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日,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苍鑫在西南地区首次大型个展——恒常与异变于成都麓山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田萌担任策展人,特邀批评家吕澎、管郁达、何桂彦、蓝庆伟、苏丹、查常平出席了展览开幕。展览分为:交流、灵物、密码、异变四个单元来呈现苍鑫二十多年来对神秘主义世界的探索,同时包含了于疫情期间的最新创作。
正如展览题目所言——恒常与异变,这无疑与我们当下的危机处境高度契合。此时重申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间万物皆有灵,我们的生命处在各种巨大而不可见的力量博弈中。一直以来,艺术家苍鑫化身为“高级祭司”,将其“苍式萨满”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其视觉化的作品本身,更有其背后自我修炼而成的“艺术方法”,以及生产呈现给我们特立独行的“当代”经验。
正是八月里的第一天,位于成都南郊的麓山美术馆中,正上演着这样的一幕:艺术家苍鑫变身“金色”祭司,在极具宗教意味的三角形图腾之上,开始了为时三十分钟的行为艺术。封闭漆黑的美术馆空间、空灵的音乐、外围密不透风的人群、苍鑫面前的熊熊火焰,这一切形成了一个魔幻奇异又颇具精神穿透力的场域。
行为现场
行为现场
行为现场
观者绝对有可能感到困惑,这是巫术?祭祀?还是萨满的招魂仪式?这,是艺术吗?
行为现场
对苍鑫而言,他理解并欣然接受来自各界对其艺术的解读,因为依据他近30年的艺术生涯,观者的参与、阐述,甚至一定意义上的“误读”,才是真正配合他完成的了作品。他就是要在亲手打造的梦幻世界中,在这个自我设置的神秘场域中,让人因这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错愕不已,因作品巨大的精神力量而沉静反思。艺术,终究是体验。
出生于1967年的苍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行为艺术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作为《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的参与者之一,他的行为艺术以身体力行、营造现场氛围、强调观者参与而驰名。此次展出的《交流》系列作品正是他的成名作之一。
交流 1999-2005年
展览现场
正是“舔”这一行为,让苍鑫认识到世间万物有灵,他将目光逐渐转向了“萨满”,这一转折也决定了他今后几十年的艺术走向。他游走在各种边缘原始文化之间。古老文明的神秘符号,各类奇花异兽,宗教仪式开始充斥于他的作品中。俨然形成完全自我的话语模式和叙事方式,也让他成为中国行为艺术的重要分支和鲜明的研究样本。
膨胀过度的时代
一道尖锐警钟
上个90年代以来,一个政治的中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的中国,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社会构成和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化本身成为所有人人生的重要部分,我们的命运、经历无不与之血肉相连。
这正是苍鑫早期从事行为艺术的背景。他的行为艺术生涯开始的颇为不易。困顿、抑郁、举步维艰。当曾经的主流价值观在他面前分崩离析的时候,出于对灵魂意识及宇宙万物运作的混沌感悟,苍鑫走向了对自然灵力的崇拜的“萨满”,即用萨满观看世界的方式:回归原始秩序,尊重自然原始力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庚子年,正当我们以为人类的医疗技术发展的无比前沿的时候,当我们以为人类以不可阻挡的步伐快速前进的时候,新冠状病毒极具讽刺性的全球大流行,给人类一记响亮而粗鲁的耳光。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
病毒,甚至在疫情发生的多年前就成为苍鑫的描绘对象。既是对2003年北京非典的生命记忆,更是对于苍鑫学说中“暗生命”“暗物质”的描绘。苍鑫坚信自然的力量古老而不可言说,缺乏对自然、对生命的基本敬畏是人类过度膨胀的后果。我们不禁发问,人类上一次敬畏自然,是什么时候?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密码的制造与破译
一纸原始密符
不得不承认的是,世界总是有一种力量,我们看不见,科学无法解释,但不代表它真的不存在。苍鑫的作品,企图提供一个通道,让我们得以向那个迷人而神秘世界投去意味深长的一撇。
圣符系列12,宣纸设色,2019年
语意新能,宣纸设金,2020年
萨满系列36,宣纸炭笔,2007年
巨幅素描是苍鑫选择的创作方式之一,异形、爬虫、奇花异草,各类神秘似有所指的图腾。作品中表现的现实与虚构的场景,如梦似幻,共同构架出苍氏寓言。同时本次展览展出的苍鑫在疫情期间的最新纸本作品中,极具苍鑫特色千奇百怪的异形生物体与神秘莫测的宗教符号并列呈现。史前异兽、人身马面、九头巨蟒……我们无法判断这来自何种神秘宗教或代表着确切的启示,只知道一个完全苍鑫精神化的世界被呈现在面前。似乎在在最残暴最无理的时代,苍鑫的作品展现出最沉稳和无畏的笑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实际上,无论是巨型绘画还是异形雕塑,抑或是行为艺术打造的场域,正如苍鑫自己所言:“这个场就是我造的局,无中生有的局。”
一个苍鑫自我所造的局,一个推衍的自我,苍鑫采取无历史性的神话叙述方式,梦呓般的展现不同材质的装置手法,虚拟再现超现实场域,然而我们周遭正在上演的,谁又能说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现场呢?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观看与共振
一类精神共鸣
艺术中不可言说的的内容,如果不能为观众提供一种特别的观看方式,如果在主体与客体间形不成一种共振,那么这类艺术往往会失效。反之,则会带来只可意会的共鸣。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没有一神教统一中国的历史,各种儒、道、释、民俗、各种仪式混杂在中国人一生的婚丧嫁娶中。神话、宗教、信仰,可以来述忧,来解惑。这都和集体的心灵需求有关。
苍鑫的作品希望创作或者唤醒我们集体的思维空间,提出回归原始的秩序、信念、礼仪的意向。这种仪式,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规则和伦理规则,它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空间,提供给观者一种潜在的集体心理诉求。疫情一波三折的当下,当人们对曾经坚固的所有产生质疑的时候,当曾经的中西方文明失去至上权威的时候,在因为人类无底线的欲望和社会腐朽堕落带来的不安动荡中,我们虽无法确知苍鑫对于各种宗教教义的理解,但他以科学、理性、生命、神秘主义的名义,让自大的我们学会思考。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品中似是而非的古老神话、散发冷峻魅力的神秘未知场域,一种欲而不可止的冲动和力量萦绕其中。苍鑫成为这种自然力量的传达者,让人与自然某种未知层面的对话。
苍鑫的行为艺术具有一种强烈的关于身体和灵异关系的实验性。他利用一种介于巫、行为艺术和交感之间的方式,呈现了关于艺术的萨满想象。他在巫师的受启、艺术家的表现和灵异学家的社会实践之间游走,否定现存的人类文明和文化,建构一种自我的试验模型,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个人艺术样式。正是他这种独立特行的“生命体验”,在试图构建自己艺术方法论的同时,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无疑,值得被观看与体验、解读与记载。
历史作品回顾
失落的幻想与断裂的现实——《踩脸》
1994年,苍鑫以自己的脸为原型,翻制了1500多个石膏面具,平铺在一座北京小院的地面上,请观者进入其中,并随意踩碎这些石膏面具,通过与观者的互动行为来完成了这件作品。每一件脸被踩碎时发出清脆的声响,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个易碎的现实,一个个卑微与无奈的瞬间。
《踩脸》 1994年
《踩脸》 1994年
失落的幻想与断裂的现实是我们生存状态所必须面对的精神困感和人文选择。苍鑫的1500多个在不同时间翻制的自我面具,以及“粗鄙”踩脸的行为过程及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我们现实文化情景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超越了对生存与毁灭这一现代主题的开掘,已达到了相当的思想体恤、追问与救赎的人文关怀的目标。
2000年以来,苍鑫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和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互相交换衣服,这些人包括大学教师、酒店厨师、警察、京剧演员、列车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医生、摇滚歌手、精神病人……每一次置换衣服或制服后,艺术家与他们的合影都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们表情严肃、目光执着,当褪去社会置于他们不同身份的标签,留存的是一具具鲜活的精神躯体。
《身份互换》系列作品
《身份互换》系列作品
《身份互换》系列作品
这其实是文化身份互换的表象,实则揭露的是现代化的陷阱,现代性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让人们遭受着种种束缚。从大的方面而言,能源危机和生态灾难无不源于对现代性的盲目诉求。而在现代性的盲目发展中,每个置身其间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特定的身份彰显着他们的社会地位、等级、尊卑、受教育程度等。这和现代化如出一辙,如同套在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只有彻底脱掉这身彰显身份的“外壳”,人们才能挣脱枷锁,重获自由。
将身体交给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苍鑫另一个重要系列作品《天人合一》则将目光转向了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理解中。作品中的苍鑫独自一人处在自然和城市的各种场合,在这里,天、地、人和谐共在。其中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苍鑫继续衍生出多个系列作品,恢弘的场面和极具宗教性的仪式感令人难忘。
《天人合一》系列 2003年
《天人合一》系列二 2007年
一种古老文明的遥远的回声——《神话》
2008年,苍鑫推出了他的大型个展《神话》,展出作品远远超出行为艺术的界限,以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呈现。耐人寻味的材料、超现实的场域,《神话》打造了一个全然想象中的世界,时间退回到蛮古洪荒之际,历史与现实并肩前行,远古和现代四目相对。
奇花异草系列 2007年
艺术家以艺术语汇将这段没有时间的时间,没有画面的画面以神话的记忆模式嵌入精神的领域,才能牵绕人心,与现实纠缠。艺术的魅力才得以展现,人类想象力不致枯萎。苍鑫借艺术之隐喻但仍基于构筑的传说、神话和宗教上,关怀现代集体心理之需求,对现今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所遍存的冲击及矛盾,提出了回归原始秩序,尊重自然及天人合一的礼仪倾向。并创造出一个视觉震撼,奥秘又直通现代人人心性的自我神话王国。 //谢素贞
数理逻辑VS神秘力量——《生成的神圣几何》
苍鑫2010年后的重要系列作品之一,是他将四处收集成千上万的动植物标本与几何化外观的图案按照一定规律做出了排列,即遵循着某种数理逻辑,又似乎因与宗教有关而带有了神秘力量。齐整理性的排列与极具象征意义的图案的一同出现带来了独特的视觉张力。
神圣几何的由来 2014年
生成的神圣几何 2014年
不管是对“暗物质”、“暗生命”、“暗意识”,还是对“潜形态”、“精神颗粒”等话题的涉及,苍鑫都力图在既定的感知、既有的知识系统、既有的艺术史视觉谱系之外,构筑一个想象的,充满生命力的,且神秘与未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形与无形、有生命与无生命、物质与精神是可以转化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创作不以艺术史上下文中的语言推进为目的,而是以跨学科的思维、跨媒介的表达,持续地呈现对物质--精神--泛灵论--生命意识等问题的探究。
居于万物间的大祭司——《摄召》
2016年以后,苍鑫行为艺术的仪式感变得异常强烈。在作品《摄召》中,苍鑫披一件15米长的紫色斗篷,以艺术家的角度还原了萨满文化中的招魂仪式。
生成的神圣几何 2014年
《摄召》行为现场
我选择了紫色道袍,紫色的呈现和频率和能量有关系,是一种通灵的颜色,15米长度代表了很多亡灵,用标本把他呈现出来。还有竖琴的声音和亡灵的频道、能量有关系。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