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一定要一百分,才能满足父母的“望子成龙”?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这样无奈的挣扎中接受着应试教育的洗礼和雕刻。
清源首张个性唱片《非80后》的第二波主打歌曲《金庸》是作者本人学生生活的缩影: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压力催他成长,却从来没有磨掉他对金庸老先生武侠小说的热爱。谈到金庸,平时沉默寡言,稍显羞涩的清源可谓滔滔不绝起来:“如果一定要让我选择金庸小说里的某个男主人公的话,我是没法选择的,我希望我是乔峰侠肝义胆、张无忌宅心仁厚和韦小宝八面玲珑的化身,此外,赵敏是我的梦中情人,王语嫣和任盈盈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
对于为何用“金庸”作为这么一首表达思考质问中国教育制度现状的歌曲名,清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的成长历程被时代烙上了很多的烙印:变形金刚、机器猫、玻璃球、古惑仔、拳皇、红色警戒、CS、喇叭裤、不带把的香烟和1块钱一瓶的烧酒等等等,但真正影响到我成长轨迹的一个人,就是金庸老先生,他的武侠小说用一种融汇了真善美的侠义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虽然他小说里的英雄在当今世界上也许不会存在,但我一直按照他描述的英雄那样来要求自己,去努力奋斗,这一首歌首先是对他的致敬。
同时,我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应该说经历了所有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洗礼和雕刻,我是这个制度生产的一个典型模子,到今天我还深深怀疑着它的正确性。从中学到大学,我就是一个台上老师在讲课,桌上我看武侠小说的学生。用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做载体表达我的想法,也算是我学生生活的一个写照吧。”
没有大声的呵斥,也没有无休止的论理,《金庸》用戏谑的方式发人深省。
正如歌词所写的:“我不过是个平凡的人,为了自己小小的梦,想做一次真的英雄。”跟清源一样带着疑问和审视的态度,放松心情,听听音乐,读读《金庸》,一起重温那些回荡在记忆里的英雄梦。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