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书法事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2008-07-14 09:06:36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作者:

   

  近年来,对于书法传承发展问题的争论一直未休,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培养书法人才的话题尤为引人关注,6月6日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书协联合主办,江苏省文化厅执行承办的“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研讨会上,书法家们表示,传统文化是书法家个性化创作的源泉。对于一味追求创新的年轻后辈,他们强调,要在书法创作中避免“空心者说”。

  书法创作避免“空心者说”

  “没有文化底蕴的书法作品,就如同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苍白、呆板,绝对不可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书法家孙晓云强调,书法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不能为了写字而写字。书法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是书法的灵魂,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母体只存在‘继承’。她呼吁,书法家应该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不仅将书法传承下去,还要不断在形式和内容上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林散之是当代草书大师,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书界中人对其作品认识愈深,感受愈深。林散之生平推崇“志在与古人争地位”。他将标尺放在这一高度,对社会地位淡然处之而向自己认定的境界不懈追求。林散之的书法,从其审美观到形式技巧都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江苏及周边地区的中青年受益尤多。今日南京乃至江苏省中青年书法家总体艺术素质、创作水平、审美识见较高,都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得到过他的教导与影响。

  记者从展览了解到,一些获奖的书法家通过亲身体验,指出当前书法界存在的一些问题。“70后、80后的作者在技术上是训练有素的,但是要让书法重返日常生活、抒发真实情感,深入生活应该各有角度。如今年轻创作者往往流于‘空心者说’。”书法家薛养贤说,这些作品往往技术含量很高,却缺乏感染力。“林散之奖”获奖者李啸认为,“林散之奖”的参展者和获奖者要努力去构建的并不是单纯的书法创作,而是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文化体系。

  前不久,书法家沈鹏提出了“书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直接应对了当代书法和当代文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书坛的普遍关注。书法家徐利明认为,书法艺术的灵魂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书法创作不应一味追求技巧。书法要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一定不能丢失。形式要讲究,但形式只是一种载体,不是灵魂。书法的灵魂是作品中透露出的一种情感。形式追求可以穷尽,而情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人才培养是重要环节

  毫无疑问,中国书法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反映到一个基本点上:中国文化能否保持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独特性,是中国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书法家白煦认为,保持书法可持续发展,书法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书法的发展中,书家越来越远离文化和精神,徒存一些表面的形式。在展览、活动表面的轰轰烈烈之后,人们很难看到它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很难看到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培养书法人才方面,国家应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的培养机制。

  无论是追求古雅逸兴的风格,还是在古意中锐意求新,专家们纷纷强调继承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重要性。南京艺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贡惇认为,如今的许多书家只会抄写前人的文字。书家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学识,这是丢失自我的突出表现。他强调,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绝对不能割裂。失去文化和精神为依托的书法,难以表现书法本体的意义,这是中国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要清除这一障碍,使中国书法事业在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行,要从源头、从基础问题抓起。我希望当下的中青年书法家要在文学艺术造诣上狠下工夫,因为创作和理论是并行不悖的。”他说。

  关于书法可持续发展问题,书法家白煦还谈到了当下展览评选机制。“目前,书坛的评审机制正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表示,相对而言,此次“林散之奖”的评审较权威,提名作者由中国书协选定,同时,江苏只有两个评委名额。并且江苏评委不能投本省作者的票,从程序上保证了评选的公正。“书法展览每年都有,比起‘林散之奖’,一些评选的公信力和公正度存在质疑,评委的主观随意性较大。我呼吁,这种重技法、轻内涵,忽视作品思想性和艺术底蕴的评审方式应该改一改了。”

  此次获奖的书法家均是在全国崭露头角的知名书法家,除了曾多次在全国参展并获奖之外,有不少人还在许多专业赛事中担纲评审以及担任培训学生的工作,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此次展览的缺憾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书法家们表示,“林散之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能进一步推出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学养和书法技术是评委衡量作者的重要标准。技术评选上,应提供3种以上的书体参选;学养方面,在提供作品的同时,可提供一篇阐述书学思想的论文。这种复合型人才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书法家。”

  书法是我国古老而又伟大的传统艺术,它经过3000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江苏是中国书法发展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产生过许多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隶书大家皇象、楷书大家李邕、草书大家张旭等。这一串闪亮的名字谱写了一曲江苏的书法史诗。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坦言:“以‘林散之’命名此展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更多从事书法的人认识到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协调配合。江苏虽然是书法大省,然而书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当代中国文化的呼应,更需要每一位书法家的配合。只有这样,中国书法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全社会的推动下,健康前行。”

 (实习编辑:许晶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