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光影交错汴京落古图 舞乐相生奥运飞新曲

2008-09-23 13:04:1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liyun

   
宋飞老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柴明明刘霄 国家大剧院首演成功   由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等承办,史

光影交错汴京落古图舞乐相生奥运飞新曲(组图)

宋飞老师
光影交错汴京落古图舞乐相生奥运飞新曲(组图)

柴明明刘霄

光影交错汴京落古图舞乐相生奥运飞新曲(组图)

国家大剧院首演成功

  由国家大剧院、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等承办,史志有作曲,宋飞胡琴独奏,中国交响乐团演奏,陈佐煌指挥的大型中国交响音画《清明上河图》91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进行了国内首场演出,演出圆满成功,观众反响热烈。同时作为国家大剧院奥运演出季国宝级音乐大典的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音乐会也拉开了中国交响乐团2008-2009音乐季的帷幕。李岚清同志出席并观看了演出,出席音乐会的领导还有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以及音乐界的专家等数十余人。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取材于故宫博物院典藏的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它是北宋张择端所绘,绢本,淡设色,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巨幅长卷,运用中国特有的工笔画技法,记录了北宋末年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描绘了盛世市井风俗,反映了世俗民生面貌。作曲家史志有在黄河两岸曾采集民俗民风长达二十年之久,收集了很多的豫剧、曲剧、越剧、四平调、民歌素材,此次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融入进《清明上河图》的音乐,历时五年,几经修改,运用独特的音乐解读方式,整个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是传统民族调式加上西洋元素、现代手段,最终将《清明上河图》解析为十五个主题画面,以十八首色彩不同、风情各异的乐曲完成了这一伟大画作的音乐画卷,放大了历史画卷的局部和细节。在音乐中,画卷上形形色色的人仿佛生动鲜活起来,朴实而具有中国胡琴语言的音乐色彩贴切地描绘出古代盛世的市井风俗。

 

  《清明上河图》是以胡琴为主奏的协奏组曲,在大剧院的首演中,海内外享有“胡琴皇后”美誉的演奏家宋飞演奏了二胡、坠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京胡、低音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描述着汴城两岸的劳动人民生活的百态写意。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执棒的中国交响乐团,则以恢弘的管弦乐队、新颖的乐队编制,铺垫了宽厚音场,与民族乐器水乳交融,而其它国乐音色的渲染,合唱的烘托,舞的元素、歌的语汇,都尝试尽现“中国音画”独具的创新概念。其中,“国乐天娇”民乐女子独奏家乐团在音乐会中展现了琵琶、笛萧、古筝等中华国乐的魅力;三弦演奏家张柳萌,胡琴助奏于洋、张晔、杨阳、马可、郭晓等都以嘉宾身份出现。著名舞蹈艺术家沈培艺担任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舞蹈总监。《田园图》、《赏鱼图》等精彩画卷则特邀舞者、青年舞蹈家柴明明、刘霄,在演出中化身“词圣”李清照与“画神”张择端的意象。二者曼妙舞姿,仿佛时空回转,将观众带入画中;两人对影拂袖,如画中人被赋予生命,跃然而出。青年歌手于丽娜也以清丽的嗓音给观众带来歌曲《清明上河》,令人百感回味,再现了一千多年前汴城的民风民俗,使现代音乐艺术与古典文化交相辉映。

 

  音乐会分上下两场,大剧院首演精选了《清明上河图》中相应主题的十五部画卷,以数字故宫提供的真迹数字版本作为舞台制作蓝本,画面充满韵律美感的音乐一 一呈现,在舞台制作方面,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大剧院的国内首演为追求最佳效果,更是充分利用歌剧院的特点设计制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融合音乐、舞蹈、绘画、多媒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让观众在大剧院歌剧院得到多重艺术享受。在演奏各部篇章时,还会有特别动效和视频、灯光、舞美应景而设,呈现出不同氛围:时而惊马嘶鸣,时而鸟声轻啼,时而闲情谐趣,时而深情絮语……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大剧院首演中还特别增加了上半场的《序曲》及下半场的《声声慢(间奏)》。

 

  上半场演出了《序曲》、《商队图》、《田园图》、《惊马图》、《汴河图》、《迎客图》、《纤夫图》、《乡情图》、《博浪图》等乐章。二胡在娓娓道来的《序曲》开启了一个盛世的画卷;《商队图》中疏林萧瑟,翠枝新绿,小桥流水,扁舟依岸,坠胡以流动节奏描述了商队父子二人一路走一路打趣儿的快乐景象;《迎客图》在浑厚的中胡音色中,表现着汴河北岸的小酒肆门前,店伙计热情地迎接着刚上岸的食客的图景;《乡情图》展现了汴河南岸扶柳下,一高一矮两个老乡在闲谈,三弦中音乐充满着愉悦。

 

  下半场演出了《声声慢》、《清明上河图》、《看命图》、《思乡图》、《远航图》、《赏鱼图》、《城关图》、《抬轿图》、《盛世图》等乐章。《看命图》中跳动的,明快的板胡、坠胡则正式以神算先生的口吻讲述起未知的命运;《思乡图》中板胡以高亢、热烈、欢快的曲调,勾起儿时的回忆,母亲编织的彩锦,父亲串起的草鞋、田间相持的农妇、挂满犁子的耕牛、掩不住藏不起的稻谷清香……,家乡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赏鱼图》用二弦表现出赏鱼人随着河中的鱼儿起伏欢畅的心情;《抬轿图》采用传统豫剧小调《抬花轿》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抬轿的人儿踩着小调的节奏,扭动着腰肢,步伐轻盈自如。盛世民生,处处涌动着欢悦和谐的气氛;《盛世图》在高胡明亮抒情和活泼跳跃的旋律和优美音符中,明媚、温暖、亲切的汴河敞开胸怀,汴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人们自信、宽容,对自己创造出的盛世图景满怀自豪。在这些汴城生活的真实表达中,宋飞用简单、朴实的演奏打动着观众,将中国民族乐器“音出自然,意韵萧然”的特点表现到极致。正如宋飞所言,这些年自己在二度创作时,“尽量想着如何剖开繁复的技巧外壳,从而找寻到音乐情感的内核。因为,最动人的是真实的情感。”“希望用朴实的音乐语言,让每个人的心灵像水到土地的一种浸润,让人非常舒适的感觉”。而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音乐的核心内涵就是这种“朴素”与“平实”。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中国画卷”惊艳世界,同样作为中国文化标志的长卷之一《清明上河图》,也早以恢弘大气的魅力让中外观众陶醉不已。《清明上河图》的主创班子,在展示中华民乐风采的同时,也表达着对北京奥运的祝福,他们希望用《清明上河图》的音乐“画卷”为中国奥运喝彩,为中国加油。作为音乐会总策划的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谈到音乐会时说:“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音乐会也是一个奥运的助威活动。我相信音乐会将用丰富的音乐色彩、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向奥运奉献一个沉甸甸的文化礼物”。

 

  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作为一种创新的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中国音乐家协会作为音乐会主办单位之一,徐沛东书记感慨的说:“我们就视同孩子一样关注这个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非常大的事件,也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创举。我看过同类题材的舞剧,歌剧等,但这次《清明上河图》音画的设计很新颖,中西结合的把握很准确。不仅有多媒体的设计,舞蹈等等,让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要把民族乐器的国粹——二胡充分烘托出来,让观众感受到听觉、视觉的大餐,我相信这次音乐会一定会是有创新意义的”!音乐会舞蹈总监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沈培艺则也从舞蹈者的角度对音乐会的创新形式进行了肯定,她说,开始我们以为舞蹈只是客串一下,但是却有意想不到的增色效果。因为整个音乐画卷比较长,一共有18段,加上舞蹈,表现形式就更为丰富。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陈佐湟更是激动地说,为了让中外观众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国家大剧院演出季特意安排了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其中国宝级音乐大典——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把这幅举世闻名的画卷变成一个音乐会,并且增加了多媒体的表演形式,它继承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又和西洋交响乐很好的结合,是非常有意思的艺术创新与实验。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大剧院的首演是国交交响乐中国化的第一次实现第一次全场演奏中国曲目扩大了交响乐在中国的传播力,意义非凡。这是一部全新的原创作品,把音画、多媒体、民乐相结合,用全新的手段把视觉、听觉和河南当地的乐器结合在一起,很有新意。中国音画《清明上河图》的成功是交响乐中国化的开始,具有时代特点,引领了交响乐视听的新时尚。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还将被不断地以新的艺术形式进行演绎,在”清明上河”渊源流传的继承与创新中,我们期待更多的艺术精品不断涌现。

 

(编辑:李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