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何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协对该主题的阐释是: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纷纷“秀”出了自己的力量。
展览、博物馆集体“上新”
展览无疑是感受博物馆力量的有效载体,一批精彩纷呈的展览在5月18日前后“上新”。
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7省(市)15家文博机构协办的“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拉开了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帷幕。展览汇集了湖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宝鸡青铜博物馆等博物馆的80余件(套)珍贵藏品,从乐器之“和”到制度之“和”、观念之“和”,借助音乐文物展现了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备受瞩目的三星堆祭祀区最新出土的“诸葛亮”“奥特曼”等青铜器纷纷亮相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花开并蒂——巴蜀青铜文明特展”。展览由川渝两地文博单位重磅打造,汇集川渝两地精品文物200件(套),以商周时期巴蜀文化富有特色的青铜文明为主题,展示出巴蜀文化体系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因造型独特而被网友称为“机器狗”文物版的三星堆3号坑青铜神兽也首次亮相。
在广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联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展览展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宋元明清珍贵古琴22张,包括北宋“松石间意”琴、张瑞图制琴等,并结合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所藏书画、文玩、古籍等藏品,从“音乐艺术”与“文化特征”两个方面讲述古琴独特的魅力。由山西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则通过400余件精美青铜器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活图景。西安博物院推出“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展” ,展出文物总计360件(组),以玻璃艺术反映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一批博物馆也在5月18日当天前来“报道”。其中,坐落于隋唐大运河中心——洛阳市洛河与瀍河交汇处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18日开放,以常设展“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的兴衰历史故事,并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多媒体形式充分展示运河漕运的巨大作用和功能。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广州铁路博物馆则拥有历史文物和老物件4000余件,尽展铁路百年风采。
此外,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历时三年展陈改造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于16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而位于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湖畔的湖北考古博物馆也将于5月18日后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建成后将集考古出土文物的保管、展示、研究与传播于一身,致力服务荆楚文化、长江文化研究。
新技术、新创意,线上活动精彩纷呈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云展览、云教育、网络直播等传播手段打破了博物馆的边界。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线上活动也格外“热”,观众熟悉的线上展览、聚焦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线上论坛仅是常规操作,更有数字藏品、数字文创、虚拟文物解说员等新技术、新创意。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发布了元磁州窑褐彩唐僧取经图枕、在钟楼上等两件数字文化藏品。南越王博物院等四馆联合发行2000份免费数字文创产品——“博物馆星球”。云南民族博物馆发布首套云南民族文化数字文创藏品,包括吉祥瑞兽——瓦猫、民族头饰“头顶的太阳”——瑶族银顶盘、民族团结见证——华永宁边区夷务指挥印章等3件数字文创藏品。
“科技+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文博界首位虚拟宣推官“文夭夭”18日正式入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这位装扮融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于一身的宣推官,入职当天便与江西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河北博物院等十余家省市级博物馆馆长展开跨次元对话,对行业报告趣味解读,解说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未来,她将在各大博物馆“上岗”,提供讲解、导览、咨询、主持对话、直播等服务,带动虚拟数字人在文博行业的新发展。
数字化服务为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博物馆的服务能力。北京市文物局在北京市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组织开发的“北京博物馆云”微信小程序启动试运行,将为观众解决博物馆预约、展览活动开放信息获取等问题,切实解决观众与博物馆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河南省博物馆数字群落”正式上线,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一站游览河南全省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活动的关注领域延伸至博物馆背后的力量——那些文物修复师、博物馆志愿者,更全面诠释了博物馆的力量。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在线上举办“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类)职业技能大赛”暨“2022年北京市文物数字化工程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是北京首次举办文物类职业技能大赛。同时,聚焦北京地区博物馆志愿工作,北京启动了“星耀京华——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志愿者”推介活动,以呈现博物馆志愿者们的风采。
一件文物从考古出土到博物馆展出,离不开文物修复师背后的辛苦付出。山西博物院直播“博物馆的力量——古韵新生”由讲解员联合文物保护研究部书画修复师讲解文物修复相关知识,并展示书画修复的部分环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邀请央广网记者走进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探访“文物医生”的日常工作,揭秘文物修复师如何从历史碎片中条分缕析,诊断文物病害,“对症下药”,让文物“破镜重圆”“延年益寿”、再叙历史沧桑。湖南省博物馆携手新华社湖南分社直播《一念·辛追梦》动态复原展,邀请辛追扮演者、博物馆研究人员、保护专家等一一讲述该复原展艺术创作和文物研究、保护幕后的故事。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