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战“疫”一线转“战”垃圾分类

2020-08-16 13:16:0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为配合垃圾分类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北京各界青年在北京团市委号召下,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及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image.png

  
  为配合垃圾分类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倡导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北京各界青年在北京团市委号召下,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及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中。疫情期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近千名团员青年下沉到社区(村)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如今,刚刚结束了下沉任务的团员青年,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桶前值守志愿者”。他们不仅将下沉社区参与战“疫”的一些好的做法借鉴到社区守桶值守活动中,也将战“疫”精神融入垃圾分类活动中。


  再回社区报到


  从战“疫”一线转“战”垃圾分类


  脱下战“疫”“红马甲”,穿上志愿服务“蓝马甲”;从守社区大门转“战”到桶前值守行动中,这些青年志愿者不仅在战“疫”一线凸显青年担当,而且在垃圾分类的工作中,也引领了新风尚。


  庞森尔是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名优秀的90后科普教育工作者,也是团员青年中的优秀代表。疫情期间,园博馆“闭馆不闭展”,庞森尔成为线上科普宣传达人,以线上直播云展览的形式弘扬园林文化。


  同时,庞森尔也下沉到社区、投身战“疫”一线,寒来暑往,她走访过村里的每家每户,村子的77公顷土地上布满了她的脚印。随着疫情防控降级,庞森尔回到馆里上班,她结合社区工作的相关经验,创新宣传模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点用唱儿歌、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居民听,“小朋友,讲文明,垃圾分类要分清。剩饭剩菜瓜果皮,厨余垃圾放绿桶……”


  为了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动物园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桶前引导等工作。夏季天气暑热难耐,刘航作为全园环境卫生负责人始终坚守在公园垃圾分类的最前线。他说,“想要见到垃圾分类的成效,必须要勤走动、多关注、广宣传。”全园106处垃圾分类投放容器点位,刘航每天都至少要巡视2次,一天下来少说都要2万多步,遇上投放错误的垃圾,他会毫不犹豫伸手就开始分拣。同事开玩笑说他是个有“味道”的男人,但这“味道”中体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工作之余,刘航还会马不停蹄地回社区参与“桶前值守行动”志愿服务,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厨余垃圾。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回社区报到了,疫情期间刘航全脱产95天下沉至大兴区倒挂村立垡村,承担村里疫情防控大数据统计的职责。


  将疫情防控小妙招


  借鉴到社区垃圾分类


  8月2日早晨6:30,闹铃像往常一样叫醒了一位青年,他简单地洗了把脸,迅速披上志愿者马甲,戴上蓝色的“志愿者帽”出发了。清晨的阳光洒满了全身,这预示着又是一个好天气,但同样也将是“高温”的一天。


  他叫谭享,是北京市水务局下属十三陵水库管理处的共青团员,也是参加疫情防控的一名下沉干部。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下沉到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真正展现出了一名90后水务青年该有的担当。下沉工作刚刚结束,他就收到了“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的通知,于是,谭享又第一时间报了名,主动回社区报到,带着未退去的战“疫”热情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每天上午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谭享总会准时守在桶边,现场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时下,居民都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垃圾分类不明确的现象,有的居民将存有液体的瓶子扔进可回收物垃圾桶;还有的居民对口罩应扔进其他垃圾桶还是有害垃圾桶有所迟疑。发现这些问题后,谭享开始琢磨解决办法。他想起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有一款“线上小程序”可以让居民更好地了解疫情防护方法。于是,他向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负责人提出建议,在桶前值守的同时向社区居民推广使用“垃圾分类小程序”,这样既提高了大家投放垃圾准确率又能够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提升知晓率,推动居民“自觉分、主动分、持久分”好习惯的形成。


  像谭享这样的青年,北京市水务局还有很多,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回社区报到参与值守,在“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开展的第一个周末,就有100多名团员青年主动到社区(村)参与报到。他们按照“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工作指引积极开展“看桶”“守桶”“护桶”服务,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为居民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在桶边身体力行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时刻展现着水务青年的风采。


  将战“疫”精神融入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要感谢这些志愿者,每天准时来指导垃圾分类,有他们在,我们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好了!”近日,农科院社区来了一群青年人,家住12号楼的李大爷逢人便夸。


  李大爷口中的“志愿者”来自市农林科学院。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市农林科学院的40余名团员青年带头积极响应社区和团组织号召,发挥先锋突击队作用,全力配合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等工作,用真心真情做好社区每一件“小事”。他们带动了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回社区报到,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着青春力量。


  每天下午6:00,农林科学院的志愿者忙完一天的工作,匆忙扒拉一口饭,直接奔赴社区各自的值守点,开始了一个小时“守桶”行动。在几个月的社区疫情防控中,志愿者早已和居民成了一家人。现在,志愿者又把先锋突击队作用带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每个垃圾桶站旁,都有值守的志愿者。”农科院社区居委会主任付海东说,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农科院社区的新风尚。据付海东介绍,5月24日,市农林科学院志愿者在社区开展了“社区文明新风尚,垃圾分类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发动社区团员青年、社区党员主动督导垃圾分类工作;6月1日,开展“小手拉大手”争当“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主题亲子活动,培养青少年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活动通过知识普及、趣味互动、分类实践三个环节,向社区家庭、小朋友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垃圾分类标准,宣传绿色环保理念;8月1日,市农林科学院团委联合农科院社区居委会共同举办了“垃圾分类我参与,共创美丽农科院”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20名志愿者对社区内各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洁,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抹布擦去投放点的“避雨亭”、桶身的泥土和各种污渍,并将垃圾桶周边遗撒的杂物垃圾扔进桶内,给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