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世界级非遗

2016-12-01 09:31:37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郭佳 左茂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

1.jpg
冬至吃饺子 插图/杨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昨天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解读


  “二十四节气”为何能入选非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此次“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代表作名录,既是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有助于在整体上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认知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展望


  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然而,“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业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同约定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


  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花垣县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村民委员会、遂昌县非遗保护中心、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村民委员会,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文化馆等相关社区,将建立并依托二十四节气传习基地,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生活,开展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体系得以存续。以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为代表的社团群体长期从事“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的保存和研究工作,将为该遗产项目的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分别负责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宣传、弘扬等工作,承担起专业机构和专业学会的责任。


  节气与气节


  “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节气对联:


  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云: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上联是洪承畴所出,下联为同弈者所对,意在讽刺洪失义辱节,一语双关,深藏讽意。


  北京人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各个节气都有着相关的民间风俗进行庆祝,那么,在北京有哪些特别的民间风俗和庆祝活动呢。就此,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民俗学专家、北京文联副主席赵书老师。


  赵书老师说,就拿北京来讲,不同的节气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与民间习俗。从第一个节气说起,立春,我们在建国门街道“打春牛”。为什么在建国门呢?因为那有天文台,所以我们在那“打春牛”。已经举办了十几年的建国门立春文化节在立春之日以鞭打春牛的形式为居民带来春天的祝福。老百姓挥起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鞭子三打春牛。小牛童还将牛肚子里的杂粮福袋分发给老百姓,寓意和谐、丰收。


  惊蛰时期有南锣鼓巷惊蛰锣鼓节。惊蛰是各个动物苏醒的时候,植物也开始生长。惊蛰锣鼓节不仅将南锣鼓巷地区的锣鼓文化与惊蛰节气紧密结合,还对传统节气文化进行了传承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惊蛰,了解惊蛰。


  海淀区的苏家坨镇立夏喝立夏粥的习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村民在村头挖坑架锅,点火起灶熬立夏粥,全村老少从家里拿着碗去喝粥,以求一年平安。


  门头沟灵水喝立秋粥的历史就更久了。相传秋粥节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济灾民的善行义举而创立。康熙七年6月以后,连日暴雨倾盆,斋堂川的百姓大多断粮断炊。举人刘懋恒和父亲刘应全商议救助灾民,他们在村中搭草棚支起几口大锅,熬粥让灾民果腹充饥。康熙二十一年,斋堂川又逢大旱,颗粒无收,刘家父子再次捐粮赈灾,帮助村民度荒。刘家父子前后共捐谷3700余石,挽救了近万人的生命。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表达对刘举人的敬仰,灵水人于是就将立秋改为“秋粥节”。


  马上就要到大寒了,什刹海从前年开始举办大寒冰雪文化节,其中就有北京人的传统体育民俗冰蹴球、踢冰核儿,它是北京人在冬天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我国其他非遗项目及入选时间


  昆曲 2001年


  古琴艺术 2003年


  蒙古长调 2005年(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2009年


  玛纳斯 2009年


  甘肃花儿 2009年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


  侗族大歌 2009年


  格萨(斯)尔 2009年


  端午节 2009年


  中国剪纸 2009年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2009年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2009年


  中国篆刻 2009年


  妈祖信俗 2009年


  呼麦 2009年


  中国书法 2009年


  南音 2009年


  热贡艺术 2009年


  西安鼓乐 2009年


  藏戏 2009年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2009年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2009年


  粤剧 2009年


  京剧 2010年


  中医针灸 2010年


  皮影戏 2011年


  珠算 2013年


  (编辑:安莹)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