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徐震,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没顶公司”(MadeIn Company):在这个以近似“戏谑”的方式,将中文和英文混合成一体的“奇怪”公司名下,甚至“徐震”作为自然人的个体称谓,也从2013年开始被“徐震®”的品牌所“覆盖”了。而在谈到为什么会以“徐震®”的名称来参加不同展览时,徐震说:“我创作的作品版权是归属于‘徐震®’品牌的”。
徐震的微信名叫做“没老板”,除了将谐音的幽默方式进行到底之外,也标明了他身份的多元属性——公司老板、艺术家、策展人、品牌操盘手、画廊老板等——在现实和精神层面,均有大跨度劈叉“嫌疑”的复杂身份交叉,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却让徐震乐在其中。他曾说过:“如果我要用一百个动作解决一百个问题是很容易的,但如果是用一个动作去解决别人可能遇到的一百个问题,那就很难。当然这是艺术背后的事情。”
徐震早期曾创作过一部名为《喊》(1998年)的影像作品:影片拍摄了他在上海各个闹市区、地铁站、火车站突然狂喊一声,之后再用镜头捕捉周边人群或茫然或警觉的自然反应。而在我看来,如今的徐震和那个站在20多年前的“愣头”青年,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都在用一种看似简单的方式,错愕着人们对于现实的惯性认知——不论是“无聊的高声呐喊”,还是“复杂的精神体操”,“他们”始终都在以一种“玩儿”的心态,去化解着逼格满满的“学术端庄”。
在“大知乎”上有一条名为“如何看待徐震及其没顶公司的艺术作品?”的提问,在回答中有一位网名为Jack Black的独立艺术家,写到:“三四年前(约2012—2013年,编者注)徐震的没顶曾经驻扎在红坊的民生美术馆一段时间,我与朋友一道进去看展,里面作品不多,整个大厅都是办公场景(就是办公室)。我上前看了看,发现了一个垃圾桶,里面有一个吃剩的鸡腿……我就问老王:‘老王这是不是作品?’……老王说:‘也许吧,但他想表达什么呢?’随即我们被保安请出了门,原来展厅正在布展”。
一个峰回路转的答案,很“意外”,也很“徐震”。就像在“打太极”的圆融状态中,突然插入了几记凶狠的“王八拳”。或许,没老板的“套路”就是真得“没套路”——艺术是一座必须依靠无限的虔诚供奉起的纯净丰碑?还是能够在茶饭间自然流露出的平凡伟大?——让我们来听听“没老板”怎么说。
记者:您的多元身份基本都是围绕着“艺术”的原点来展开的,但又辐射到很多不同的领域里,您如何看待艺术?
徐震:我觉得今天是艺术拓展它自身形式可能性的时代。你可以在尽可能多的地方去“艺术”,去进行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实践。不用去在乎过多的对或错,因为所有人都不能肯定地做出判断。
记者:在不同身份间的随时切换,会让您产生困扰吗?比如艺术创作者和公司运营者的身份切换等?
徐震:不会的。不同身份只会相互补充、互相启发。因为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没轨迹、也没规律可循的,需要大量的未知体验和陌生经验。而公司的运营则涉及到理性的管理与统筹、要做计划和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又称“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法,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编者注)等等。但同时艺术家也有KPI、也有年龄焦虑、也有惰性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不断的“没办法”中找到新的“办法”去解决。
记者:没顶公司由很多不同的部门组成,如没顶画廊、徐震品牌、没顶艺术教育等,从最初创立到现在,您对于没顶的整体规划思路是否有什么变化?
徐震:我们的广告语是“生产创造力”。尽管是以公司形式存在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利润是艺术。所以每隔一个阶段总会有许多新的事情、新的突发情况或新的契机来引发我们的不满或者冲动,我们也会就此来展开一系列新的项目,并对未知进领域行全新的尝试。
记者:没顶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方式有哪些?您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徐震:除了跟普通画廊一样的艺术家代理模式之外,我们还有相关的艺术拓展部门,比如跟品牌和明星的合作、“艺术村落”的开发、“商场夜店”之类的艺术介入等等,不同类别的艺术实践。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去找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来合作。
我们选择艺术家,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独特、有趣,和将来可能伟大。
记者:您认为和没顶合作的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之间,是否存在“代沟”的问题?
徐震:以前代沟7至8年一代,现在2到3年一代,代沟的问题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艺术家也不例外。
记者:您认为这种越来快的代沟更迭,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哪些积极的影响?其中是否也存在一些隐忧呢?
徐震:比如90后的成长机会全靠资本来安排和支撑。这意味着他们这代人必然被动,但同时也造就了他们必然早熟和稳定的艺术风格。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下火热的NFT艺术?
徐震:准入门槛非常低的“割韭菜运动”吧。
记者:您是否有想过在今后,从“徐震®”的品牌形式回归到“徐震”个体?
徐震:现在所有艺术家都是一个品牌,不存在回归的问题。
徐震,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
1998年,作为联合发起人创办了上海第一家独立非营利艺术机构“比翼艺术中心”,同年,他与一群艺术家开始了创作与集体策展的生涯。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2009年,徐震创立了没顶公司,并于2013年推出徐震®。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