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即将上映, 对于主演李冰冰、胡歌来说——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和族亲林尹民、林文追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明日,革命史诗大片《辛亥革命》就将在全国正式上映。
和之前的《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类似,《辛亥革命》也动用了全明星阵容去塑造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昨日,本报记者就采访了其中的两位———饰演黄兴夫人徐宗汉的李冰冰和饰演“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胡歌。
李冰冰:
有些戏让人心里发怵
李冰冰在片中饰演第一女主角徐宗汉,同时李冰冰工作室也成为该片的联合出品方。
在辽宁省阜新市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完成的这部电影,凝结了李冰冰无数心血,电影上映在即,记者专访李冰冰。她表示,这部戏太容易沉浸在角色里出不来了。
记者:你扮演的黄兴夫人徐宗汉有不少战地的戏,比如在战壕中抢救伤病员、推枪上膛等等。拍摄时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李冰冰:有一场戏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包括林觉民在内的很多革命者都牺牲了,徐宗汉去河边捞他们的尸体,看到几十具尸体躺在河床的泥泞上,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趴在地上抱着一具具尸体痛哭不止,当时非常入戏,难以自拔。
记者:我从片花里看到一场戏,是徐宗汉阻止黄兴砍掉自己的手指,那场面有点血腥,你拍的时候发怵吗?
李冰冰:老实说,有点儿发怵。这部戏里的战争场面非常写实,有不少士兵断肢、胸口被炸开的场景。有一场戏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士兵腿受伤了,我抱住他,另一个军医拿着锯子就开始锯他的腿,咔咔的声音听得我又心惊又悲壮,眼泪哗哗就掉下来了,最后还是没能保住他的命。我当时的心情和徐宗汉应该是一样的,害怕,但心里更多的是壮烈的情怀。
记者:从《功夫之王》到《辛亥革命》,跟成龙大哥对戏有什么不同?
李冰冰:《功夫之王》里我们是一见面就开打,我总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到了《辛亥革命》里,先是假扮夫妻,然后是感情升温成为烽火恋人,这次和他搭戏非常舒服,可以说是火花四溅。《辛亥革命》是成龙大哥首次扮演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提前做了很多功课。因为他出生在香港,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辛亥革命》开拍前,成龙就请教了很多学者,在拍戏的空档,他也会查资料看书,对人物的感觉了然于胸,因此大家演起来也非常有感觉。
胡歌:
对爆破戏心生恐惧
在人们印象中,胡歌是一个诗意、青春的偶像剧者,从2003年至今,拍摄多年电视剧的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角色,无论是《仙剑奇侠传》中飘渺的李逍遥,还是《香格里拉》中刚强的扎西平措,都是出色的演绎。在史诗电影《辛亥革命》中,胡歌通过对“面貌如玉、肝肠如铁”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用心诠释来向人们证明,这一切仅是开始。
记者:现在回头看,当初刚出道时的定位是不是影响了你后来的戏路?
胡歌:不会啊。我只是比较幸运,可以在刚出道时遇到一个像李逍遥那样比较适合自己又能发挥的角色,我觉得这是好事。
记者:以往你总是被称为“古装第一小生”,最近则先后接演了英雄角色扎西和林觉民,是否可以说现在是你的“转型期”?
胡歌:我觉得不算转型吧。随着演员年龄、阅历的增长,接的角色也会跟以前不一样,因此我也不会刻意地去演哪类角色。
记者:你觉得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像林觉民这个历史人物?[NextPage]
胡歌:应该说是外形吧。在影片筹备阶段,张导曾在网上见过我的照片,觉得我与他心目中的林觉民有几分相似。待我到组里试镜后,他也是比较满意的。
记者:您对于林觉民有着什么样的解读呢?
胡歌:在拍摄之前,我对这个人物的认识比较脸谱化,认为他是一个大无畏、为国捐躯的烈士。但在真正拍摄以后,导演让我意识到在英雄光环下的林觉民首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他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抉择的时候,也会有挣扎,但下定决心后,他就把什么都放下了。所以我觉得林觉民是一个内心很强大、对自己特别狠的人。我想在这一点我和他还是有几分相似。我从小成长的环境、后来经历的一些事,也让我被很多朋友认为是属于外表斯文而内心比较有力量的那种类型吧。
记者:在演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胡歌:我之前拍摄多是古装戏,舞刀弄剑的那种。像这次荷枪实弹、身边都是炸点的拍摄现场还是第一次,最初我内心对爆破戏还是有些恐惧的。
记者:拍摄过程中令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胡歌:有一场戏,我演被捞上来的尸体。当时是12月份在上海崇明的一个滩涂上拍的,天气特别特别冷,还要现场人工降雨,雨也是冰的。我呢,既要控制呼吸又要遏制抽搐。当时师姐李冰冰也在,她为了让我驱寒,给我喝白酒。我竟冷得一连喝了很多,到最后收工时已经晕得不行了。
(编辑:刘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