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H电影计划的第二部影片《星空》11日在釜山电影节首映,华谊总裁王中磊也特地赶来参与了首映式,并在会后对话新浪娱乐。对于这样一部与主流电影不太一样的影片,王中磊坦言这部作品得到的回报可能不是商业上的,但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个电影概念有很大的回馈,他还表示,通过这次实验也许可以让创作者和投资人看到,还有很多的电影类型是去可以拍的,大家别都妖魔鬼怪了。
对于内地电影市场9、10月份的低靡,王中磊认为市场“泡沫”比他预想的早来了一两年,但未尝不是好事;他还狠批了电影创作者近年来所表现出的浮躁之气,直言电影人不能再利用观众对国产片的宽容和支持,而是赶快回到创作本身去。
挑战电影类型单一化 《星空》试验市场
“我们特别希望通过这个电影,可以让2011年的电影有一个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声音,然后也可以让创作者和投资人看到,其实也还有很多的电影类型是去可以拍的。就是大家别都妖魔鬼怪。”
新浪娱乐:《星空》是国产片比较少看到的片种,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投资这样一个片子?
王中磊:这个片种本身也是吸引我们的部分。因为确实国产电影这几年的类型,跟大家投资的方向都比较单调,集中在几种电影类型里面,然后创造者好像也很少创作这样的作品。华谊每天会收到非常多的项目计划书,那这个是非常夺目的。
第二个就是对这个导演的好奇度,因为他是一个专业学电影的,然后一直在国外学习,第一部作品就很成功,我们也看到了它独有的气质,但并没有想到这个电影跟他可以挂钩,所以这些好奇度造成了我们那个华谊选择投资这样的电影。
新浪娱乐:你之前在采访说过一句说,今后的国产电影会因为《星空》而不同,这个不同又是指什么?
王中磊:我们特别希望通过这个电影,可以让2011年的电影有一个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声音,然后也可以让创作者和投资人看到,其实也还有很多的电影类型是去可以拍的。就是大家别都妖魔鬼怪。
新浪娱乐:以前改编为电影的几米作品包括《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都是都市爱情片类型,但《星空》是十三四岁少男少女的故事,那你当时投资的时候,会不会担心受众群?
王中磊:不会,因为原著从绘本改成剧本的时候,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你看绘本的时候会觉得它是一个小孩子在复述自己的13岁的梦,但经过导演和编剧的改编后,它更像是成年人在看我们的13岁。它的角度变化很大,反而会引起我们这个年龄,或者说经历过13岁的人的共鸣,就是——我们的情绪都曾经在那一年的夏天有过。所以就是,我并不担心观众会把它当成一个儿童片去看,当然这个也可能是需要我们的营销宣传人员,还有我们的这个媒体的一些导向,然后让这个观众进去以后,感受到就是说,这个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新浪娱乐:一部“不同”的片子,那它在营销上发行上会不会也需要不同的招式?
王中磊:会。我觉得是,这个对团队真的是挺大的考验。现在电影院比较接受技术性的电影,需要特技、大明星、动作这样的电影,这些也会比较吸引媒体的报道。这部电影里面,严格上说应该是没有明星的,咋看起来电影类型也是比较偏文艺的,所以这个对我们营销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现在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一个关注。记得这个项目在华谊内部开会时,当所有人都回答不出它的投资风险跟商业考虑的时候,另外一个声音战胜了所有的疑问,“它一定不会让华谊后悔的”。就是说拍这部作品得到的回馈可能不是商业上的,但是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个电影概念会有很大的回馈,这个也是支撑我们的一种动力吧。
H计划将更泛亚洲 邀日韩导演拍国片
“也许在明年的H计划,我们可能会更泛亚洲一点,我们可能会选择跟一些日本的、韩国的导演一起来合作拍中文片,也希望把不同的对电影的概念放到国产电影里面来。”
新浪娱乐:这部影片是华谊H计划的第二部影片。在H计划的11部影片中,内地导演、香港导演、台湾导演的作品都有,而且台湾电影的加入,让人感到一种新鲜的感觉。你这么看与不同电影人的合作?
王中磊:是,我觉得跟这两个地区的导演和工作人员合作,确实有很多的不同感触,他们对电影的理解,也确实与很多内地导演不一样。因为台湾之前的市场非常不好,所以我觉得他们对电影更加珍惜,对这个投资环境,对每一部作品的珍惜感会非常的强,这个也是让我感触特别深。尤其是台湾的导演,我大概算了一下就是说,同样一部作品在内地拍摄跟在台湾拍摄的,拍摄成本的预算可能要低要低30%,他们非常节省去使用每一分钱,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些印象。
当然这个可能并不是代表电影,代表电影的还是对电影的理解,这个是在H计划里面很重要的,也许在明年的H计划,我们可能会更泛亚洲一点,我们可能会选择跟一些日本的、韩国的导演一起来合作拍中文片,也希望把不同的对电影的概念放到国产电影里面来。[NextPage]
新浪娱乐:现在很多电影公司开始制作3D电影,华谊在3D电影方面是否也有计划?
王中磊:这个一定是会一直关注的。电影这几年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艺术的提升,其实更多的是技术的提升,也就是说技术的提升是代表了这个市场的发展,所以像3D,包括现在电影几乎都是数字化了,就是传统的胶片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些都是电影人要关注的,一定不能故步自封。所以我们也密切关注,然后好在我们有很多导演挺热衷于这个,像徐克,我们几乎现在每次聊天的话题都是新的科技,新的这个拍摄技术。
市场泡沫提前到来 电影人不应再浮躁
“我觉得这个比我想象来得还快,我原来认为可能一两年之后,才会有人觉得自己方向不对,或者所谓的泡沫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来得快是个好事,就是说让大家特别是专业的公司,会尽快走回到创作的道路上。”
新浪娱乐:中国电影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势头越来越好,九、十月份出现了低靡,你是怎么看的?
王中磊:不是,九、十月份是到了一个极端,一个程度。其实今年从年初就不好,我个人觉得电影的观察人员或评论人员说得还不够狠,我觉得今年对华语电影是打击非常大的。可是又跟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整个环境看起来好像就是市场在放大,投进来的钱也变得很多,然后机构也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一种市场上的……倒退吧!我觉得这个比我想象来得还快,我原来认为可能一两年之后,才会有人觉得自己方向不对,或者所谓的泡沫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来得快是个好事,就是说让大家特别是专业的公司,会尽快走回到创作的道路上。
新浪娱乐: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倒退?
王中磊:浮躁。电影观众是非常冷酷的,他们对电影是充满着热情,但是对不同的电影也是非常的冷酷,所以几乎没有侥幸可言。我做这十几年电影感觉就是说,几乎所有电影,失败的票房的电影,第一个问题还是电影本身,虽然可能失败的营销,错误的档期,天灾人祸也会造成一部电影的问题,但是几乎所有的都是跟电影本身有关系,因为观众太直接了。三四年前的时候,国内的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温柔跟体谅已经过了,就是说他们想让国产影片变得更强大,然后希望多看一些国片,那股力量已经使过了,这个时候其实不能利用这样的一种情绪,而是更多的是在创作本身。
(编辑:刘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