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水平齐整 专家有赞有弹
经过23日、24日的初赛,26日的复赛之后,昨日,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与本报联合主办的“重庆市首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进行了最后的决赛,经过上午、下午和晚上10多个小时的激烈角逐,4个分赛场共28个组别前10的名次最终排定,其中大部分决赛选手将于
重庆民乐的一次全面展示
与初赛复赛相同,昨天的决赛仍然在山城曲艺场、川剧院演出排练厅、京剧团排练厅以及重庆艺校排练厅4个赛场同时进行,包括乐器独奏、乐器齐奏、小型民族乐器组合、民族器乐合奏、原创民乐作品比赛五项,按拉弦类、弹拨类、打击类、吹管类等细分为28个组别。“这次民乐比赛除了个人演奏,还有乐队演奏,规模挺大,比较全面。”器乐合奏组评委、北京中央芭蕾舞团一级指挥刘炬说,现在都是某一类乐器的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像这样大型的综合性民乐比赛很少,“就合奏组而言,大乐队小乐队都有,业余的专业的都有,整个形式非常好”。
大赛评委组组长、著名二胡演奏家、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告诉记者,如此包罗万象的民乐比赛,在1981年以后重庆就没有举办过了,这次比赛的确给本土民乐爱好者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展示平台。
演奏不能忽略感情表达
对这次民乐比赛,刘光宇总结道:“这次比赛中年轻选手的演奏技巧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让人耳目一新。”二胡组评委、上海音
不过,刘光宇认为缺点也很明显,许多选手在演奏中忽略了感情上的表达,“音乐本身除了技术,还需要感情传递。特别是有些小孩,参赛曲目选择高精尖的作品,盲目追求过高过难,忽略了音乐感觉的培养,这实际上是拔苗助长”。不少评委都感到成年业余选手总体表现最好,这当然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有关,“好的民乐要有生活的味道,才更具备民族气息”。
琵琶评委组组长、重庆琵琶学会主席沙浪平也认为,这次比赛出现了许多优秀选手,很可喜,但一些儿童选手只是想把曲子练得大、练得多,并不是正确的路。
六旬老汉
带来特殊二胡参赛
65岁的涪陵人莫元嘉是本次民乐比赛近500名参赛选手中最特殊的一位,他不为奖项而来,只想展示他的二胡。
自退休以后,莫元嘉就喜欢上了二胡演奏,每周都会与20多位爱好二胡的朋友聚会,切磋技艺。但毕竟年纪大了,演奏水平马马虎虎。莫元嘉告诉记者,他在二胡演奏时,发现这门乐器的低音不够宽,很多曲子必须要变调才能完成,于是他从2001年开始构思对二胡的改革,经过多次失败,最终制作完成了低音扩展二胡,并申请到国家专利。
“莫元嘉的‘改革二胡’,将传统二胡的音域扩展了四度,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刘光宇评价说,“虽然他初赛就被淘汰,但他的二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刘光宇听出了莫元嘉手中二胡的特别之处,赛后特意找到他,认为他对民乐乐器改革的精神可嘉,虽败犹荣。
(编辑: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