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内蒙古某学院内安放了一个“狗身女脸”的雕塑,学生表示很奇怪,甚至有点吓人。学院办公室人员称这是“狼美人”,“狼体现了蒙古族的一个特色,请外面专家设计的。包括三个元素,人,狼,老鹰,总的寓意是源于草原文化,意思是我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想法,期望学生具有草原狼的那个睿智,勇敢,团队的精神。学生可能不理解这东西,刚刚放上一周,学生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这边正策划报道这个东西,让学生知道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狼美人”雕塑在校园内的出现,说明学校的美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加上校方的解释,感觉问题更加严重。美育和审美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缺少美育的传承,缺少教育的支撑,以致美育的滑坡,审美的变异,使得很多属于“三俗”的雕塑进入了校园,进入到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严重污染到当代校园的文明,影响到高校应有的学术形象。“狼美人”可以说是当代“三俗”雕塑的代表。近30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与之相应的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公共环境中的视觉污染是显而易见。这不仅仅是在校园,但发生在校园,问题就更为严重,因为这里是育人的地方,美育的传导以及审美的未来,都是依赖正在培养的校园中的年轻一代。
关于神话的表现,国外有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丹麦有美人鱼,而在中国从战国以来就有很多表现神人合一的艺术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人的始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其主要的形象特征。汉代艺术中捧日月或执规矩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普遍的出现在墓葬之中,古人的创造是一种美的形态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而这种神的形象在后来的式微,说明了它在公众中缺少了应有的文化和审美的基础,因此,伏羲女娲这种形象在后代的艺术中就基本上少见。新的神话形象的创造在20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中已经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而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中,像达利的作品已经脱离了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即使是借用,也是在当代艺术的意义上表现出新的观念。由此来看“狼美人”的出现,不仅是不合时宜,而这一形象无中生有的突兀,也不合草原文化的审美传统。
神话形象如何出现在公共空间之中,如何创造和表现公共空间中的神话形象?如何用美的形式为公众传输美是公共艺术的核心问题。哥本哈根长堤公园的那着名雕塑“美人鱼”,因为她的存在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景点,她所连接的还有安徒生的童话。显然,美应该是第一性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内涵,作为艺术形象都应该以美来衡量它的存在以及它的价值。“狼美人”首先是不美,作为雕塑,品质低劣,无艺术可言。其形象虽然说是狼的躯体,可是,狼和狗的区别主要在头部形象,就躯体而言,其辨识度非常接近,因此,学生视为狗身并没有错,说它是“狗美人”也没什么不妥——学生对发生在校园中的这一雕塑的疑问是对的。这种合一的形象出现在公共空间中,现代的人物形象与突出的双乳并没有公众的审美基础,也不合草原文化的审美传统。它在艺术和技术上出现的问题,并不是能通过语言可以弥补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不同的民族地区都有相关的历史和传说,如何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一个地区与神话传说相关联的内容,在今天是需要三思而后行的。并不是任何一个神话的形象,或者任何一种励志的想法,都适合于在公共空间中用艺术的形象来呈现,也并不是某一个形象就能够实现某种想法的艺术表达。“狼美人”作为“美人鱼”的翻版,全没有像“美人鱼”那样的童话故事的关联,更没有与这一形象关联的神话传说。所谓的人,狼,老鹰这三个元素在“狼美人”身上,所谓的“源于草原文化”,表现的是“我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想法”,完全是牵强附会,连儿童看图识字的功用都没有。如此,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关于龙的传说,龙的传人也是共识,如果按照“狼美人”这样一种构想或者构思来表现的话,那么,人头龙身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各地,一切可以想象。因此,以美为主导的神话的表现,不管古今都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艺术形象并不是用一些概念来简单的诠释其中的所谓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并不一定都能够用艺术的形象来呈现,而有些根本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因此,必须加强审美教育和普及审美知识,用完善的美育来塑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艺术气质;用普及的美学知识,创造更具艺术气质的公共空间和环境,让人们在美的环境中生活和享受,让学生在美的校园中好好学习。
(编辑:刘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