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1991年1月4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以一根丝袜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半空
那一年正好是她的本命年,离她的生日还有两个多月。
台北的冬天没有雪,所以,她倏然的离世,包括选择离开的姿势,都不似她的作品那样,带着一种传奇的美。
事实上,任何一种死亡,都不可能美。
对所有熟悉她的至爱亲朋,或者我们这些仅仅从书中认识她的读者而言,这种“人为”的死,是惨烈而黯淡的
带着一种无法抹去的疼痛。
她曾说: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
结果,二十年前的冬天,她在新年之初的日子,一转身离开尘世,留下身后的人们,却是一辈子无法忘怀她这样一个女人。
她是很多热衷文学、追求自由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女作家;她长发长裙的流浪气质,胜过所有造作抢镜的女明星——我们喜欢她,除了因为她斜斜从笔端流溢出来浪漫、敏感的文字,更是其中饱含了对人性、自我、放逐的歌颂,那决不是小女人的呢喃私语、感时伤怀,而是抒发着“万水千山走遍”的大美与感悟。
三毛流行的年代,是大陆文学青年最活跃的年代,也是精神追求被奉于至高无上位置的年代。那个年代,理想、真理、自由、爱情,甚至革命,是被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孜孜以求的。而环顾周围从文青时代走过的人们,拥有一套三毛作品也是再普遍不过的。与其说我们热爱她的故事,不如说我们是被故事里的传奇人生所打动:遥不可及的撒哈拉沙漠、英俊多情的异国潜水青年、灼热艳阳下的奇异之旅、率真女作家的大悲大喜……于当时只能从书本中汲取西方思潮的年轻人来说,三毛的故事,也如同她的人生,真真假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切都像一扇忽然打开的窗户,我们被一阵无比清新而有力的风裹挟,也想随之追逐自己的梦想。
从那些书里,茫然无助时,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情窦初开时,我们也会有那样的感觉:“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经历世事后,我们终于明白,“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才地久的……”追名逐利后,我们终于认清,“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结局,过程就是结局,让我尽情的去,一切后果,都是成长的经历……”
还有,你可曾留意到,关于三毛自己的生命,其实早有了答案。她说:假如我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这对于我,将是一种幸福。
二十年,摆在生命中的任何一段时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在三毛离开的二十年中,或者下一个二十年里,有那么多热爱她的读者从未忘记关于她的一切。她若有知,是不是也会颔首浅笑,自觉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完满与幸福?
(实习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