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阿勒泰市申报的蒙古族“绰尔”也在其中。这本来应当是件好事,可不知为何,近日,却在阿勒泰地区产生了一些非议。有人称,“绰尔”在哈萨克族中流传更广范,历史也更悠久,不应该列为蒙古族的文化遗产。
有那么多哈萨克族认为是他们的文化,为什么当初不一起申报呢?这“绰尔”到底有没有关于民族归属问题的界限呢?是哪个民族的文化,真的那么重要吗?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绰尔”与“斯布孜格”
1月18日,记者来到了阿勒泰地区文化宫,地区歌舞团团长阿勒马斯别克介绍,这个名叫“绰尔”的乐器是蒙古族的称号,哈萨克族称其为“斯布孜额”,团里有好几个团员会吹,斯布孜格曾在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是一种很常见的管箫乐器。
为了证明,团里确实有人会吹“斯布孜额”,团长特地叫来了一位名叫孔署阿克的哈萨克族姑娘。在团长的示意下,孔署阿克随即拿起手中一种笛子状的管状乐器(斯布孜额),演奏开来。
年轻的孔署阿克,尽情的吹奏着。看着孔署阿克,记者不禁想起了在网上见过的一个景相,那就是喀纳斯图瓦族老人叶尔德西,二人吹法看来基本一致!同样是中国管箫乐器中为数不多的竖式吹法,同样是乐器口紧紧的顶在一边的牙齿上,同样发出宽厚而又悠长音色。
相比,叶尔德西的“绰尔”是三个音孔,更原始;孔署阿克的“斯布孜额”有五个音孔,身上还有一个漂亮的金色衣服。
孔署阿克来自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她说,斯布孜格是自己用芦苇杆做成的,除了芦苇,也可以选用丛文依草等其它的空心草本植物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胡图拜吹斯布孜额,并深深地迷恋上了它,孔署阿克要求父亲教自己,可是父亲却说:“不行,你是个女孩子,气息不够,不要学。”后来,孔署阿克就自己学,偷偷地学。直到有一天,胡图拜老人看到了孔署阿克在新疆三套的节目中的表演时,他才彻底的折服了,开始真正向孔署阿克传授斯布孜额的吹法。孔署阿克还告诉记者,她还有三个弟弟,也都会吹斯布孜额。
现在,胡图拜老人已经年过60,为了本民族的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胡图拜老人又收了一些徒弟,包括现在阿勒泰市艺术团演奏员,哈尔肯·帕提汗等。
“斯布孜格”曾在哈萨克族中广为流传
中国音协会员,亚太民族文化音乐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指挥,阿勒泰地区音协主席哈布拉德。从事民族音乐工作已有43年之久。
据哈布拉德介绍,斯布孜额是哈萨克族吹奏乐(管萧乐)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它的发音是通过喉咙振动发出持续音,将斯布孜额口顶住牙齿,再让气息通过斯布孜克传达出来,靠内管和口腔产生共鸣而发音组成的乐曲。因此听起来是双重音。而喉咙发出的持续音正好和哈萨克族传统的冬不拉音调统一。
1966年,曾任阿勒泰地区地委书记的黄浴尘,曾经试图将哈萨克族的斯布孜额挖掘出来,组建一支民族乐队,当时哈不拉德就是负责挖掘组成员之一。
当时一位名叫艾切克的60多岁老人,负责把斯布孜额从制作到演奏的给全套过程记录下来。可是工作刚刚开始,文革时期就到来,工作停了下来,艾切克老人也在这期间去世。当时共找到116名会吹斯布孜格的50岁以上的老人。现在这116名老人已相继去世。
哈布拉德说,早在1966年,在我区仅收集到的会吹斯布孜格的50岁以上哈萨克族老人,就116个之多。可想,斯布孜克(绰尔)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应当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凭着他的记忆,在他很小的时候,哈萨克族基本上家家都有一支斯布孜克,它的流传之广,就相当于汉族人家唢呐一样。
同是草原民族文化
无庸置疑,哈萨克族的确有着悠久的斯布孜额吹奏历史。那么,为什么当时在阿勒泰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绰尔项目的时候会选择蒙古族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哈萨克族也拥有这项文化吗?
阿勒泰市文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负责人孙刚是这样解释的:
绰尔和斯布孜格是两个民族的不同称呼,结构和吹法基本相同。然而却并不完全相同,也可以说是两种乐器。当然申报的时候不可能给予两种称呼。为了更好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地区从县(市)下至每个乡都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要求每个乡收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由乡往上一级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的申请,就相当于申请专利一样,谁先申报并且有相关的考证依据就是谁的。当时汗德尕特乡提交了一套完整蒙古族绰尔的申报材料,包括历史材料、传承人、制作工艺、曲目记载等等,完全符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标准。
孙刚说:“并不是申报了蒙古族绰尔,哈萨克族的斯布孜格就不能再申报了,也并不是就表明这种乐器是蒙古族所独有的。”
阿勒泰地区文体局副局长穆合塔尔说,都是草原民族,绰尔和斯尔孜格的吹法上都有着草原民族的共性,可毕竟是两个民族,风格和曲调上却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本源是要挖掘最原生态的文化,保护文化安全,防止流失。不提倡在民族归属上有争议。
记者在魅力新疆网站于2005年10月31日发布的民间器乐曲一页中看到,一种竖吹管乐器:哈萨克族称斯布孜额、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蒙古族称楚吾尔(绰尔)。
可以肯定的是,绰尔作为北方草原民族喜爱的管箫乐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随着北方草原民族的演变,这种乐器在不同的区域或不同民族中也有新的变化,诸如三孔、五孔之分,本制、草制之分,但不论怎样,作为一种共有共享的文化是无庸置疑的。
都是草原民族,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过着随草而居游牧生活,很难将划分,这一定就是哪个民族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牧民定居步伐的加快,许多草原文化都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现在出现了两个民族文化归属问题纷争,也说明两个民族都有了保护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其实具体是哪个民族的文化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这种几个民族的共同财富更好的保护起来,让其流传下去。
(编辑:李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