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交响乐之春”十分红火。穿越时光年轮,我们发现,1987年3月1日首都体育馆“交响乐爱好者学会”成立庆典,应该视为改革开放前10年中国交响乐第一个报春的讯息。该会首任会长、已故指挥前辈李德伦挥棒,首都11个专业艺术团全体总动员,800名管弦乐手同奏李焕之《春节序曲》和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这个记录,从那时一直保持到现在,还无人打破”,这场创中国音乐历史纪录的大型音乐会,幕后推手———中国国际声像公司,策划操办———该公司职员朱一公挂帅。提及当年这件事,朱一公自豪中也很感慨。那时,正值中国交响乐受港台流行音乐强势冲击,曾一度处于萧索低迷的“冬眠期”,交响乐队演奏员纷纷自谋出路,有的下海,有的进棚,为大陆流行音乐调色点缀。“我们录音请的是‘散装乐团’,他们是京城最好的乐手,散落在各个乐团”。那时,许多大陆音像公司奋起直追港台唱片模式。中国国际声像公司独辟蹊径,立志做出自己的独立品牌。“南腔北调大汇唱”、“中国民歌大汇唱”、“世界名曲大汇唱”三大系列,从盒带到演出,一路走来影响广泛,朱一公也和京城各大乐团首席结下“友情为重”的兄弟之谊。这帮朋友商议合计,决定共同为振兴交响乐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最初只打算请一位最好的指挥、用一拨最好的乐手,组织一个国外通行的那种‘爱乐’形式的乐队”。后来,经由中国音协介入,1支乐队变成了12支乐队,韩中杰、郑小瑛、袁方、卞祖善、徐新、吕蜀中、金正平等分别执棒中央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电影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解放军军乐团、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二炮文工团及中央音乐学院红领巾乐队。在两首“序曲”之前,《奥林匹克号角》《罗马狂欢节》序曲、《纽伦堡名歌手》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解放军进行曲》《斯拉夫进行曲》等17部中外作品轮番登场。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谭利华那时从上海音乐学院刚毕业不久,他指挥中央歌剧院乐队与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4乐章,“我和北交第一次在一个重要场合令人刮目相看”。“这场音乐会,从筹备到演出,我们家正经历着亲人离世的悲伤……”李德伦夫人李珏说,丈夫是音乐界众所周知的大孝子,那段时间他母亲病危,大师强忍哀恸身体力行。所有参演乐团指挥各自为阵排练打底,李德伦则“转圈”轮回。他母亲出殡当天,正是音乐会彩排演出的日子。最后合成只有一次。“那天现场非常混乱,这么多团、这么多人,光盒饭就近千份……好像水缸里的葫芦瓢,这边刚摁下去,那边又冒起来;谁服谁?谁怕谁?全体乐手座次排位,只能“抓阄”为准……”,朱一公回忆,李德伦3次举棒、两次放下的情景,那天,李大爷往指挥台上一站,举起棒又放下,大声说,“把那大灯关了!”一般音乐会都用大平光、大白光,那天电视台要录像,反投射灯晃着指挥的眼睛;李大爷第二次举起棒马上又放下了,大声说,“把人给我都换了!”他习惯和中央乐团声部首席交流,不习惯和生面孔对眼神。经这两下折腾,终于尘埃落定。“李大爷这是在运用心理战术,高啊!立竿见影!他真正的用意和实际的效果,通过‘关灯’、‘换座’两下,威严震慑掌控全盘,所有人不由自主地听命受令”,李德伦第3次举起棒来,《春节序曲》第一串音符出来,朱一公悬在嗓子眼儿大半天的那颗心,总算放回了原处。
那两场“大音乐会”花销15万元,所有演职人员无偿演出义务劳动。简朴的节目单上,还印有“国营北京七九七厂、国营北京七七四厂(提供全套音响设备)”字样。李德伦却在想,如果把这些钱用在开普通音乐会上,可以组织许多场高质量的音乐会。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