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互联网聚集几十万“兵迷”追看《士兵突击》

2007-12-19 21:15:12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

   

新世纪周刊封面

  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明星,这样一部“三无”电视剧在今天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28集电视剧,先是悄无声息在地方台首播,然后在网上规模性流传。现在,全国的电视台正在轮番重播。这部电视剧吸引人的,是一个傻里傻气的特种兵许三多和他的战友们。男人看了折服:这才是真的汉子。女人看了失色:这才是心中的完美男人。

  《士兵突击》的意外走红是电视选秀退潮后的一个荧屏新热点,当泛滥的选秀开始令人反胃的时候,一群中国士兵身上的独特气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娱乐至死的年代,大众依然对真性情充满渴求。农村来的许三多是典型的傻根儿,可他身上的坚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品质。与超女快男粉丝团迅速集结一样,《士兵突击》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兵迷”团体,只是,“兵迷”追的不是星,而是兵。

  在中国的各个时代,兵的气质影响了许多人的性格,甚至人生方向。

  “士兵”突然走红

  28集电视剧《士兵突击》今夏意外走红,它指挥着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占领了办公室的“饮水机”,在互联网上聚集了几十万的“兵迷”

  一部“三无”电视剧最近红了——剧的名字《士兵突击》,硬邦邦的,无时下热门剧名的“色香味”;整整28集,无一位大牌明星,无一个女性角色。

  《士兵突击》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叫许三多的农村“傻”孩子被父亲逼迫参军,成了一位“钢七连”的特种兵,在魔鬼般的残酷艰苦训练中出尽洋相,逐渐磨练成全团的尖子兵。一次执行任务中失手杀了人,他迷失了方向,此后又在连队里找回了自我。

  扮演许三多的演员叫王宝强,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一脸茫然,但提起《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人们往往恍然大悟:“哦,就是他啊!”许三多和傻根儿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傻“,因此,这部依靠口碑传播火起来的电视剧被观众私下定义为“中国阿甘”,然而,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康洪雷则不大认同这个定义:“许三多不是阿甘,绝对不是!”

  事实上,《士兵突击》早在2006年12月26日就已经在陕西电视台一个覆盖省内的频道首播了。首轮播出结束时,《士兵突击》获得了2.4的收视率,这个数字在该剧总制片人张谦的心目中不算理想。同时,三万套正版音像制品面市。2007年1月18日,有关《士兵突击》的第一篇帖子出现在百度贴吧,发贴的网友说他“是通过DVD碟片看的这部电视剧”。进入夏天,《士兵突击》在百度贴吧的热度忽然升高,此后的短短几个月,每天都有三位数以上的新帖,有评论说其燎原态势与2005年的超女蹿红速度有一拼。

  由此,一个与《士兵突击》有关的群体迅速集结,这个群体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兵迷”。他们的年龄跨越较大,但其中尤以80后突出。与热衷超女的群体相比,“兵迷”更显理性,而且性别更为平均——男人爱看,因为剧中的每个士兵都“是条汉子”;女人爱看,因为那是他们心中的理想男人,面对许三多、史连长这样的“傻”大兵,女人们惊呼:“太有男人味了,太Man了,这样的男人已经绝种!”,“不知不觉,完全被他们征服了”。

  这部与中国士兵有关的男人剧早在2005年就已创作完成。两年后,该剧制片人张谦从编剧兰晓龙手中购买了剧本版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的导演康洪雷2005年决定接下这部戏。2006年3月10日,《士兵突击》在云南昆明正式开机,拍摄十分顺利,仅用了三个月。

  2007年建军节,北京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士兵突击》,当晚收视率接近3.0,此后节节攀升。同一天,河北、河南、四川三家卫视同步播出《士兵突击》。收视又刷新了北京电视台的收视率,成为到目前为止2007年电视剧收视冠军。9月中旬起,吉林、广西、云南、浙江等卫视也开始陆续加入抢播《士兵突击》的热潮。

  经济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饮水机效应”:办公室上班的人们常常喜欢围绕着饮水机,就头天晚上万众瞩目的电视节目或者重大事件展开热烈讨论。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电视节目或者事件,它一旦占领了饮水机,就说明它占领了公众的注意力。这个夏天,《士兵突击》悄悄地占领了“饮水机”,互联网是此次口碑传播成功的重要平台。[NextPage]

  他们疯狂追看

  《士兵突击》的观众群体从10岁到70岁,其中以20至30岁的观众群数量最庞大,职业分布十分广泛

  “沦陷!完全是一场沦陷!”黄敏这样说起自己看完《士兵突击》的感受,“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变了。”二十四岁的黄敏是成都一家大型国企网络中心的管理员,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管理维护公司局域网。黄敏的另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瑜伽馆做瑜伽教练,这份工作占据了黄敏大多数下班以后的时间,所以她很少看电视剧。

  电视剧《士兵突击》2006年底在陕西首播后不久,百度贴吧出现了《士兵突击》的主题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部剧。黄敏的一个朋友向她推荐了《士兵突击》,“我当时就告诉她,我不爱看这种电视剧,这个名字就不吸引我,士兵的故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黄敏最喜欢的几部电视剧是《大长今》、《巴黎恋人》和《夏娃的诱惑》,都是几年前播出的韩剧。“后来我还是看了《士兵突击》,那段时间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在谈它,网上也有很多评论。”相当多的观众像黄敏这样同《士兵突击》结缘。

  网友自发组织的《士兵突击》年龄调查显示,年龄最小的观众是10岁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已过古稀之年。20至30岁的观众群数量最庞大,职业分布更加广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把自己称为“兵迷”。

  北京观众彭海良不属于这个数量最庞大的年龄段,他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的数学教师。彭海良今年61岁,去年正式退休,现在他的主要精力是在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学习英语。建军节晚上,《士兵突击》在北京卫视正式播出以前滚动播出过三十秒片花,这个片花吊起了彭海良的胃口。“许三多那演员我认得,演的傻根儿和阿炳都非常棒。”傻根儿和阿炳是《士兵突击》主演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此前在电影《天下无贼》和电视剧《暗算》中的角色。“演得太好了。”因为喜欢许三多,彭海良在电视机前从第一集看到了最后一集,“我们这个时代,就是需要这些鼓舞人心的好片子。”彭海良说。

  黄敏最喜欢的角色却是班长史今、连长高诚和袁郎。“这些男人都特别有味道。班长的样子让人感觉非常踏实,是那种一看就让人特别放心、有安全感的男人,他走的那一段,我哭得不行了。”在黄敏眼里,《士兵突击》的每一个演员都非常出色,每一个人物都很有性格。

  认同黄敏观点的大有人在,如今,《士兵突击》的每一个角色在网上都有一批狂热的支持者,其热情丝毫不输同在这个夏天达到高潮的“快乐男生”。甚至在片中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哨兵,也会有人询问详细背景资料。

  谈到《士兵突击》,黄敏最常用的词是“励志”,“我想我们这个年纪会比较喜欢这样的片子吧,年轻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跟困惑肯定很多”。黄敏第一次看《士兵突击》是通过网络在线视频。播放不够流畅,画质不够清晰,坚持了四集以后,黄敏买了一套DVD。“然后就是我说的沦陷的感觉。每天脑子里都是这个片子里的那些段落。中毒最深的那几天,跟朋友们短信或者聊天,全是"这个没意义,完毕","拉出去毙了","明明一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这些剧中的经典台词让一些朋友莫名其妙,可逗了。”

  对于《士兵突击》的台词,61岁的彭海良评价道:“很通俗,也很值得回味,像"不抛弃不放弃","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彭海良不上网,他不知道如今《士兵突击》在网上的热度——已经有网友为剧中每一个主要人物写了前传,希望有限的故事得到进一步延伸;有网友还按照电视综艺节目的路数,虚拟了一期《士兵突击》剧组做客央视《艺术人生》的脚本。

(实习编辑:闫琴)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