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尤其绘画,自元宋明以后,尤其当今,都在讲师法自然。
但,古人与今人,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肯定是有差异的。
要不,怎没在当朝看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悦性,喜乐瑞祥的静净心境的画面来?
暮光下的峨眉山报国寺
你看,当今各种馆场的墙上,与自己内心与自然物性豪不相关的作品彼彼皆是。除了执政需要的那些与政事有关的国家题材似乎与主题有些关联,那许许多多都以大师相称的职称很高的画家们,在无数的作品中,都是很难看到人的心性与自然相处的境形并某种境界的。
为何?行缺!
此次,从北京来峨眉山在报国寺已小住10日了,天天从早五点多起,晚上三五点睡,中间间以补觉以保证人身足够休息。尽管报国寺下午6点半就关门,但因与该寺监院常师的相处,得以可在寺内行走自如而有了晨午暮夜感觉一草一木与菩提性关的机会。再加上偶有与常师晨早走步、暮色散走伏虎寺丛林溪谷,听流水潺潺、蝉鸟齐鸣的随物见心的小举,使我细想中国佛教道场四殿之西峨眉山之普贤菩萨的道场是以行为核心的授道要义来。
著名艺术家丁正耕在报国寺菩提堂即兴创作与佛学人性有关的《峨眉山赋》现场
著名艺术家丁正耕在报国寺菩提堂即兴创作与佛学人性有关的《峨眉山赋》现场
著名艺术家丁正耕在报国寺菩提堂即兴创作与佛学人性有关的《峨眉山赋》现场
笔者自1982年退出兵役起,就一直注重行万里路的身体力行的落实。虽然十数万卷书以上也算读读翻翻,且也在读中常有从著作者生存背景与经历始站点出发,想书中所述物论性观的由来。但,总觉仍是没有在自然中的行走,去悟得的心妙。
1984年在故乡合江福宝林业职业中学任教时开始的从局部附近,到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行走,再到西北戈壁沙漠的孤艰行走,显然,是使自己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是生命的道理了的。
著名艺术家丁正耕创作的《峨眉山赋》封面
这阵住寺内,对僧人香客居士及朝圣旅游楠木腊梅风雨闪电并花鸟虫鸣的观察,自然启动了从前行走时对自然的积累记忆。静心细想,中国道教繁兴的峨眉山道场与拉萨地区的原教苯教,为何当面对佛教翻越喜玛拉雅山脉东进中原华夏,南下西南及整个南亚地区后,就使佛教很快播入人心?除了行政的方法,我想,佛法自身的智慧与善美并对人自己的缺点不足的修正作用应是首位的。尤其是在当一个民族信仰混乱而恰好表证出平公不举时,这种帮助人心安静的教授就肯定是深得人心与顺应人性的了。
于是,我想到艺术于人类社会的功用与方法来。
我一直都认为,艺术,是另一种巫术。它一样起到疗效人类反反复复的自残的伤口与心灵破碎的不可替代作用。
你静坐,你就是大师。
已经躁动不止的时代,已经完全以利誉已福为荣的时代,已经对长者前辈和知识不能尊重与没有敬畏的时代,已经完全没有心灵行走的时代,谁能静坐呢?有,就只能是真能法相四海之人。这种法相,当然也包括所有的执政党在内。
你看,为什么道学与道教,佛教与佛学是有区别的呢?若你是一个有心人,而又没有偏激,那么,你会明白些木木叶叶皆菩提等之说的道理的。
其中的妙处,就像初水的荷莲,它们的香与形,都是为人有疗效作用的。
而你也会在佛山寺院的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中,明白为何佛教中,有佛国之说了。
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及任何物畜,在佛教的学说中都是附注着生命与性情的。都是生命了,那作为同样是有生命的人,是否也应该有对生命具有基本而必须的尊重呢?是的,当人在犯溅与作恶而残害人生命时,是不是也有某种东西来抑制这种恶呢?那佛教就告诉了你一草一木皆法身,对生命须尊重的道义,对附有法德慧智的所有生命,于人而言,都是须肯定的尊重的唯一。就从对一棵小草的生命存在的尊重开始,人,就会慢慢地变得懂得尊重与具有敬畏的情怀了。
有尊重与敬畏的社会,一定是一个良善美好的社会。人类,该不该有这样的国度呢。
有了尊重与敬畏,人才可能会怀有感恩与安静的思考力,有了思考的力量才会有深入,有了深入的万象探究了,你把握事物内部核心的眼光才相对的准确。有了正确并深准的眼光,你就会具有发现的能力了。
因此,笔者在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以及从2000年以来在中国高校100多场关于艺术及其创作的讲座中,对艺术家的能力的强调,其中之一就是: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艺术家,你首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都在忙着各种出场,各种争位获利,各种光宗耀祖的利益唯上的大时代,对身边草木生灵的思考自然忽略,甚至肤浅的相待就似乎是正常的了。若是,那也就谈不上人们对物成在人内心深处的共映并悟得。
自然,古人用自然中山川溪岩来诉说对江山社稷的政治抱负与自己人生境遇感怀时,选择用笔墨纸砚和诗词赋曲的艺术形式来作为载体,就基本不可能令当代的人去真正的效仿。
因为,真正的尊重与敬畏都没有的种族与私利充盈的当代社会,自以为是比大众都聪明的尽心地赶潮流争价位的画者们,谁会用时间与身体的能力,去亲自师法自然,而丢了收名获利的机会?
有了这些想法,于是,觉得自己应该记录下这种想法来。
自然,作为写诗出身的笔者,捉枝毛笔,在报国寺祇园的服务员及永见师父的辅助下,就一气即兴了一个10多米的长卷《丁酉夏即兴·峨眉山赋》来。
当然,这种行为,肯定不应叫做书法,只能叫作用笔在宣纸上写诗或感怀。
因为世人都说:
诗,心灵的!
附:文中附有用毛笔即兴的原作与局部,仅是供同仁们互道学问用。特此声明!
《丁酉夏即兴·峨眉山赋》
丁正耕/句
峨眉山间半片月,四季常青掩绿色。
杜鹃花开遍山红,猴跳鹰翔云作客。
夜来声声有蝉鸣,枕沿蛐蛐声不绝。
三江汇处大佛寺,岷江尽收千堆雪。
一衣带水青江雨,云下松楠暖弦月。
金沙江流宝藏多,根茂杆壮黄金叶。
五岳三江横亘处,乐山乐水人欢悦。
自古峨眉是福地,苯教道教润民宅。
汉时佛陀越山岭,法坛始肇藏地褐。
拉萨河畔经幡转,年年朝拜为圣殿。
东进中原播福音,南下大乘越众国。
葱岭以东佛乐起,魏晋南北皇宫热。
自此显祖聚光芒,亿万苦民幸福得。
三宝晨光荡云海,暮鼓晨钟敲楼阁。
五拜三叩诉苦楚,洗净杂念莲花艳。
人生谁处无难时,难时难得心若结。
静看皓华沉碧潭,捻念一经定慧缘。
忠孝礼仪与勤俭,人人家家喜禅说。
华夏自有佛陀在,千古万流涌波岩。
法相四海听梵呗,余音缠绕宫商角。
一念一诵绕道场,普贤菩萨德更贤。
棵棵青草是法身,枝枝花木亦菩提。
祖师东渐成福海,喜乐吉祥光佛颜。
众生常念心始静,来世可得福涟涟。
老丁亦乃人中人,从军痴艺造诗文。
略有显著论世像,只为人间正义存。
温情总是冰山水,夜来风雨拥寒窗。
丁酉驾车看战友,乐山城西禅驿息。
相约再来报国寺,元音切切倚楼台。
常性师父根性好,觉悟源自菩提揭。
不争不求持众戒,功徳妙用众生便。
修炼眷有华光出,金顶放光圣贤悦。
黄门历来帝都有,生灵顷心向佛国。
济人救世跃沧海,三宝净虚洗障业。
一朝拥有菩提树,彼岸光芒永不绝。
如今华人少信仰,三纲五常断血脉。
道德孝忠正丧时,祖陀光耀显南北。
天下只有公民有,若废百姓昼夜黑。
一木一草皆法相,大佛禅院授佛学。
华盖欲求亦何求,报国寺内人间阙。
2017年7月26日至8月1日构思,8月1日20时至23时05分老丁即兴长笔创作于报国寺菩提堂,8月2日3日再酌于祗园201室。全卷长11米2。照片为全作与局部并创作现场。
2017年8月4日5时50分至8时55分老丁于峨眉山报国寺祇园201室随笔。
(编辑:王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