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彭丽媛、戴玉强
中国原创歌剧《木兰诗篇》在3年前以“交响诗”的形式受邀在美国著名的林肯中心费舍尔音乐厅演出,随后被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邀请前去演出。“中国风”元素与西式歌剧的融合确实是《木兰诗篇》的一大特色,演绎了花木兰代父从军这个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以多年演出经验为基础,把“木兰”在家乡时的青春好动、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层次分明地表现了出来,而“奥地利国家剧院联盟”的主席施普林格博士就盛赞戴玉强的声音“像一道神奇的管道,一直从地下连到天堂,所有隔膜都被打通了”。演出在维也纳获得了巨大成功。
木兰“足迹”: 从美国之行到金色大厅酝酿3年才出台
关峡介绍说,《木兰诗篇》歌剧的酝酿是在2003年。河南省文化厅等部门提出一个关于木兰题材的动议,当时关峡还在东方歌舞团,时常带团出去演出。那一年,每逢周末关岭在北京的时候,河南省文化厅等部门的领导就会到京,一起商讨关于如何打造木兰诗篇的剧目,前后经过10多次商讨后,再结合河南艺术生产情况,确定了创作《木兰诗篇》歌剧。
“当时考虑,希望将木兰这一传统题材进行提升和升华。”关峡说,木兰是传统的中国经典,从审美的角度而言,对木兰的认知,大家主要认为木兰故事的传奇性,替父从军、男扮女装和淡泊名利。“我们到最后将它提升为一个呼唤和平的主题,这是美学方面的提升。”关岭说,人物的设计、情节、结构等方面最后的主题落点是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从编剧的角度大家统一了这个思路。
歌剧发源于欧洲,如果不进行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很难走国际化的道路。当时,大家的一个共识是,要把木兰打造成河南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要有世界性。
坚持国际化路线
1985年,关峡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开始接触歌剧,并开始研究中国和外国歌剧的创作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后,他发现这两种道路都不能完全得到观众的认同。后来,他感觉到,《木兰诗篇》要想走国际化道路更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走国际化道路要考虑到东西方文化中能有共同认知的东西。比如,不能够像过去采用的部分歌剧用民乐来伴奏,其实西方的歌剧音乐性很强,尤其是意大利歌剧,基本是一气呵成,情节的铺陈靠场景音乐等完成,增加了整个剧的推动力,而不像中国的戏曲用唱念做打来增强剧目的感染力。要想让剧目国际化必须要找到一个中西方都认同的,并且是不常见的形式。
于是,关峡和主创人员们设计了将乐队设计在舞台上的演出形式。西方歌剧的乐队通常是在乐池下,属于表演的一部分,但不放在舞台上。而在《木兰诗篇》中,把乐队摆在舞台上,是为了突出整个歌剧的音乐性。在舞台上给演唱者设立专门的表演区,使音乐与视觉互为外化,喜欢音乐的人也可以有视觉享受,就是要增强整个剧目的视觉冲击力、感染力。
关峡介绍说,很多人通过美国的卡通片《花木兰》知道了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要将木兰提升为热爱和平的主题,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木兰诗篇》中也描写了战争,但是用写意的、场景变化和音乐来表达,这都是西方所熟知的方式。 [NextPage]
国外演出受热捧
2004年10月16日,《木兰诗篇》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首演,连续演出5场,演出非常成功。此后,这一歌剧一直不断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的城市进行演出,中央电视台曾对这一剧目进行了录像。后来,录像被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看到。2005年9月,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联合国主办了一个珍爱和平的演出,他们选定《木兰诗篇》为演出剧目,由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发出邀请来演出。
如果说纽约是美国的文化中心,那么林肯艺术中心就是纽约的艺术中心,又是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能够让中国的剧目来到这里演出极不寻常。此前,在林肯艺术中心,他们对中国舞台文化的深刻记忆是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林肯艺术中心的演出。《木兰诗篇》在林肯艺术中心的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许多观众长时间鼓掌,至今关峡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演出结束后是个酒会,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照相机和摄像机,一直在不停地照。”之后,林肯中心宣布颁发杰出艺术家的证书给花木兰的扮演者彭丽媛和作曲关峡。
美国之行后,《木兰诗篇》又在国内进行巡回演出。不久,维也纳歌剧院向剧团发出邀请,希望《木兰诗篇》能够作为剧院开幕季的首场演出进行演出。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关峡说很难相信,从来都以德、奥歌剧为绝对主打的维也纳歌剧院发出的这份邀请非常罕见,为维也纳歌剧院服务的艺术家大都是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卡拉扬、勃拉姆斯等。
此后,双方开始进行技术部门的衔接,仅是衔接的工作就做了3年。维也纳歌剧院的操作极为严格,那里的舞美、灯光等团队都是欧洲非常杰出的人才,每一个所需要的器材型号,每个细节都要逐一进行认证和对接。参与演出的维也纳交响乐团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乐团之一,合唱由维也纳爱乐合唱团担任。“他们的职业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去了维也纳,我听了一场排练,我的心放下来了,因为我们中国来的都是一流的歌剧表演艺术家,他们与奥地利的艺术家合作,整个过程非常愉快。”演出非常成功,当歌唱家的演唱一结束,观众报以热烈的雷鸣般的掌声。
关峡:“木兰”为彭丽媛度身定做
记者:歌剧目前在国内的发展并不景气,你觉得歌剧今后如果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此次《木兰诗篇》被请出去演出,是否也是一个尝试?
关峡:就美学而言,中国歌剧应该进行第二次提升,进一步提升为国际化。事实证明,中国歌剧在国内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用心去做,应该能够让这门艺术发展得更加蓬勃。我想这次也是对中国歌剧的一次成功推动。我们通过这次文化的交流,让我们中国的歌剧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看到了比较明确的一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我们在舞台上能够立起来、被请出去,更好地进入主流观众的视野,让不同国度的人们都能领略到当代中国的舞台艺术的风貌。
记者: 在排练过程中,彭丽媛和戴玉强两位主演是如何进行磨合的?
关峡:这个剧从河南开始排练,就是彭丽媛先进入的。她排练这个剧开始,就是一切以这个剧的排练为中心。当时她很忙,但是她的演出安排完全围绕这个剧来进行。这个剧本身就是我写给她的,这是我写的第二部由她主演的歌剧。第一部是2001年的《悲怆的黎明》。在欧洲也是这样,大的作曲家都是伴随着大的歌唱家出现,因为这牵涉到作曲家写什么、谁来唱、歌唱家能唱成什么样,双方需要磨合。彭丽媛有戏曲功底,音色、表现力等都非常好。 [NextPage]
歌剧写好的时候,我和彭丽媛商量,我说我只有一个希望,就是你把你所有的时间都排开,为这个歌剧让条路。因为歌剧排练涉及多个部门,彭丽媛不到,就无法排练。而她的表态也很让我感动,她说,由于我热爱歌剧事业,所有的都为这个歌剧让路,你放心。事实就是这样,涉及到这个歌剧的,她总是有时间。后来戴玉强在进入演唱这个歌剧,他排练也非常认真,什么时候排练,什么时候到,他们之间的磨合、人物的塑造都非常好。 事先在国内我们都进行了演练,和奥地利方面对接的时候,所有的都没有问题。这就是国际化的好处,作品的规格、使用的术语、分谱,所有的都要对接好,包括我们的音乐中有一些中国特色的演奏技巧,比如抹音之类的。
9岁女儿帮忙“敲定”木兰辞配曲
记者: 《木兰辞》是一首辞,将它变为一部歌剧应该很难吧?
关峡:这个要感谢编剧刘麟,他对声乐艺术、音乐艺术都非常熟悉。另外,木兰辞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空间。《木兰辞》千百年来能流传下来有其道理。我们在一起策划时是以这个辞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想象的展开,故事情节的展开,比如,关于战争,《木兰辞》中只有两句,但是关于木兰从军的10年如何去表现。《木兰辞》中没有她和刘爽将军爱情的部分,而编剧将这个故事巧妙地安排进去,让故事更丰富。当时,我们谈定了要突出音乐性,因此,每一幕情节的展开都充满了音乐性。这个音乐一气呵成,有严格的音乐逻辑作为支撑,这样便于音乐的统一、完整和感染力。事实证明,欧洲的观众都听明白了。
记者: 你写了多久?
关峡:当时我还在东方歌曲团,非常忙,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来写。一个月写一部分,共用了5个月,写了5部分。当时,我们设定了一个倒计时,所有的安排都围绕这个倒计时进行,给我写曲的时间就是半年。首先先给《木兰辞》谱曲。《木兰辞》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的,但这段必须让人听起来是历史上就有的而不是刻意写下来的。所以,《木兰辞》的谱曲是最困难的。这段音乐的基调定不下来,就不知道其他的该怎么写。当时排练是连环作业,我写一部分,他们排练一部分。
记者: 你后来怎么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木兰辞》曲子?
关峡:这要感谢我的女儿,当时她9岁。我嘴里要是在念叨《木兰辞》。有一天她和我说:“你老念,能不能配上曲调,唱一段给我听。”当时我就随手在钢琴上弹了一段,她说:“这个好听。”我问她能听明白吗?她说可以,我说那就用这个吧。实际上,当时关于这个《木兰辞》我至少准备了3个方案,但是我一直犹豫不定,到底出示哪个方案。后来是女儿促使我作了决定。因为我唱了两遍她就会唱了。《木兰辞》在流传过程中一定是让人听两遍就会了,如果不是这样它无法流传。
《木兰诗篇》与中国歌剧
木兰从军的故事,最早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它以质朴的语言、凝练的叙事方法,讲述了木兰姑娘乔装男儿替父从军,驰骋疆场十余年卫国杀敌的故事。本剧展示了木兰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彰显了她淡薄功名、甘愿回归田园的平民意识,表现了中国人民渴望宁静和平生活的美好心愿。
西洋歌剧自二十世纪初叶进入中国,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与中国的戏曲艺术融合,形成了现代的中国歌剧。中国歌剧在借鉴西洋歌剧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有机地融入了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程式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