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丁克携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
2月12日下午,传奇指挥大师海丁克现身首都国际机场,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完成了日本、香港和上海的亚洲巡演路线之后,终于到达了此次巡演的终点站——北京。第一次来北京的海丁克对这座都市充满了好奇,到京后的当天晚上就去品尝了老北京传统名吃全聚德烤鸭,在品尝烤鸭的同时,海丁克还欣赏到了两位来自音乐附中的学生演奏的二胡和古筝,并表示出对中国的古典乐器感触很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和名胜古迹感兴趣的海丁克在13日早则到故宫游览了一番。
13日中午12点,海丁克大师、乐团主席黛博拉-路特以及华裔演奏家张立国和夏三多终于出现在翘首企盼已久的北京媒体面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乐团主席黛博拉-路特希望此次芝加哥交响乐团首次来京演出能起到展示特色,交流文化的作用。海丁克对首次来到北京演出,表达了自己激动兴奋的心情。他希望乐迷们是怀着一种放松,开放的心情来听音乐。当被问到对交响乐发展的看法时,海丁克幽默地说:“在60年代,来听交响乐的都是些中老年人。而现在交响乐的听众群还是以年龄偏大的乐迷为主”。从海丁克的话中,我们听出了弦外之音,即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欣赏古典音乐的队伍中。
就在2月9日刚刚揭晓的第51届格莱美奖中,由海丁克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以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乐》一举拿下了“最佳管弦乐队”大奖。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海丁克曾明确表示自己是个“认老但不服老”的人,当被问到如何准备体力时,海丁克回答到心态决定一切,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执着让每次的指挥成为一次享受。而当被问到是否有机会能与中国的交响乐团合作时,海丁克的回答令人期待:“虽然我年事已高,但是对于未来的合作,我不会说不,因为万事皆有可能。”
13日演出当晚,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据了解,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两场音乐会的票早已售罄,为了满足更多古典乐迷爱好者,主办方不得不在过道上加30把椅子。在演出开始前,乐团中几位华裔演奏家的身影尤为引起全场人的关注。坐在首席位置上的华裔演奏家陈慕融等10位演奏家,率先成为海丁克登台之前的焦点人物。出席发布会时,中提琴副首席张立国和小提琴家夏三多分别讲述了自己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故事。他们坚持不懈,经受住了一年半试用期的考验。他们都表示了正式这个乐团的高水平和无限的热情吸引了华人音乐家的加入。
观众最期待的还是海丁克大师,当舞台西侧的上场门开启的一刹那,还未等到海丁克露面,全场便掌声骤起,当大师抬起指挥棒的那一刹那,人们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已到耄耋之年,并且还承受过心脏手术之痛的老人。终乐章的演奏掀起了整场音乐会的高潮,观众终于和乐团与海丁克共同达到了马勒的内心深处,尤其最后出现的琴槌敲击则让人们看到了马勒人生的三大灾难,马勒自己也曾对妻子说,这是“英雄受敌人三次打击,在第三次像大树一样倒了下去”。
当整部交响曲结束于渐行渐远的旋律中时,海丁克的手臂慢慢下落,收于胸前。而此时的观众,也仿佛还没有一下子从这段漫长的历险中走出,在沉寂片刻之后,突然爆发出空前的掌声,人们不约而同地起立,将最深的敬意献给了海丁克大师和芝加哥交响乐团。海丁克带领所有乐手,起立向观众挥手致谢。谢幕,再谢幕。
在成功结束首演之后,芝加哥交响乐团在2月14日为观众带来海顿的101交响曲“时钟”,为“交响乐之父”海顿逝世200周年深情献礼。而乐团在此次演出中献给北京观众的最后一首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这首作品将加入另一独特的乐器——“瓦格纳大号”。海丁克与芝加哥交响乐团为京城的乐迷带来了精彩的演出,让喜爱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不虚此行。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