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1月28日、29日和30日,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分别为308万、283万和296万人次,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1月3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91.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68.8%;前十大旅客发送量火车站发送旅客62.8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8.5%,前十大旅客到达量火车站到达旅客50.9万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6.4%。
今年春运之“冷”在意料之中。疫情防控是大事,近期疫情在不少地方又出现多点暴发之势,目前处于风险可控范围。然而,如果春运如常,形成数亿人回家过年的人流人潮,公铁水空交通工具都将变成不可预知的移动传染源,或使多点暴发的疫情变成失控的蔓延之势。因此,春运疫情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人流量,防止人传人,避免疫情流行。因此,中办、国办专门下通知要求就地过年,各地也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并且做好了就地过年的各种准备,如给就地过年者发红包给补贴,总之要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非必要不跨省旅游。
经过疫情考验的中国人,明白了很多道理。一是中国治理和抗疫行动有力有效,带来的不仅是宏观层面的经济成就——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增强了国人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并最终取得战疫胜利的信心。二是中国抗疫成为全球范本,既体现抗疫政策的科学有效,也有赖于国人对抗疫政策的坚定支持和严格自律。
因此,中办、国办倡议就地过年的通知,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居民的热烈响应。回家过年的人少了,就地过年的人多了,春运自然也就“冷”了。但春运“冷”并不意味着政策“冷”,也不表明年味“淡”。一方面,就地过年并非一刀切地不许回家,而是分类管理。春运同比往年是冷清不少,但是相比平常人流量还是增加不少。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各地政府给就地过年者提供了不少补贴加“红包”,这本身也体现了政策层面的亲民。而且,中国发达的立体交通系统,模糊了家乡和异乡的界限。新生一代,习惯走出家乡而在异地生活。加之平时回家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降低,很多人的“原乡”情结和“乡愁”情绪变淡了。这符合中国城市化的逻辑,也是现代化的必然。
信息时代的中国人,习惯用社交软件进行日常交流。发达的5G技术和声像交汇软件,可以随时随地和亲友进行无障碍的联系——而且是多人在线的云上团圆。春节团圆,在新技术时代,亦可通过线上拜年的方式驱散就地过年者的思乡之苦,和亲人进行云端的守岁团圆。这样的团圆方式,也已经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就地过年对大多数人而言不是问题和障碍。何况,就地过年可以防止疫情蔓延,守住中国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民生提供助益。支持就地过年,践行就地过年,让就地过年成为新风尚,也就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春运之“冷”,让“铁老大”的收入减少了。尽管客流量较低,但是铁路部门坚持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努力确保旅客走得安心。譬如,铁路部门重点加强“无接触式”服务,努力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在进站乘车环节,引导绝大多数旅客使用自助闸机“一证通行”;在候车环节,组织旅客分散就座;在乘车环节,劝导旅客减少车厢内走动、推荐旅客使用扫码点餐、互联网订餐;在出站环节,引导旅客保持安全距离。疫情防控是国之大局,铁路部门自然也有大局观。
透过春运之“冷”,人们看到的是满满的社会关怀与民生温情。因为这是疫情防控的必要举措,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市场流通才顺畅,民众出行才能自由,经济发展才有动力。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