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棍上“芭蕾”

2010-03-03 10:21:5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铁棍爱煞人”。2007年,徐沟背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几年徐沟背棍火了,不仅经常参加太原周边社火表演,全省众多地市,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一些技艺精湛的艺人,还受邀出省演出。

  元宵节期间,在“背棍之乡”徐沟镇,背棍艺人们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大早,孩子们就开始描眉、画脸、扮妆,老人们为铁棍做彩,准备登场出演,展示棍上“芭蕾”的绝活。

  背棍的表演是很讲究技巧的,徐沟背棍研究会会长王小玲说:“下面的青年的任务不仅仅是背孩子,他的步伐也起到关键作用,青年要通过步伐的起伏,加上铁杠的弹性,使背上的孩子们颤动起来,远看如舞一般,上面的孩子再表演节目就更好看了。”

  锣鼓敲起来了,唢呐吹起来了,号子喊起来了,演出开始了……

  徐沟背铁棍源于祈雨。金大定二年(1162),时遇大旱,农民求神祈雨,偶尔得雨便抬神游行,以示谢恩。在抬神这天,人们还要抬上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作为侍神的童男童女,当时人们称之为“抬阁”,此即铁棍的前身。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徐沟大旱,人们求雨如愿谢神时,在原来童男童女的抬阁形式启发下,将《凤凰拉车龙打伞》、《蟠桃会》、《灵芝化三仙》等神话故事融入抬阁,并增加了将童男童女由一个大人顶在肩上,赤脚行走以示虔诚的“走阁”活动,这便是背棍的雏形。

  徐沟背铁棍将西方芭蕾舞的“托举”、东北秧歌的“群舞”、民间高跷的“凌空”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吸收进来,形成了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同时又伴之其独特的表演步伐和口喊号子,使之既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又带有浓厚的民俗特色,被专家誉为 “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2007年,徐沟背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