成为了社区的“热线电话”。他也选择了加入朝阳区红十字会,为红十字会培训奥运会急救员。
2007年,朝阳区红十字会准备在西坝河西里社区设置一个志愿服务点位,并给社区赠送了一台医用房车,叶如陵成立了“红十字博爱小屋”,社区的居民都俗称它为“爱心小屋”。相比医院来说,叶如陵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指南针”,他会告诉人们去做什么检查,化验单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叶如陵记得自己曾遇到一个寻医两年未果的病人,病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他。他拿着听诊器在病人腹部听到了一处异常的血管杂音。“我让他赶快去医院做腹部CT。检查发现他的腹主动脉上有一个巨大的动脉瘤,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当时医生都不让他离开,赶紧预定手术,生怕再移动危及生命。”
名声口口相传,找叶如陵咨询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多年义诊,叶如陵知道,社区里的糖尿病患者不少。老人往往不愿多跑医院,叶如陵想到,自己可以利用起“爱心小屋”的平台给社区糖尿病患者做定期检测。
社区里每两周一次会进行血糖检查。每到检测的时间,居民就在小屋外排起了长队。年纪大了,动作慢了许多。每次老伴张玉凤就会陪着他一起来给大家量餐前血糖。“大家来得集中,我怕他一个人着急。”
2019年,社区所在的香河园街道将经年失修还有点漏雨的房车更换,在原址地盖了一间小屋,每年给予“爱心小屋”2万元活动经费。
从2000年开始至今,在社区志愿服务20年,他从没在社区拿过一分钱。“到了我们这个岁数,钱真的不重要了。作为一个80多岁的人,别人还需要你,那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