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邱志杰:威尼斯双年展胜在火锅模式

2015-05-07 16:19:51来源:99艺术网    作者:

   

作者:王胤


邱志杰现场创作

  采访者:王胤

  受访者:邱志杰

  邱志杰是当今最活跃的艺术家之一,每年都会展现给我们信息量和体量超大的展览。这个“工作疯子”不知疲惫,身体的累抵不过精神的愉悦,这种创造性的工作给他带来更多的是快乐。

  他拥有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教师等多重身份,而每一个身份他都做到足,并且相互滋养成就一个更为完整的邱志杰。最近,他一直在威尼斯忙碌,不仅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做准备,更有两个有意思的项目在等着他的作品。

  记者: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馆邀请你参展,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我觉得你是艺术界最具活力且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家,非常好奇会带什么样的作品参加这次名为“全世界的未来”的主题展,你对这个主题又是如何看待的?

  邱志杰:因为我做的东西都是密密麻麻很多细节,密集控,这可能和他那个“混沌花园”的想法很吻合。所以策展人奥奎来我工作室的时候,看到我画的丙烯就想展那些画,到另一间看到我在画地图又开始考虑地图应该怎么展。然后我带他去工作室旁边的红砖美术馆看《太平广记》中的《上元灯彩计划》,又提出展这个。最后定下来的是这个《邱注上元灯彩计划》。我不想用太多精力交代《上元灯彩图》原画的语境,所以取了《金陵剧场》,实际上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是“金陵历史剧场”。

  “全世界的未来”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词汇,但肯定不是一个关于未来学的论述。事实上,从奥奎的选择来看,他选的我的项目是关于历史的。很多艺术家对这个题目的解读,也一定是拿出历史和现实来回答未来问题。今天的世界上可能没有谁会轻率到自以为能设计一种未来,所以这样一个题目引发的一定是关于现实和身份的复杂交错、实力和资源的迁移的调查。

  记者:除了参加这次双年展之外,据说还有两个项目邀请你参加,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邱志杰:一个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GLASSTRESS项目,他们每次都邀请当代艺术家和穆拉诺岛上的玻璃工艺大师合作制作作品。在学院桥边上的Palazzo Cavalli-Franchetti宫展出。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是2011年看到他们帮陈箴做的玻璃内脏,当时就很感动,我认为那是陈箴最好的作品。去年他们找了老蔡和展望,今年找了宋冬、小尹和我。我2月份就来威尼斯烧了一批玻璃作品。我一直对手工艺感兴趣,自己此前涉及造纸和竹编。这次和玻璃大师们合作很愉快。同时我也一直对怪兽很感兴趣,刚好今年玻璃展的主题叫“哥特”,顺理成章做了一批玻璃怪兽。

  另一个是个人项目。圣马可广场上的Florian咖啡馆1720年就开业了,是世界上至今运营的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当年是最早允许女性进入的社交场所。拜伦、卡萨诺瓦当年就在这里泡妞,我把这个地方看作是现代爱情的起源地之一。混迹于这家咖啡馆的名人无数,歌德、卢梭、哥多尼、狄更斯、司汤达、尼采等等。我在这里做了一个充满文字的镜屋,还包括户外的100张桌面。标题用了拜伦在这里写给托马斯摩尔的信中的一句话“那么,我们不再四处游荡”。六面镜屋对一个装置艺术家来说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的挑战。在威尼斯路过圣马可广场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可以顺路来检查作业看看我做得怎么样。这里的咖啡很贵,但是物有所值。

  记者:你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了,当然之前曾经代表国家馆,你怎么看威尼斯双年展这几年整体的变化?

  邱志杰:威尼斯双年展胜在模式。主题展时好时坏并不要紧,有那么多国家馆,主办方并不用自己掏钱,还挣钱,我把这个模式叫火锅模式。就等于主办方自己做了锅底,各个国家有的带鱼片、有的带肥牛、有的带豆腐,宴席大到一定规模,总有适合你的好东西。所以每年来威尼斯总不会完全失望。国家作为文化单元这个做法来自威尼斯双年展创办初期的传统,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世博会和奥运会,都是用民族国家作为单位。但今天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全球化的局面,所以这几年威尼斯双年展最大的变化就是国家馆概念的解构。很多国家都会邀请非本国国籍的艺术家代表自己的国家馆,以至于今年还出现了肯尼亚馆丑闻。2012年我策划上海双年展的时候做城市馆就是想学习这种火锅模式,同时避免国家概念的问题。上双只要坚持做平台,让各个城市来表演,也一定会好起来。

  记者:业界都知道你是个非常勤奋的人,更是集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教师多重身份于一身,你曾说自己是天才,又说天才出于勤奋,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始终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性和敏感?

  邱志杰:自称天才是故意要让某些人生气而已。作为一个教师,是不能不反对天才论的。要是学生们有的是天才、有的是蠢材,而且这事不能通过教学加以改变,那么教师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职业。教师这个职业必须假设每个人都在某个特定的方面是天才,只是如何发觉其宝库,那条通道暂时没有被打通而已。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忙打通。保持旺盛的创造性和敏感的东西,肯定是好奇心,求知欲。

  记者:在这些众多的身份中,目前你最看重做好哪个角色?如何做出选择和舍弃?

  邱志杰:我的各种身份是互相支撑的,只有当我是一个好艺术家,我才可能是一个好教师,只有当我是一个好教师,我才可能是一个好父亲,只有当我是一个好父亲的时候我才可能是一个好艺术家。他们之间是互相滋养的。我不会进行选择和取舍。

  记者:从1993年开始在杭州三台上隐居做了一年时间的“守墓人”之后,跑到北京来蹭哲学课,在这期间对于哲学的悉心研究,应该对你之后开始策划展览、发表大量批评文章有很大关系吧?

  邱志杰:当然。影响很大。我学会了讲人话,不搞假学术。

  记者:你分别从你喜爱的庄子和维特根斯坦那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

  邱志杰:把差别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而不是企图同一种规律来统一所有的现象。[NextPage]

  
南京长江大桥自杀者干预计划五:齐物湘君

  记者:从艺术创作来谈,1990年刚入学浙江美院就开始着手创作《重复书写兰亭序1000遍》,《活页日记》被编入“后八九”思潮,《纹身》系列被认为是观念摄影代表作,水墨书法《说文解字》、摄影和录像创作《亚洲时间》、现场艺术《后感性:狂欢》、大规模系列装置计划《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呈现出一定复杂多变的脉络和总体性艺术的特点,你是否认为总体性艺术是今后艺术发展的趋势所在,类型艺术的边界会逐渐模糊?

  邱志杰: “总体艺术”的对立面不是“类型艺术”,和“类型艺术”相对的词是“综合艺术”,那种意思其实是“多感官通道浸没式体验”。“总体艺术”着眼点更大,更强调的是贯通,就是个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要通过艺术实践同时解决。也就是说作品要有社会功能的同时有修行的作用。这是一条自古就有的艺术道路,它不是一种趋势,没有什么必然性,而是时强时弱时隐时现。不会太流行,也不断绝。

  记者:谈你的作品,绕不过去的就是以关心社会现象为出发点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系列,你曾说过自杀是因为现代人被成功学挤压和现代社会进程“谋杀”了他们,在实施这个系列计划的过程中,你认为艺术介入现实,达到了什么程度?你个人在从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到具体的参与,又到以艺术的方式呈现,有了哪些认识上的改变?

  邱志杰:艺术并不是介入现实,我们本来就在现实里面。从现实出发,工作是要在现实之上叠加一种象征的力量。这个计划是在现实和象征之间反复地进进出出,冷冷热热地淬炼。去年在南艺的第五个展览都是竹编,趋向象征的层面。现在又需要转入更具体一点的艺术治疗的问题,然后在回到象征的层面来工作。对我来说,起码还要三次展览才能做完这个项目。

  记者:你是学版画出身的,除了在学时做了与版画相关的创作之外,似乎没再碰,直到2008年你多次赴新加坡泰勒版画院闭关创作,做了一批版画作品,期间相隔了十几年,为什么突然又对版画感兴趣了?

  邱志杰:版画系的学生在毕业以后离开学校的硬件条件做铜版石版丝网版的机会少一点,太麻烦也就少做了。但是在观念上版画系的学习对我影响很大。有三个地方:一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按部就班自我管理的工作习惯;二是和博物志、地图、解剖图等等知识学传统的关系;三是对左翼文艺的感情。这些东西在我后来的工作中都是起作用的。我的不少作品,像开着车用轮胎印字,都是扩展的印刷概念。所以新加坡泰勒版画院来请我去工作的时候,他们说我们的版画观念很开放的,你可以做任何东西。我却回答说:不,我要做原教旨主义的版画。结果一进了工作室,学生时代的回忆一点点地回来了。做出了很好的东西。我相信以我学生时代的水平是做不出2008年新加坡那些版画的,在外面多年的流浪是有意义的。

  记者:在你运用的以及精通的各个艺术种类中,有没有对它们按照自我需求进行分类,进行阶段性的研究或者精神性的享受?

  邱志杰:简单地说,书法、摄影、写作,这些工作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属于修身。画画、做装置、做作品这些工作属于造物。去杭州教书、策展、做公共艺术、在大桥上搞社会调查之类属于肇事。但其实,最外部的肇事也是最内在的修身。这些事情不是一个北京城似的同心圆,而是一个莫比乌斯环。

  记者:想了解下,这次忙完威尼斯双年展的系列活动之后,今年还有哪些计划?

  邱志杰:我四月在杭州上完课马上就来欧洲了。威尼斯双年展事情一了马上就要飞德国在美术馆的墙上画画,参加China8展览。六月份有希腊Thessaloniki双年展,法国的两个群展,同时得开始在央美上课。7月又得回到意大利,在米兰当代美术馆有一个群展,在常青画廊的老巢圣吉米纳诺有一个小个展。9月在福建美术馆有一个个展,外面有莫斯科双年展。同时在做香港火车站的大型公共艺术《香港流行文化地图》。10月份又开始在杭州中国美院上课了。可以避免出门旅行就尽量避免,在北京工作室的时候希望今年内能完成大部分的《上元灯彩计划》一百多个装置中的大部分。希望明年能完成这整个计划,做一个大型的结案汇报展。另外画地图的工作正在整合成大型的《世界地图计划》。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