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海报拼贴起来的卓别林肖像
《大独裁者》
《摩登时代》
《淘金记》
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查理·卓别林去世。据其子所说,卓别林生前最讨厌的就是圣诞节,他认为这个节日过于“商业化”。全家人兴致勃勃地装饰圣诞树、准备礼物时,儿时生活窘迫的卓别林郁郁地说过:“我小时候过圣诞节,能有一只橘子就很幸运了。”
出身贫困,但拥有非凡的才华,卓别林由一名默默无闻的喜剧丑角而登上了影剧之王的宝座。滑稽的小胡子、鸭子般的走路方式、头上的圆顶礼帽、身上的小礼服和手中的文明棍……卓别林毕生的创作曾使通俗娱乐上升至艺术境界,起到了世界性的影响,至今无人超越分寸。
30年后的今天,又是圣诞节,卓别林还活在人们的笑声中。
卓别林老片修复不靠美国人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无声电影银幕上,卓别林即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最早的《移民》(1917年)、风靡一时的《淘金记》(1925年)、不朽之作《城市之光》(1931年)、揭露“剥削”的《摩登时代》(1936年)、“恶搞”希特勒的《大独裁者》(1940年)、“道貌岸然”的《凡尔杜先生》(1947年)……这位有声电影诞生之后坚决抵制了其十几年的默片大师曾经说过:“有声电影彻底埋葬了传统的哑剧,而这却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演员应该懂得,是镜头在讲述故事,而不是对白。”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卓别林开始从世界电影的地图上消失,他的电影的拷贝大多随时间流逝而损坏、老化,无法放映。卓别林的后人开始寻觅给予这些电影新生的方法,并且注意到了法国MK2电影公司,该公司当时发行的电影DVD质量十分上乘。
于是,卓别林的后人在2001年将18部经典卓别林电影的国际版权交到了MK2的老板马林·卡尔米兹手里。MK2则将这些电影的修复工作交给了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档案馆以及ImmagineRitrovata电影修复工作室,并让华纳公司负责其DVD在全球的发行事宜。
经“博洛尼亚”和MK2修复后的卓别林电影DVD从2001年至今陆续在全世界售出了约280万张(其中,西班牙售出72.5万张,美国售出42万张,英国和法国售出30万张,巴西售出10万张)。这些老片曾进入主流院线,《大独裁者》在2002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放映大受欢迎之后,《摩登时代》(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也在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进行了放映。
完成长片的修复工作后,“博洛尼亚”计划联手伦敦国家影视档案馆、法国Lobster公司,于明年开始修复33部卓别林的短片,这些短片由吉斯通电影公司于1914年至1915年间制作(共有35部,其中2部已经流失)。
MK2公司说,美国方面对卓别林电影修复工作的反应很令人失望,“美国人很‘健忘’,对电影遗产不太感兴趣”,不过在巴西、阿根廷和日本等国,卓别林的粉丝正奇异地增多。
卓别林博物馆落地瑞士
卓别林祖籍英国,在美国功成名就,但英美两国先后“抛弃”了他。还好,卓别林1977年在瑞士离世时,至少看上去既富有又幸福。随着卓别林晚年在瑞士洛桑的故居即将以博物馆的形式开放,博洛尼亚电影档案馆已经对卓别林的电影手稿、绘图等物品进行了数码处理,方便影迷在网络上免费查阅。
上周,卓别林度过生命中最后25年的地方———俯瞰日内瓦湖的一处别墅宣布将变成博物馆。卓别林博物馆基金会与来自卢森堡的投资集团达成交易,将在那里重现卓别林的魔法世界。该计划预计耗资3000万美元,包括电影院、餐厅等建设项目。
◇亚洲
卓别林电影节
为纪念卓别林逝世30周年,日本正在东京新宿区举行“查理·卓别林电影节”(12月22日至25日)。《寻子遇仙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12部电影将在该电影节上展映。一部名为《查理·卓别林的生活和艺术》的纪录片也将首次在日本放映,该片通过名人采访、电影片断闪回等形式回顾了卓别林事业生涯的高低起伏。
(编辑: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