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紫藤苑》演出小组
上周末,绍兴路上的笙馆内丝弦声声、暖意融融,这个曾是杜月笙旧时住所的会馆内,正在上演新编评弹长篇《风雨紫藤苑》,台上是5位沪上知名的评弹演员吴新伯、陆晏华、高博文、周红、徐惠新,他们以完全不同以往的拼档组合,在台上演绎这个他们自编的新长篇作品。不大的场地内,坐着七八十位观众,这场演出的票价定位在80元。相比一般书场演出5元的票价,无疑是评弹演出的“天价”。但几位演员表示,这样的演出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希望能先在小规模范围内试演新作,同时也是一次吸引评弹新观众的探索。
让评弹走出困境的一种尝试
《风雨紫藤苑》是个全新的长篇书目,没有任何小说基础,讲述了一幅价值连城的古书画引发出的两代恩怨故事。这个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书目,却是五位沪上知名评弹演员历时一年多自编而成的作品。创作起因于陆晏华、徐惠新、吴新伯几人的一次闲聊,当时,吴新伯突发奇想,提出演员们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部长篇,除了三人外再联系二位演员,组成一个五人演出小组,用一种几组演员拼档、类似“花式档”的演出方式来展示。虽然几个演员一起说书,收入上会有损失,但却很可能是让评弹走出困境的一种尝试。
三位评弹名家一拍即合,当即找到了周红、高博文加入,分头找题材、查资料,投入创作。几位演员各展所长,有的熟悉人物刻画、有的擅长故事结构、有的长于书画知识,一年多的集体创作之后,大约10场书目的新长篇《风雨紫藤苑》初具规模,在郊区试演后才正式在笙馆亮相。
参与创作的高博文告诉记者,评弹编写需要深谙评弹内涵和技巧,即使大作家也未必能写得好。由于现在评弹的专业编剧几乎悉数退休,年轻人中能够胜任评弹创作的几乎绝迹。因此,演员们自编自演也是不得已为之。《风雨紫藤苑》刚刚完成,接下来还需精雕细刻。以后的演出不一定是长篇连续的方式,可以考虑提炼几回折子在会书中演,也可以精选一些唱段。
高端路线吸引评弹新观众
除了演员自编书目,《风雨紫藤苑》相比一般的评弹演出还有很大不同。“花式档”和“高票价”,恐怕是这个演出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风雨紫藤苑》共有五位演员,首场书目有三回,每回都分别用双档和三档的演员组合,而一般的评弹长篇,基本都是两位或三位演员一演到底。据了解,这种近似于“花式档”的演出形式在评弹巅峰时期有过,几档演员排在一起,既可让演员们互相学习,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当然,同时也增加了演出成本。
几位演员的最终目的仍是希望为评弹寻找新出路。为此,演出刻意走了高端路线,场地安排在精致私密的笙馆,观众可以在舒适的场地内喝茶听书。高博文介绍,欲吸引新听众,要提供相对高雅的环境,也要力图把故事说得精彩。
首场演出后,买票的观众显然对这台新书目演出颇能接受。不过,80元的票价对于评弹老观众毕竟有些“望尘莫及”。演员们解释,这个票价相对上千元场租以及各项开销,算不得太高。五个演员自编自排,每场每人也就三四百元收入。目前,这个演出还在“试验”阶段,演员们表示,接下来会总结问题,改进书目的内容和演出的形式。
(编辑: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