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处在一线的鉴定人员几乎只剩道德约束这最后一道防线了
盛世兴收藏。我国民间文物收藏队伍已接近7000万人,民间文物收藏市场正展现勃勃生机。但《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市场的飞速发展,民间文物鉴定行业亟待规范,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所藏文物真假与价值的诉求,过分追求商业化,甚至非法牟利,严重影响了文物收藏和市场交易的健康发展。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领导和业内专家的关注。
文物专家不堪“鉴宝”类电视节目“恶搞”
本刊记者在京津两地采访时了解到,不少专家和群众对目前社会上个别收视率颇高的“鉴宝”类电视节目深恶痛绝。一位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告诉本刊记者,他曾被邀参加过某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上节目前曾被暗示要把一张在拍卖会上估价10万元而流拍的字画估出70万元的价格。“这种做法干扰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助长了老百姓的投机、暴富心理。”这位专家愤怒地说。
一位在国家级博物馆工作的研究员有一次被一家电视台收藏栏目的工作人员邀请去参加节目,并被要求在参加节目时故意抬高标的物的价格。这位专家当即拒绝并提出批评,但对方却回答说“我们这是娱乐,不用那么认真吧”。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最近完成了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文物鉴定情况调查”。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国内荧屏上至少活跃着十几档收藏类节目。其中一些节目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怂恿参与节目的专家为藏品开出不实天价,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老百姓。以编织财富故事、炒作文物市场价值为目的的个别“鉴宝”类电视节目为民间文物鉴定帮了倒忙。
一位在文物界的工作者向本刊记者反映,“我父亲自从看上了一个鉴宝类节目,就像着了魔似的整天搜罗一些古旧物,总想着哪天能一夜成了宝贝,我给他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他呼吁,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据记者观察,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物专家都抵制参加类似的鉴宝类节目,但这类节目仍然非常红火。一位国家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表示,这类节目的火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老百姓对文物收藏知识的渴求和当前可信赖的民间文物收藏咨询服务的匮乏。