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豆导:《艋舺》让我再活一回

2010-02-22 22:12:37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作者:何珊

  2010年1月14日的傍晚,钮承泽(豆导)以及音效指导杜笃之,不间断奋战近30个小时后,完成了《艋舺》的后期制作。在骑着单车离开录音室的回家路上,豆导哭了。在熙攘的台北市中心街头,他泪流满面激动到脸都皱起来。那种沸腾翻涌、激荡波澜的情感,除了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的豆导,恐怕没有别人能体会。构思四年、筹备五个月、前后拍摄70多天,近80天的争分夺秒的后期制作,成就了这部台湾电影《艋舺》。当外界过多关注影片中的黑帮打斗,豆导却淡定自若地解说,《艋舺》就好比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人不轻狂枉少年,钮承泽把自己的青葱岁月搬上了大银幕,也曾血气方刚、逞凶斗狠,也曾不信任这个世界,一度放纵挥霍沉溺酒色,甚至困在忧郁症的黑色阴影之下……年过不惑的豆导,几经波折终于学会了,客观地看待自己,“正是因为我经历过那样的偏差,才有了个人阅历的基础拍出这样的故事,里面有我的感情,也有我最大的人生提醒,也是最好的见证——我终于都走过来了。《艋舺》让我再活了一回!”

  把差点夭折的项目做成大片

  信息时报:最近忙宣传《艋舺》很累吧?

  豆导:的确是累到不行,常常也在想说,精神很饱满。因为这就是我最爱的事情。即使很多人不相信我,瞧不起我,但是现在这部电影的台前幕后,我现在统称为我的兄弟们——优秀的电影演员,他们很热血、诚恳,很有责任心,成为了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台湾地区已经很多年没有自己的春节档大制作。虽然随着华语片的复苏,也涌现出像《海角七号》等等优秀的电影,但是(台湾)春节档期始终是落空的。台湾是个小地方,没办法像大陆,动辄就几百上千万的成本来开拍电影。可是《艋舺》现在做到了,已经卖出了100多个拷贝,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相当于《福尔摩斯》这样的大制作,才能享受的待遇。这都是因为台湾电影人一直没有放弃过。

  信息时报:这部片子其实酝酿了4年,为什么用了那么长时间?

  豆导:我在2005年年底想拍这部片子,经历了很多波折,而且那时候台湾经济环境很差,加上2008年的金融海啸,客观条件都不太允许。但是我心里一直都很想要拍这部戏,也为了等一个适合的时机,在这期间不断修改剧本,终于等到这一天的来临,片子终于拍好上映了,不能不说是命运安排。

  信息时报:是因为像《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的情节那样找不到投资吗?

  豆导:有很多因素,不止是钱而已。看了《情非得已》就会知道我人生下半场的态度。我希望坦诚,不去预设任何结果,专心去做现在可以感受的事,然后也希望透过这件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艋舺》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条件都齐备的情况下,达成的作品。

  信息时报:这部片子用了7000万台币,有没有超支?

  豆导:当然有超支啊,在现在的大陆电影中,7000万只是一个中小规模的片子,但是在台湾就是一个大制作了,尤其是在没有其他投资,特别是在还没有大陆市场保证上片的情况下,是很有勇气的一次投资。本来我们的预算是6000万,包含宣传、行销和拍摄。可是光拍摄就花掉了6000万,但这是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的超支。

  满族台客钮承泽

  钮承泽,身上流有满族的血液,他也是名将之后,从小生长在将军府邸,外婆和妈妈也都在大学的语言中心教中文。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钮承泽透露:他外婆的父亲孔华清是陕甘督办,是冯玉祥的拜把兄弟,相传当时还能自己印钞票。父系家族是满族钮祜禄氏,出了六位皇后,为清宫中之冠,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慈安太后,就是咸丰皇帝的母亲,相传后来被慈禧太后毒死。外公张载宇是将军,由于饱读诗书,就算是骂人,也要用八个字开场:‘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之后才开始训示。由于太过溺爱钮承泽,还曾经带他到蒋介石官邸的厕所上大号。

  钮承泽的父亲19岁跟随国民党到台,一辈子怀念北京胡同,却抑怀才不遇郁不得志。在钮承泽12岁那年,钮父罹患罕见的‘运动神经元萎缩症’(俗称‘渐冻人’),其后靠插呼吸管灌食维生,长达十多年,全身只剩下眼睛能动。钮承泽一度想逃离面对病床中父亲,父亲的悲惨情境始终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恐惧阴影。母亲张青琴身为将军之女,在优渥环境下长大,个性乐观豁达,曾做大学老师,也曾是知名的国剧编剧,得过国家文艺奖。阿姨嫁给了名中医师张正懋。

  钮承泽生长在嘉禾新村,是非一般印象的眷村,没有竹篱笆。外公有当局提供的独栋四百坪房子(相当于120平方米)。钮承泽从小就和外公、舅舅一家子住在一起,自小被送进私立的贵族小学,性喜自由的他消极反抗,成绩都在全班倒数几名;后来更被分发到唯一的“放牛班”。由于小时是权贵子弟,且外公的交游广阔,在他九岁时,就有电影公司的经纪主动上门找他演戏。十七岁凭借《小毕的故事》一炮而红。

  不过,弟弟从小体弱,钮承泽总是觉得母爱都给了弟弟,极度依赖却又无法占有的难解情结,最后蔓延爆发了忧郁症,陷入人生混乱时期,但也直到那一刻,他才找出了童年伤口,一股脑儿向母亲倾倒心中痛苦与挣扎,母子在真实拥抱下相拥而泣,心中得到了和解。钮承泽如今工作再忙,总不忘传简讯告诉母亲,他有多么爱她。

  去柏林能见到小沈阳最开心

  信息时报:这部片子可以参加柏林电影节,能否让你兴奋得一两天晚上睡不着?

  豆导:没有,反正我现在人生的下半场都在进行一场滑稽戏。我以前说想拍却拍不成,以为快要胎死腹中的时候,没想到它就成了!还能上春节档期!现在去了柏林,也是为了想跟普罗大众沟通一下。因为它是一部很touching(打动人)的戏。得知接到了柏林电影节的邀请,听到它(片子)获得某些评委的肯定,那当然是非常振奋人心和令人期待的。能够在一个最高的观影平台上——柏林、威尼斯和戛纳都是有着最崇高的地位的世界电影节,有着最严苛、最好品味的观众。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跟大家交流,还可以去看看小沈阳的演出啊,呵呵。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这么热闹,大家能有机会一起交流。其实我在鹿特丹电影节的时候,已经遇到一波大陆的年轻导演,交流起来感觉特别过瘾!(为什么?)因为语言相通,都在做电影电视。而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生活,使用着不同的钞票,呵呵,可是却喜爱着做同样的事情,就想着以后密切合作的事情。你想,大家长着一个样子,说着同样的话,又熟悉又陌生。

  信息时报:你觉得有合作的可能性吗?

  豆导:当然有啊!我很渴望(合作)。两岸现在的交流这么密切,我弟弟就长期在北京工作,我自己也是在眷村长大的,这个东西(指两岸交流的密切)最后一定会形成很好的合作基础,现在这类合作也一直在发生。我有非常多非常要好的大陆朋友,比如周迅,我一直很欣赏她。期待着找一个合适的剧本,一起合作拍一部电影。我下一步希望可以拍一部讲述大都会,两岸人交往的爱情片,在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却又走到了一起。

  信息时报: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

  豆导:有很多想法,但更多我会以制作人的身份,也期待跟更多优秀导演合作,做出好的作品。[NextPage]

  《艋舺》不是黑帮片是青春片

  信息时报:据说上个月你剪完片子那天你哭了,那是怎样的情绪?是感动、解脱还是自豪?

  豆导:不是解脱,我是创作的完成。回想起这一路,真的是充满感动的一趟旅程。这么多人提意见,对我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在有限的资源之下,放弃任何一点,都不可能有这部片子。能跟这些那么优秀的演员共事,本身就是极大的幸运。看着一部作品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地完成,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满足感。我也曾经血气方刚,逞凶斗狠,也曾经人生路上有过偏差,再到患上忧郁症,走到今天,能有一个这样的人生态度,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人生的过程。正是因为我经历过那样的偏差,才有了个人阅历的基础拍出这样的故事,我终于都走过来了,《艋舺》让我再活了一回!

  信息时报:这部片子跟《情非得已》好像是完全不一样的调调,完全看不出你曾经患过忧郁症。

  豆导:我觉得也是因为之前有患过忧郁症,所以之后导致了我的转变。变得对未来的一切都很豁达,也希望能对自己、对别人都做到坦诚。这都是以前的我所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现在正在努力去坚持着,也对当下以及未来都满怀着感激。

  信息时报:据说影片很多地方都来自你的亲身经历,是想用这部片子来怀念你的青春时光吗?

  豆导:当然有。成长,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台湾同样也是,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也经历了一个压抑的时期,那个刚好是我的青春岁月。所以其实上世纪80年代,就像《艋舺》里面说的,一群年轻人对未来怀有憧憬,但是又很压抑,很想快点脱离父母长大,于是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各种矛盾,产生出一个转变。我还是要强调,《艋舺》是一部剧情片,是一部有着一点点黑帮背景,其实清白的青春动作片。片子是一段青春纪事,一段友谊的相伴,一群年轻人的转变。

  信息时报:还有在那个特有的时代背景下的气息?

  豆导:当然有一些青春岁月的情怀,可是我会选择把它当成一个旧社会的乱象,有一点黑道色彩的人作为故事的背景,是因为这些人有独特的价值观和偏差的人生观,造成了一种很大的戏剧张力。另外我们经过大量的民居调查和采访,收集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很多故事,以此讲述年轻人迷失的困惑经历,以及永不回溯的青春往事,它当然也有作者本身的情感。

  演员都好,阮经天最大胆

  信息时报:片中那么多演员的表演,哪位跟你的预期最不一样?

  豆导:因为我是演员出身,我在剧本阶段反复的琢磨,所以很多地方我已经读透了。以我对演员的理解跟掌握,其实我找他们来之前就知道他们要什么,我也大概知道他们可以走到哪,所以基本上都在我原本设想之中,但每一个人都表现得更好。

  信息时报:说一个你们之间的好玩花絮吧!

  豆导:跟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陈汉典这些年轻人合作,非常好玩。让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的自己,那么热血又冲动,所以其实太子帮有6个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大家的相处就像真的亲兄弟一样,在片场打闹,互相脱对方的裤子。真的就互相脱来脱去的。

  信息时报:谁敢去脱你的裤子啊?

  豆导:阮经天。(大笑)

  信息时报:《艋舺》会拍续集吗?

  豆导:不知道,我没有想过。我现在只希望让最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未来会怎样,我真的不晓得。

  “我没混过,只是年少轻狂”

  信息时报:你刚刚提到有进行调查,就是你请到几百名黑道上的临演,豆导在江湖上还是很有地位的吧?

  豆导:没有,我在江湖上没有任何地位。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所谓的“道上”的人。如果找临时演员演的话,他们长得不太像(道上的人),所以又通过一些途径号召一些人来饰演那些角色。我也没有江湖地位,你饶了我吧,千万别害我。我只是在台湾这个小岛上跟比较多的人结交了缘分。我完全不是黑社会,完全不在江湖上,只是一个热爱电影的电影制作者(笑)。千万不要(说我是江湖上的人),我要提出强烈的抗议,太恐怖了!台湾是一个地小人稠的地区,而且性格强烈。打开台湾地区的移民史,闽南人跟客家人有争斗,福建来的漳州人跟泉州人也在斗,充满着各式复杂的社区关系。因为台湾地区有些所谓的地方主义文化——就在一条巷子里,就会有一群人去抢地盘;然后以这条巷子为基地,各团体划分地盘产生一种社区心态。在同一社区中又有一种亲人般的关系,所以很多人都会互相扶持。

  信息时报:那你现在回忆起这种所谓的“混混”的日子,其实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是误入歧途还是人生不枉此行?

  豆导:我没有混过!我没有误入歧途!其实就是聚在一起然后互相支援,干一些年少轻狂的事,就好像是大陆导演姜文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只不过地点换成是台湾,我的行为还是像姜文的角色一样,人不轻狂枉少年,所以不能算是误入歧途。

  信息时报:那你年轻时更像片中哪个角色?

  豆导:这是一部剧情片,所以影片中很多角色都有我的情感和感性,但哪个角色是演我的?我小时候也常常被欺负,跟蚊子的角色有一点点类似啦,老被欺负,然后一群哥们过来说:“来!不要再被欺负了,我来照顾你。”在这一点上跟蚊子有点像。

  钮承泽与《艋舺》

  导演钮承泽被圈内人称为“豆导”,16岁即出演侯孝贤名作《小毕的故事》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而后演而优则导,去年凭自导自演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获金马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新片《艋舺》颇有豆导年少轻狂岁月的自传色彩,虽然开拍之初便宣布自己“绝对不会出演”,但还是看到他客串了一个帮派大哥的角色,不过,他把自己的浪漫情怀更多投射在片中“太子帮”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黄镫辉、蔡昌宪的身上,演绎热血青春往事,《艋舺》也被豆导称为“生猛而华丽的青春动作片”。

  (编辑:赵宁)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