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雄安的消息,说下看法:
1.了解深圳浦东在中国官方话语体系中意义的人,应能轻易判断出此次雄安与前两者相提并论这事本身的战略意义!虽然这个战略部署最终可能落空(类似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但国家层面巨大的资源投入(包括政策优惠和真金白银的财政资金)肯定跑不了,尤其是在习的下一任期,具体可参照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后的情形。
2. 雄安新区这步棋背后的政策意图还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以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决策层一直想在这个区域找到一个发展极,让其扮演深圳之于珠三角,浦东之于长三角的作用,引领华北经济发展,并辐射西北和东北。胡温曾寄予天津滨海新区厚望,投入巨大资源,可惜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滨海新区并未完成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仅把雄安视作疏散首都功能的承接地,北京迁出落后产能扎堆的开发区,那真就把这一步棋看的太简单了,这一点也能从习给雄安的七大任务看出些端倪。
3.从过往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特区的传统打法来看,基本步骤是:在一片拥有经济腹地的未开发荒地上,政府投入初始资金做基础设施建设(五通或七通一平),把生地做成熟地,利用级差地租获得后续滚动发展资金;给出较多的优惠政策吸引目标产业的企业集群进入;推进高标准的城市建设,吸引更多高素质外来人口定居;最终将一个工业/服务业新区发展为一座综合性新城,并在产业链、交通体系布局上主动对接周边腹地,向区域经济发展龙头迈进。雄安可能也会循此路径发展。
4. 依照上述逻辑,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发展对一个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所谓的“产城关系”。再看习给出的七大任务,其中第三条涉及到产业选择,目前看定在“高端高新”产业,但具体内容不明。不过,我相信在前期的配套规划中这肯定是重头戏。如果从现有的区域产业格局来看,北京(三产为主)天津(二产为主,向高端制造业迈进)河北(钢铁水泥等傻大笨粗的二产为主)各有擅长,留给雄安的产业发展空间似乎并不大,尤其是夹在京津两地间(这哥俩也都拼命在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且布局多年),你雄安能做神马呢?
5. 看新闻时注意到一个细节,七大任务中最后一条有点意思——“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如果说当年深圳、浦东有区位优势(港口城市,处于国际贸易主航道上)可以打“开放”这张牌的话,你雄安一个内陆待开发新区靠什么呢?如果没有大通道,不能在人流物流信息流金融流层面做到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话,这个定位怎么实现呢?带着这个疑问回看新闻报道,发现另一处细节:在展示习考察过程时出现了首都新机场建设工地的画面。这则新闻有印象,翻看2月24日的新闻联播,果然第一条就是这个内容,不过当时是以习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为题播发的,根本就没提这次考察(2月23—24日)的重头戏——河北雄安之行。习为何如此关注这个机场建设?
6. 查阅新机场相关资料,发现其位置就在北京南部和河北交界处(雄安新区北偏东的方向)。用高德地图测了下,从新机场所在地到雄安新区,走大广高速约70公里1小时车程。再看新机场规划,设计年旅客吞吐1亿人次(全球最大空港),还要再建一座依托于机场的航空新城(2025年形成一个中等规模城市)。如果首都新机场的这个规划最终实现,对于距离新机场不过一小时车程的雄安新区意味着什么,似乎就不言自明了。有了这个庞大的航空枢纽的依托,打“开放”这张牌就有了更好的支点。未来雄安在产业选择以及落地布局上,肯定会围绕新机场做一些大文章。
7.如果政治决心有了,发展规划做了,剩下的事就是人了,谁来干?尤其是这件事还涉及到京津冀三地,难度之高仅靠河北省现有官员绝无可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调配熟悉区域经济发展的得力干将,同时还要辅之以熟悉京津冀发展的官员。所以,当看到最新公布的深圳原市委书记许勤北上出任河北省长,以及前不久陆续到岗的天津书记李鸿忠(曾长期在广东工作,担任过深圳的书记)、北京市长蔡奇(做过浙江省常务副省长、担任过杭州市长)、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做过福州厦门的书记,来发改委之前曾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滨海新区书记),应该可以判断出这是统筹考虑过的一盘人事布局大棋。而新闻里站在习旁边指着地图比划的副总理ZGL,应该在这盘大棋中扮演核心位置(他上个世纪90年代做过广东省委副书记兼深圳市委书记,入常前又在天津担任过市委书记,推动了滨海新区的狂飙突进,何立峰当时就是他的手下)。不过,从滨海新区过往经验来看,除了主事者要强,数量庞大的中层官员也必须靠谱才行,光有聪明脑袋没有强壮的四肢,也干不成事!
8.综上所述,在我看来雄安,不简单!当然,能不能做成两说,挑战真的很大,撸起袖子干吧!
(编辑: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