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数字化时代下文博场馆的新使命

2020-06-01 11:06:10来源: 美术报    作者:刘昌玉

   
技术革新带来的数字化和开放化浪潮,对文博场馆版权开放充满期待,后疫情时代,这应该成为文博场馆的新使命。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720_副本.png

  
  技术革新带来的数字化和开放化浪潮,对文博场馆版权开放充满期待,后疫情时代,这应该成为文博场馆的新使命。


  日前,大英博物馆开放下载190万张文物图像的新闻在文博界刷到了不少流量并赢得一片好评,大英博物馆原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该计划因为疫情而提前,以飨受困中的读者。开放后,只要有在线的手机,按照指定路径就可以免费下载馆藏数据库里的450万个对象和190万张艺术图像。作为全世界博物馆界的领头羊,此举意义非凡。实际上大英博物馆的的举动并非首创,2017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收藏的37.5万件藏品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版权,2019年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版权。还有华盛顿国家艺术馆、荷兰国家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等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博物馆纷纷加入版权开放的行列,开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股新时尚。观众可以免费下载并不受限制地使用和分享除了藏品本身,还包括藏品名称、创作时间、材质和尺寸等系统信息,对于喜欢逛展和相关工作需要的人,这样的新闻让人欣喜。


  大英博物馆开放下载190万张文物图像


  馆方通过扫描、摄影等方式将藏品数字化后陈列于“云端”,无限拓展了展览空间,化解了文物展陈的时空局限性,特别是每个博物馆都有众多镇馆之宝或重量级文物,出于保护等各方面原因,往往养在深闺人不识,老百姓对于这些几乎永不示人的藏品呼声日渐。图像分辨率能够高达1.5亿像素,百兆带宽普及并不断增加,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都为数字文博场馆建设和版权开放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天,最大限度地挖掘馆藏资源,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成为可能。


  开放版权更重要的是展现博物馆方胸襟和文化自信,是顺应“互联网+”主导下不可阻挡的数字化趋势之历史选择。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博物馆是藏品的绝对物权主体,简单将藏品理解为博物馆的资源而陷于狭隘,忘记了文博藏品本来就该姓“公”,忽略了将一种公共文化资源归还给全体人民是博物馆本该有的使命(即便是民营博物馆藏品,其本质上也属于社会)。互联网和新兴技术高度发达为文博场馆数字化提供了契机,赋予文博场馆把文物“归还”于民的历史新使命。此次疫情把博物馆数字化课题推向历史前台并且扎实地向前走了一大步,可以想象把原本遥不可及的重量级展品传播和教育变为唾手可得,版权的开放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传承,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展示泱泱大国的风范,利远远大于弊。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748.jpg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虽然我国的各类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但与庞大人口基数相比,平均近30万人一座博物馆,与发达国家每五万人一座差距悬殊。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位公民约两年才走进一次博物馆,而发达国家每位公民一年进博物馆达到三至五次,这并非我国国民对博物馆的生疏,根本原因还在于客观条件的不允许,老百姓观看的需求与展陈的现实限制仍存在巨大的矛盾。央视《假如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大型文博栏目的火爆最能说明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数量增长了十几倍,但供需矛盾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建设数字博物馆并开放版权是弥补短板最事半功倍的途径。


  这首先需要相关各方对这一波浪潮有深刻的认识并达成思想共识,在权衡文博场馆的公共属性和单位权属之间的利益后作出正确选择。然后在藏品整理、研究、利用基础上以语言、文字、声像保存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工作。还必须认识到版权开放过于发达,将会导致文博馆收入减少的事实,在资金投入和调动文博馆方积极性上探索二者兼顾的最优路径。数字化建设是网络版权开放的前提,并且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制定文博场馆数字化建设和版权开放的国家行动规划,选择适当博物馆分批、分阶段实施。还需要对版权开放后的商业应用和再创作进行立法,以规范版权使用,保证版权的开放朝良性方向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601110813.jpg

  王羲之快雪时晴贴


  得益于版权开放,人们可以下载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贴》,怀素《自叙帖》。也可以下载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无需申请和付费。数字典藏延伸了文物典藏链条,“唤醒”了沉睡的文物,将馆藏文物版权最大限度地开放,还能打破诸如国内与国外、体制内与体制外等人为界限,从小了说能满足更广大观众的需求,让文博场馆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往大了说能让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文化互相传播、交流,擦出绚烂的文明火花,愿景可期。


  疫情期间,湖北、辽宁、山西等博物馆网展精彩纷呈,网展总数超过千个。近几年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国内博物馆也开始了数字化建设之路。早在2018年的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开放版权的建议,国家文物局2019年5月发布了《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开始探索博物馆版权授权工作,但与全国超过四千万的各类文物总量相比(仅一级文物就超过十万件),其覆盖面和影响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包括美术馆在内的其它各类文博场馆,数字化建设和版权开放任重道远,国家的投入需要更大一些,步伐可以更快一些,目标还可以更明确一些。

image.png

  
  大约20年前,线下博物馆纷纷打破藩篱,实现免费参观,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叫好,参观人数井喷,文博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打破思想禁锢总是需要历史性勇气。技术革新带来的数字化和开放化浪潮,对文博场馆版权开放充满期待,后疫情时代,这应该成为文博场馆的新使命。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