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我从不强调摄影师的个人风格

2010-05-14 11:06:39来源:Mtime时光网    作者:

   

  采访人:时光网

  受访人:黄岳泰

  作为香港影坛的泰斗级人物,黄岳泰的从影经历几乎就是一个传奇,17岁入行,20岁独立掌镜,第一部作品是1976年的《香港奇案》,迄今为止作品多达一百几十部,他感叹过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高中都没有毕业;他也曾说过“自信的背后是巨大的自卑”;他从小跟随摄影师老爸在邵氏片场耳濡目染,拣废弃胶片练习;他是香港摄影师协会(HKSC)的发起人,并做了19年的会长;他极擅长拍动作片,曾被称赞可以用摄影机“打功夫”;转攻文艺片同样成绩斐然,好评如潮;九捧金像,三届连冠,年过50的黄岳泰,早已经立于事业巅峰。

  正在热映的谍战片《东风雨》,由凭借《暗算》走红的柳云龙自导自演,而黄岳泰的鼎力加盟则为影片贡献了美伦美奂的影像,既有“跑狗场”、外滩大场面的气势逼人;又有夜雨长街、两情相悦的真情浪漫。不久前,时光网记者对黄岳泰进行了独家专访,黄先生语气谦和,谈起与柳云龙和《东风雨》的合作,兴致盎然。

  关于《东风雨》:雨中电车那段戏最美

  时光网:能否谈谈与《东风雨》合作的缘起?

  黄岳泰:我弟弟黄家辉也是摄影师,他曾与柳云龙合作过电视剧,而柳导也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与我合作,于是机缘巧合,有了《东风雨》这个很好的开始。
 
  时光网:虽然柳导以前在电视剧上有很大的成就,但《东风雨》这次却是电影处女作,在技术上是否对柳导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黄岳泰:柳云龙是非常有才华的导演,对视觉的表达有很高的敏锐度,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每一场戏都会很仔细地与我沟通他需要的气氛和效果;与柳导的合作,对我来说又增加了一笔宝贵的经验。
 
  时光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东风雨》的影像风格吗?
 
  黄岳泰:很难讲……这个戏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整片的气氛都很压抑,戏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人物感情的表达上很不一样。戏中雨、雪、烟的场景有很多,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影片浓烈的压抑氛围。
 
  时光网:戏中充满了雨雪场景,这是黄先生自己的想法还是来自于柳导的要求?
 
  黄岳泰:当然是柳导,中间我们也沟通过选景,选景对于这部电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很晚才进剧组,雨雪的场景倒不是很困难,主要还是为了迎合影片的整个气氛。如果要我说这个影片的风格,那就是这个。
时光网:之前与内地导演郑晓龙合作《刮痧》的时候,郑晓龙也是电视剧导演出身,《刮痧》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这与柳云龙的这部处女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黄岳泰:说起来比较巧合的是,两位导演在找我之前都找过其他的摄影师进组,但都不太理想,最后才找到了我。《刮痧》找到我的时候,我当时说我不追求个人的摄影风格,只要是能够表现出这部影片需要的很现实的、真实生活的面貌就可以,这与郑晓龙导演一拍即合。
 
  时光网:您觉得《东风雨》的两位主角柳云龙和范冰冰哪个场景把他们拍的最美?有没有让你印象很深刻的场景?
 
  黄岳泰:范冰冰天生丽质,怎么拍都很漂亮嘛!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电车上的一段戏,因为这段戏需要从车窗外面拍进去,又要避免被下雨的环境影响,机位很难,所幸拍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而柳导有好几场看上去很忧郁的戏我都很喜欢,因为那个气氛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由当时的场景营造出来的,效果很满意。

  我一直都不强调摄影师的个人风格

  时光网:为了表达压抑的气氛,影片整体的色彩比较厚重,这是否来自于你的经验?
 
  黄岳泰:是的。因为在我拍了《投名状》之后,我发现内地观众对色彩的接受力与香港观众不同,加强色彩语言可以让内地观众一下子感受到影片的情绪。所以在拍《画皮》的时候,我打破传统地用鲜艳光亮的色彩去讲一个鬼故事。但这一切,都需要导演同意后我才能这么做。
 
  时光网: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佳摄影就是没有风格”。你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黄岳泰:倒也不是“没有风格”,而是不要强调个人风格。摄影师只是用画面来代替导演说故事,电影题材是无限多的,如果摄影师太执着地坚持个人风格,我觉得这是一种局限,摄影师首先应该想的是怎样用画面去丰富剧本上的文字,而个人风格是次要的。如果你问我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摄影师,我会说,电影摄影不一定要多么美,而是能够把任何剧情都用画面表达出来,能够让观众一看到画面就感受到片中角色的心情。以此为准则,我在拍很多电影时候的手法都是“反传统”的,我的灯光不会刻板地按照普遍规律去打,而是根据片中角色的状况、心情、心态去打,我管它叫“意念灯”。这种不常规的打法很可能会被专业摄影师认为是可笑的错误,但是我情愿放弃所谓“正确”的方式,一切都为更好地表达电影而服务。但是这种不常规和反传统也是有依据的,这需要与剧组中的美术做过仔细的沟通。我觉得没有好的美术也就没有好的电影摄影,在一部电影的剧组中,导演、摄影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的“铁三角”。
 
  时光网:有很多“摄而优则导”的例子,你以前也曾导演过两部戏,但后来一直没有再尝试导演工作,这是为什么:
 
  黄岳泰:其实也不是没有兴趣,要看缘分嘛。我当年导演过两部戏之后,我感觉自己当时还太年轻,人生经验还不够,需要再经历几年才能准确地去营造电影中的各种气氛。另外,我也比较坚持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投资方不能满足我所需要的预算,我情愿不拍。

[NextPage]  时光网:金像奖和金马奖你都得过不止一次,文戏和武戏你都已经掌控自如,而且还跟那么多不同的导演合作过……
 
  黄岳泰:说到和不同的导演合作,确实是这样,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我会首先考虑没有合作过的导演,因为我觉得跟更多不同的人打交道可以让自己学到更多新的东西。每一个导演的人生观、爱情价、价值观都不同,在接拍每一部戏之前,我都会翻看这位导演以前的作品,去尝试了解他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能够在与他的合作中更好地站在他的角度揣摩他想要的效果。
 
  关于《不夜城》开场长镜头:我早已过了炫技的阶段
 
  时光网:《不夜城》开头那个经典的长镜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在以后的拍摄中你还会不会再去尝试拍这样技术性很强的镜头?
 
  黄岳泰:这个问题非常好。在《不夜城》之后,有很多导演都跟我要求要拍类似的长镜头,但是我会考虑到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需要;那个镜头有五分钟长,在这五分钟里,真的没有任何一秒钟是多余的吗?我还是会以影片的剧情作为第一依据去决定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长镜头。在《不夜城》开拍之前,我与李志毅导演已经做过很详细的沟通,他当时就是希望全片用长镜头表现,而我的要求是,这样的话必须排戏排得很精准,不能出现无聊的多余的几秒钟,否则就达不到长镜头的要求。这个片子到现在十几年了,一直没有机会再用这样的镜头去表达,虽然比较遗憾,但我最终还是要以剧本作为大前提去考虑。
 
  时光网:所以你不会去刻意地炫耀拍摄的技巧……
 
  黄岳泰:因为这个阶段我已经过了。我虽然没有学过摄影,也没有读过电影,但是在我从业的头十几、二十年里,我也是一个很主观很自我的摄影师,我觉得怎么拍出来漂亮就会去怎么拍……其实这是大部分摄影师都可能无意识就陷入的一个境地,一味地追求拍摄效果。但是作为我来说,在与这么多不同的导演合作之后,可以让我时常反省自己,然后做一些改进。比方说,因为我小时候学过武术,练过洪拳,对于拍武戏从一开始就比较熟悉,但是刚开始拍文艺片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完全就不懂拍电影,对于文艺片的拍摄和表达,就是在与不同导演的合作中慢慢感受出来,一点一点学明白的。

  我对演戏兴趣不大,一手创办HKSC

  时光网:作为香港影坛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辈份很高,很多知名摄影师都和您有着很深的渊源,比如您的徒弟敖志君,您徒弟的徒弟刘伟强,都是独当一面的风云人物,对于这些后辈取得的成就,您做何评价?

  黄岳泰:说到他们就不得不提到香港摄影师协会(HKSC),这是一个很好很有用的协会,我是发起人之一。其实这个协会创办的初衷之一是因为,我自己从没有学过电影和摄影,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大家多交流、沟通和学习。HKSC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当了19年的会长。敖志君和刘伟强他们现在这么成功我都很开心。
 
  时光网:当年《无间道2》时您和敖志君师徒一起为刘伟强跨刀,客串黑帮老大,这一定是个很有意思的经历吧,您对演戏兴趣大不大:
 
  黄岳泰:一点都不大,每次都是因为给好朋友帮忙才去当演员,比如《无间道2》啊,还有《野兽刑警》里那个“蛋挞泰”;但是这也有好处,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演员们的难处,这对我的摄影师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时光网:内地也有不少优秀的摄影师,比如现在的大导演张艺谋,他去年的《三枪拍案惊奇》您看过没有?从摄影的角度讲,他的作品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包括之前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黄金甲》等……
 
  黄岳泰:《三枪》还没来得及看,它上映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时间,但是他之前的片子我都看过。其实我更喜欢张导较早一些的作品,倒不是说他后来的作品不好,作为导演就是应该不断去突破自己。比方说《英雄》,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大胆,艺术性很高,是非常成功的。不过我觉得,当过摄影师对一个导演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好比刘伟强他们,做过摄影师之后再做导演,对画面的表达已经非常娴熟,片子就会拍得特别得心应手,他们能够与摄影师达到的默契度是文人导演永远不可能做得到的,摄影师就是永远都是帮助导演去讲故事,只要一直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就会不断突破自己。

  现在内地的摄影师很幸运,我羡慕科班出身
 
  时光网:对于其他一些内地同行,比如吕乐,赵非,赵小丁,顾长卫,不知道是否有过交流:
 
  黄岳泰:正式交流几乎没有,倒是常在一些颁奖典礼啊活动上碰到会聊几句。我觉得现在内地电影业这么发达,对摄影师来说是很好的帮助,尤其是在硬件器材上,想用什么国际先进的器材在内地都不难找。我年轻时候拍片,那时是80年代的香港,用很烂很粗糙的器材去工作,现在内地的摄影师们很幸运。
 
  时光网:说到这里想问一下黄先生,在《东风雨》里有没有用到航拍:
 
  黄岳泰:没有,那些大场面都是用吊车的大手臂完成的。
 
  时光网:内地“学院派”和香港影坛靠片场经验打拼出来的摄影师,工作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黄岳泰:我个人感觉学院派的读书多,他们可以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的效果,这点对我们来说有时候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与导演的沟通时,我时常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某种拍摄效果,只能找一个以前电影中类似的镜头来说明我想说的意思;所以我很羡慕那么科班出身的摄影师,能够轻松地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数字必将取代胶片,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时光网:去年您监制的《财神到》,被影迷认为“桥段过时”,同档期的《花田喜事》和《72家租客》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您怎样看待香港传统喜剧片在内地遭受冷遇这个现象呢:
 
  黄岳泰:其实当初并不是要拍这个类型的片子,后来导演觉得快过年了,不如搞一个喜剧好了,才有了《财神到》。我觉得内地观众和香港观众对喜剧的感受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如果我以后再拍喜剧,会考虑到内地观众的口味和反映,会尽量地去改进。

[NextPage]  时光网:最喜欢的欧美电影和最欣赏的欧美摄影师是?
 
  黄岳泰:喜欢的电影有很多,《教父》啊,《碧海蓝天》啊,还有贝托鲁奇70年代的几个作品。我个人的偶像是《末代皇帝》的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他得过3次奥斯卡最佳摄影。早年他用低感光度的胶卷就可以拍出十分柔和的光感,这在技术上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那个时候我会反复观看和研究他的作品,我记得《巴黎最后的探戈》和《末代皇帝》都看过很多遍,但看得最多的还是他与科波拉合作的《心上人》。
 
  时光网:现在诸如迈克曼这些好莱坞名导都开始采用高清技术拍片,您认为高清将来会取代胶片吗:
 
  黄岳泰:那是肯定的,只是个时间问题。尤其是《阿凡达》大获成功以后,3D电影的趋势已经是很明显,这已经是加速了高清摄影机的发展。
 
  时光网:但是现在很多影迷都认为胶片的质感无可替代,数字的颗粒感很重?
 
  黄岳泰:我觉得这个是导演和摄影师的个人喜好问题,胶片表现出来的色彩和数字表现出来的肯定是有区别的,但反过来说,胶片抓不到的一些颜色高清是可以抓出来的,这个是互相的,我的态度很开放。
 
  时光网:最后想问一下现在您有没有在拍什么片子,或者有什么新片计划:
 
  黄岳泰:手上有几个片子在谈,因为都还没有敲定,不方便透露,金像奖因为我是颁奖嘉宾会到香港一天,其他时间应该大部分都会待在北京。

  (编辑:王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